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翁文灏和丁文江的故事
36095400000015

第15章 跋山涉水路途遥

从1913年12月到1914年1月。丁文江把地质研究所所长的职务推给了章鸿钊,他就和德国来华工作的梭尔格教授、王锡宾等人,去山西对太行山脉进行地质考察。这是地质调查所成立后的第一次野外调查,也是“中国人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和地质填图的开始,值得大书特书”。这次调查的成果《调查正大铁路附近地质矿务报告书》,刊登在1914年出版的《农商公报》第1卷第1期上。对于这次野外考察,丁文江在他的《漫游散记》中写道:

“我初次在北方过冬,御寒的衣具本来不完备,而这两星期中,早上出门的时候,温度均在零下8℃,最低的时候到零下18℃,上浮山遇着大雪;上蒙山遇着大风——在蒙山顶上,12点的时候,温度还在零下10℃,所以很苦。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做测量地质图的工作,兴趣很好,回想起来,还是苦少乐多。”

时隔不久,即1914年春天,丁文江又携篷帐、仆五、骡马九,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边远地区的大规模地质工作,重点调查了个旧锡矿、东川铜矿。这段时间里,他还两渡金沙江,对四川会理一带及贵州的威宁一带也进行了地质调查。

在西南作地质调查的同时,丁文江还对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人种学进行了研究。祖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然而由于交通很不方便,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甚至有的民族还鲜为人知。丁文江通过调查,把土著方言记录下来,按地区绘图,并且收集了罗罗族的宗教碑文。在与少数民族生活的日日夜夜,他记下了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旅游日记,其中包含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习俗、服饰、农耕兽猎等。此外,还有对山水风光、自然地理的记载和描绘,对奇闻逸事的记述。日记中,也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但他总是抱着幽默、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艰难险阻。他著的《漫游散记》是用英文写成的每次考察的专业笔记,后来由地质调查所汇集在《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中。这是一份宝贵的地质历史资料。

丁文江是到云南、贵州进行地质考察的先驱,这些地方,在历史上只有为数很少的人去考察过。例如,法国地质学家德波(Deprat)于1909年只作过短暂的停留。17世纪的探险家徐霞客去过,当时他发现金沙江实际上就是扬子江(长江)的上游。丁文江沿着徐霞客的考察路线,除了证实徐霞客的论述符合实际以外,还发现了这一地区地质构造的特征,为现代地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地理学上,填补了徐霞客等前人所遗留的空白。在古人类学上,他收集了数以千计的标本,这些标本后来运回了北京。

在西南地区考察,是丁文江一生中最快乐的探险之一。这里的风景绚丽多彩,是杭州传统风景所不能相比的,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路南的石林、大理的秀丽风光,都会使杭州西湖风景黯然失色。丁文江已经陶醉在这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了。丁文江感到惊险的是那些崎岖险峻的山路,他穿过了靠近西藏边界的人迹罕至的山峦,其中有的是中国境内的最高峰,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就在眼前奔腾而过。金沙江和它的支流流经的地方,到处都是高山险壑,深谷绝壁。这里的气温多变,真如古人所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每天气温高低相差30℃左右。由此可见金沙江水系和地形的奇妙和复杂了。从这一带穿过,他们经常是行走在那些山腰间危险的羊肠小路上。丁文江感到痛心的是,这里治安状况很差。在那些偏远而落后的山区带着帐篷、标本箱、骡队,翻山越岭,走在山间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有时候几天都遇不上一家人烟。

1929年3月,丁文江的同事赵亚曾与黄汲清,由四川政府分路进入云南、贵州调查,然后向东行与丁文江会合。丁文江说四川到云南的路上不安全,土匪多,曾经给赵亚曾打电报,叫他到重庆同行,赵亚曾回电说:

“西南太平的地方很少,但我还是决定冒险前进。”

赵亚曾按计划由叙府南行,沿途测制路线地质图,采集化石标本。11月15日夜间,来到云南昭通的一个客栈住宿,一伙土匪看见他们挑着几大木箱东西,又沉又重,里面必是金银财宝,于是闯入房间抢劫。赵亚曾看见土匪闯入客栈了,他不是设法躲避,而是竭力去保护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图。匪徒打开化石标本箱,即行抢劫,赵亚曾同匪徒争斗起来,一匪徒拔出枪来,竟将赵杀害了。

当赵亚曾被匪徒杀害的噩耗传来,丁文江悲恸欲绝,泣不成声。深为我地质人才惨遭劫难而痛心。在赵亚曾牺牲后,一直负担赵亚曾长子的教育费用,即使在休假时,丁文江夫妇也常把赵子携带身旁,视如亲子。在抗日战争中,赵子参加国民党空军任驾驶员,与日军作战中负伤。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飞机训练时失事身亡。1986年赵亚曾夫人已80多岁,居住在北京。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丁文江和不少土著居民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在个旧时,他曾同一位少数民族头领讨论了许多历史问题和发展地区经济问题。每当他们看见丁文江放着轿子不坐,却徒步跋山涉水时,就觉得汉族同胞是可以亲近的。

丁文江穿过威宁县,来到了元谋县。金沙江在这里弯曲成马蹄形,江水缓缓流过,河水清澈见底。当他目暏这万里长江的上游时,感慨万千,祖国之伟大真令人自豪。丁文江从马蹄形顶部的古老渡口处渡过了金沙江,来到会理县,他们勘测了环绕会理县城的雄伟庄严的龙爪山和鲁南山,这是此山历史上第一次被勘测。此后,丁文江顺着支流返回金沙江。沿途他领略了江水奔泻而下的壮举,沿着逐渐加深的道道峡谷,一直涌向与金沙江的汇合口。

接着,丁文江又勘查金沙江东边的荒山野岭,这是夹在普渡河和小江之间的杳无人迹的山岭。在这里丁文江登上了海拔4 145米高的牯牛寨,这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当他考察小江两岸壮丽的高山和峡谷时,他发现小江峡谷是中国最深的峡谷,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还要深1 300多米,这是一个惊人的大发现(现在中国最深的大峡谷应是雅鲁藏布江峡谷,深为5 382米)。

在穿越金沙江流域的旅途中,丁文江对一些小型的天然铜矿进行了考察。在会理县的青矿山,他参观了当时中国唯一的镍矿。

在这一年中,丁文江最后来到东川铜矿的开采中心,又考察了宣威附近的煤田,他作了铜矿的储量计算和矿山历史研究。清朝时期,皇家垄断开采铜矿,成为清政府用来造币的原料。后来几经易主,管理混乱,到丁文江去东川铜矿考察时,已经无力使矿山实现现代化生产了。于是丁文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情况报告和改革建议,由于他的建议,使矿山管理得到了改善。

离开东川后,丁文江继续东行,然后进入贵州,经过曲靖、陆良等地,最后回到昆明,结束了他一年多的野外地质考察。1915年2月,回到北京,又到地质训练班上课,继续从事培养中国地质学工作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