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一种可称为“新英雄主义”的创作倾向。这可以看做是人的主题在新的历史阶段在人物塑造上的新变化。“新英雄主义”可从两方面做出概括:一是“英雄”的“平民”化,二是“平民”的英雄化。前者是指以往被一般人看做是领袖人物、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或者现实生活中已有定论的英雄模范,更多地以平常人的姿态、面貌出现在银屏上,就作品内容而言也更多地表现他们如平常人一般的七情六欲、矛盾与思虑。
最有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这部影片完全摒弃了以往叙写毛泽东的题材都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取材的惯例,集中写的是毛泽东晚年失子所引起的情感波澜。整部影片中,毛泽东是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出现的,创作者以平常人所能体会、理解的心理描写去打动观众,展现毛泽东的高尚品质。一些塑造现实生活中英雄的影片,如《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编导者努力展现他们与千千万万普通人同样的生活处境与命运遭际,也不掩饰他们身上的缺憾甚至毛病,在十分平常的场景中去显现他们的不同凡响的精神世界。至于平民的英雄化,指的是从生活中的普通人中寻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他们谈不上是英雄,但在某一方面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如《凤凰琴》中的诸多民办教师的敬业精神,《红高粱》中的我爷爷、我奶奶敢生、敢死、敢爱的个性。这类影片时下有日益增多的趋向。
(3)新时期影视创作中人的主题开掘的深化,表现在全方位地展示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矛盾、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主题的开掘,就某种意义而言,是个性的开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两种人:英雄或者敌人。
只强调所谓阶级性,人的个性被排斥。本应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变成千篇一律、一副面孔。新时期开始,影视创作重视“人”的第一步,便是力求展现人物的个性。
影片《沙鸥》是新时期较早注重人物个性刻画的影片。这部以表现女排运动员沙鸥搏击生涯的故事片一问世,便震动影坛。这部影片中没有像以往同类题材影片去表述新旧时代变迁给运动生涯带来的变化,也没有阐述集体荣誉与个人品质、个人荣誉的关系,影片完全围绕沙鸥的个性构筑情节,集中表现的是沙鸥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想当冠军,就不是好运动员”,“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这些话语是沙鸥独特性格的表露。
沙鸥这一人物给影坛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一些独具个性的人物不断出现于屏幕。《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靳开来与《红衣少女》中的安然是最有特色的两个。靳开来爱发牢骚,敢讲真话,勇于在嬉笑怒骂中抨击不正之风,然而他是一个富有人性、人情的真英雄。
安然的个性带有时代的印记。她纯洁、诚实、坦荡、憎恨虚伪,眼睛里容不得一点灰尘、污浊。以往影屏上出现的中学生形象,或多或少带有创作者灌注的成人的政治、道德色彩,往往是概念化的,像安然这样具备着如此鲜明的中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特征的形象还没有见到过。
人的尊严与价值在新时期之初即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内容。但当时,主要是从揭露“文革”及历次政治运动中对人的尊严、价值的践踏开始的。《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从一个生气勃勃的地质工作者到一个在穷乡僻壤接受劳动改造的所谓右派。这是“左”
的政治对人的价值的最大蔑视。《芙蓉镇》中的秦书田与被打成“新生资产阶级”的胡玉音在行将结婚时,被当时的支书贴了一副对联:“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对人的尊严的侮辱,到了何等地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影视作品,把重心转向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自觉保卫与维护。《秋菊打官司》的秋菊告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国老百姓开始维护自身尊严的过程。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在人的主题的开掘上更加多侧面。一些作品着意于透视人的灵魂深处,以战胜自我、救赎自我,来褒扬人性中善的一面,贬斥人性中恶的一面。如《说出你的秘密》写一个雨夜交通肇事逃逸的女司机受尽灵魂煎熬之后说出“秘密”的过程。影片自始至终一直渲染着人在面对自己过失时的心理脆弱,并以战胜自我的自首行为完成了一次道德的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于人的主题开掘,对于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做出了自己的解释。这就是说,人必须有独立的精神,但并不等同于以我为中心;人需摆正与集体、与自然、与社会的位置;人应该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从中去寻找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代新人的形象。如建国50周年献礼影片《横空出世》中的核工业专家陆光达便是这样一个新人的形象。影片中他坚忍不拔的个性是和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这一伟大的功勋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的。为此,放弃了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放弃了成名成家的机会。他必须长年累月在异常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质条件下艰苦磨炼,必须视最亲近的妻子为路人。此外,在《世纪之梦》《冲天飞豹》《紧急迫降》《赛龙夺锦》《女帅男兵》等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类新人的形象。
