书城心理学谁在驾驶巴士
36153500000081

第81章 假药也能治真病——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安慰剂效应对于管理实践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安慰剂效应意味着管理咨询项目通过外部作用及企业心理活动,或多或少都能带来一定效果。另一方面,安慰剂效应意味着在管理实践和咨询活动中,改善效果难以评价。在咨询项目实践中,既要充分利用安慰剂效应的有效性,来提高咨询效果,同时应该避免仅沉醉于这种效果。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科学》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很有趣的实验成果——通过改变一个人内心对自身视力的预期,能改变他真实的视力水平。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唯一女性终身教授艾伦·朗格是这项实验的设计者。普通的视力表是上大下小,于是被测者就有一个心理预期,越往下就会越看不见。朗格教授则将视力表倒过来,上小下大,这样字母从上往下不是逐渐变小,而是逐渐变大。被测者的心理预期被扭转过来,越往下,应该看得越清楚。试验结果惊人,被测者的视力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普通视力表中看不清的字母现在也能看清楚了。

这个实验的效果有点像“安慰剂效应”,暗示着心与身之间,或者说意念与躯体之间奇异而隐秘的联系。我们常说“身心健康”,“身”是具体的,而“心”却无形而难以捉摸。身和心真能联动吗?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

说到心理和身体的密切关联,有人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事例:一个人不小心被反锁在冷藏车里,他非常紧张,担心自己被冻得像硬邦邦的冷冻猪肉一样。不久后,当人们打开车门,发现他已不幸死去。其实,当时冷藏车温度只有-3℃左右,并不足以冻死人。夺去他性命的是内心的惊恐和紧张,而非温度。

同理,医生给你一粒小药丸(其实是淀粉),告诉你能治好你的病。你吃了以后,有些症状真的就消失了。很显然这不是药物作用,而是身体机能起了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如果巧妙应用这种效应,“假药”甚至能起到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由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

其实,安慰剂效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病人的心理作用对药效有着很大的影响。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了希望。不过最后,在其中某些病例中,有的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赵本山和范伟联手出演的小品《卖拐》,活脱脱地展示了一个健康人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变得不会走路。效果虽夸张,但暗示的作用的确不可忽视。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最早源自临床医学,但如今,在临床医学界,安慰剂正面临着巨大的伦理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医生给患者开的药物不能被证明确实有效,这从伦理上便说不过去。但不少其他的医生觉得没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也没能证明它们有害。

科学界至今对“安慰剂效应”的真正机理尚未完全搞清,其效果更是难以量化,如果一味夸大安慰剂效应的效果,是否会为众多“假药”、“假手术”开了口子呢?今后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打着“安慰剂效应”的幌子,向病人隐瞒真相,其后果实在很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