关于“人的主题的开掘”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中的弱项,新时期以来,社会不断开放,思想观念不断地发展变化,人在逐步地完善自我,影视作品对于人的主题的开掘也在不断地走向全面、走向深入,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应该指出,对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有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有待于电影界人士继续不懈地探索。
(第四节)艺术探索的多元
自1979年开始,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带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电影艺术家意识到,十年浩劫使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距离增大了。
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必须更新美学观念。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美学观念在功能形态上起了重大的变化。就功能而言,以往我们总是把电影作为简单化的政治宣传的工具,唯一重视的是教化功能,而忽略了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我们只拍一种类型的影片,即政治艺术片,而经过这20年的艺术实践,中国电影实现了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的多元化,政治片、艺术片、探索片、娱乐片,应有尽有。艺术家关注本体,寻求电影语言的创新,创立导演的个人风格,同时重视电影的商业特性,研究广大观众的爱好与趣味,艺术探索求新求变,内容与形式出现了百花纷呈的良好局面。
一、从时空美学走向真实美学
戏剧电影观念一直在中国电影美学中占着统治地位。这一观念认为,戏是电影之本,而影像只是完成戏的表现手段。因此,我国电影从来以情节的曲折有致、故事的有头有尾作为最主要的追求。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电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戏剧形态体系。1979年,中国电影界对这一观念发动一场讨论,先后提出了“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与戏剧离婚”等口号。虽然对这些口号,在电影圈内的认识并不一致,但是,一批勇于探索的电影人以自己的电影实践率先对戏剧电影观念发动了冲击。
最先的冲击是从表现形态的更新开始的。戏剧电影最显著的模式是叙述手段上的“起、承、转、合”。冲击者首先从这点开始突破。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最初引人注目的影片是《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后来不断扩展。比如《天云山传奇》便是以三个女性的心理结构来构筑整个故事的,《今夜星光灿烂》采用了四个乐章的散文结构。上述影片中的时空交错对旧的电影观念的冲击力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也应该指出,这种冲击主要还是偏重于形式。
时空美学之后崛起的是中国电影家以纪实美学为追求目标的电影探索。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纪实电影在技巧上的特点是运用长镜头、实景拍摄、自然光效和以生活化的表现来再现生活。最具有代表意义的3部影片是《沙鸥》《邻居》《见习律师》。《沙鸥》为了达到导演所言“如同生活那样真实可信”的纪实效果,在艺术技巧上独辟蹊径。例如在镜头运用上采用打破传统的绘画式构图,代之以流动的动态构图,将人物的活动与环境的变化交融在一起,以保持生活的本来面貌;重视细节表现,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启用非职业演员,追求声音、音响、效果的高度逼真等。《邻居》的纪实效果主要表现在真实环境的营造。《见习律师》的最大特点是长镜头的运用。影片一开始用了258英尺的转摇推拉的长镜头。之后,纪实影片在我国影坛不断发展、丰富、变化。如《逆光》《都市里的村庄》《鸳鸯楼》等都是80年代的纪实佳作。
到20纪世80年代中期后,中国艺术家发现,多数观众即希望看到现实的物质真实和他人的自然真实,同时又希望摆脱物质真实的限制,使自己的理想自由地驰骋。以电影来说,多数观众爱看在一部影片中既有纪实的生活场景,又有紧张的故事情节及情感抒发的影片。这样,1985年以来,虽有张艺谋拍摄的把纪实推向极致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和女导演宁瀛的《找乐》等优秀影片,更多的则是纪实性与其他类型相结合的影片。如纪实风格和惊险片风格相结合的《喋血黑谷》,和武打片相结合的《孤独的谋杀者》,和战争片相结合的《血战台儿庄》,和戏剧故事片搭配的《咱们的牛百岁》等。这类影片在艺术上各具特色。
二、影像美学与电影本体的追求
纪实电影中强调的真实美学着眼于对生活现象与主题对象作冷静的观察与客观的展示。但人们在现代电影中往往对此已不满足,而要求对生活做出更深沉的哲理的思考,要求作品有更多的艺术家的个性,要求有效地传达主观的意念。这种追求导致了影像美学的崛起。影像美学就形态而言是一种以影像为本体的电影形态。这种新的形态,使得电影自身的表现力得以进一步开拓,使得处于形式美学阶段与真实美学阶段的中国电影更趋成熟。以影像美学与电影本体作为表现对象的探索电影其最突出的标志是影像意识与主体意识。他们把镜头、构图、光线、色彩、音响、节奏的不同效果融为一体,以强烈的视听感染作用来表达影片主题。
张军钊导演的《一个与八个》被誉为“探索电影”的发轫之作。影片取材于郭小川的长诗。讲述的是严酷的战争年代一个八路军指导员与八名罪犯的故事。战争在影片中是一个背景,突出的是战争中的人,他们的心灵的撞击与关系的演变。在拍摄上,有意造成画面的不平衡,从而构成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常用大反差的光线和黑白对比的版画色彩,以表现人物雕塑般的力度与沉重感。另一部探索电影的代表作是陈凯歌的《黄土地》。影片的成功在于它把故事当作外壳,通过超时空的开掘,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如广阔无垠、气势磅礴的黄土地,安详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形象,甚至许多风俗民风的描写,例如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等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崇为探索片的还有《猎场扎撒》《盗马贼》《孩子王》《海滩》《喋血黑谷》《大阅兵》《晚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