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雕塑
34781200000005

第5章 陵墓雕塑(1)

(第一节)陵墓雕塑概说

一般而言,陵是指埋葬帝王的地方,埋葬贵族及普通人的地方称墓。陵墓雕塑是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雕塑的出现,有赖于陵墓建筑一定的规模和定制。就这点而言,陵墓雕塑只能是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才出现。我国的陵墓雕刻,据古籍记载,最早出现在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即《水经注》卷二十四所云仲山甫冢的石庙、石羊、石虎。但至今发现的,只是西汉以来的实物。今天对陵墓雕塑的认识,也就只能建立在西汉以来的实物基础上。

陵墓雕塑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是陈设于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石刻,地下部分则主要是俑和建筑壁面石刻、砖塑。

从现存实物看来,汉代还没有发现根据确凿的帝王陵的地面石雕,地下雕塑倒时有发现。汉代陵墓雕塑占量的绝大多数的是汉代贵族的墓葬雕塑,这些墓葬的地面雕塑主要有阙(有的为表、柱)、祠、神人、神兽等石刻,地下雕塑主要是俑、画像砖(塑)、画像石(刻)等。

中国陵墓雕塑中的地面石刻在秦汉形成制度,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唐代集大成而为定制,唐以后无甚发展;地下雕塑的俑,其发展过程基本与地面石刻相同;而画像砖、画像石其高峰在两汉时期,汉以后即慢慢沉寂下去。

中国现存的雕塑品种中,要数陵墓雕塑的雕塑性最强。其中地面雕塑中的石阙、石兽,地下雕塑中的俑、画像石、画像砖是中国陵墓雕塑的五种主要形式。

(第二节)陵墓地面石雕

一、组合之美——陵墓石雕的主要审美取向

陵墓的总体设计对空间进行了规划,石刻作品的位置也包含其中。没有空间关系的陵墓雕塑,将失去它们很大一部分文化性,艺术魅力也会随之大减。这一点在地面陵墓石刻中尤为突出。单个地欣赏陵墓雕刻自然会得到许多感受。但要得到组合之美、和谐之美,则只有在这些雕塑回到它们的空间关系中才有可能。陵墓石刻在陵墓建筑中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失去了整个组合,这个“睛”就不存在了。

1.汉代陵墓石雕的特色

汉代的地上陵墓石刻(合理的说法应是墓上石刻,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帝王陵地上石刻),主要体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的构思,通过水平铺陈的石祠、石兽、石人与向上耸拔的石阙,形成一次节奏变化的组合。这是一种静态的和谐的组合。

2.唐陵石雕的特色

将陵墓雕刻这一艺术作用发挥到极致的,是唐陵石刻。唐陵石刻是依陵墓所占地势依次设置。由于唐代多依山建陵,由陵外到陵内的行进趋势就是由下至上,逐渐上升。这种特点,给帝王陵石刻设置的构思提供了充分施展陵墓雕刻功能的机会。以唐高宗(李治)、高宗后(武则天)乾陵为例。乾陵四门原来都有石雕,现唯有南门(朱雀门)外的石雕保存完整。在几公里长的神道上,从外到里依次排列了石柱一对,翼马一对,朱雀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文臣武将十对,“述圣纪碑”与“无字碑”各一方,番酋长61人,蹲狮一对。从石雕群的设置来看,高潮显然是在两座石碑(述圣纪碑和无字碑)。为了取得强烈的效果,二石碑前设置了长长的石刻行列。通过高低错落,竖立横陈,石刻队列显得富于节奏感,使从这里经过的人心潮起伏不已。高八米的石柱,以陵墓所在梁山为借景,使人一开始就顿生崇敬之心;石柱后的一对高3.5米的翼马,又给人增添了一种神异气氛;随之而来的六对与真人高度相近的石雕,又使人回到平常的心理状态上,但不久出现的高4.5米左右的文臣武将,却使人的情绪为之一振;这种情绪通过十对石像,一次又一次加强,把人的崇敬心理推到一个高峰时,述圣纪碑和无字碑出现了。这时无需读文字,仅碑这种旌表性极强的雕塑出现,墓主人文治武功的业绩已深深印在来人的脑子里。此时在碑后从平面铺开的61个较低矮的番酋石像,使人对陵主的文治武功业绩感受加深。而最后看到的傲视一切的石狮,再一次使人体会到帝王的威严。乾陵石雕这种利用时间来完成空间结构,以及在空间结构上充分利用高低、横竖、线面、疏密等形式来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是符合陵墓雕塑功能的最好范例。此后唐代各陵及宋、明、清的陵墓,均沿用这一形制。从陵墓雕塑的角度看,以后各朝各代,再也没有超过乾陵的了。

3.独特的西汉霍墓石雕

在历代陵墓石雕中,西汉中期的霍去病墓石雕是非常独特的。

霍墓石雕由块块巨石凿成,在刻凿过程中,以原石料的天然形态为创作根据,又经过巧妙构思而凿成。例如鱼,原是一块两头略小中间略粗的巨石,在一头小的地方刻出鱼眼和鱼口,别的部位略为加工,一件巨型鱼的石雕就产生了。又如卧虎,很好地利用了石头表面的起伏和石纹的走向,刻出的虎使人感到有毛皮的光泽与身体的柔软。霍墓石雕非常符合老庄“以天合天”、“既雕既琢,复返于朴”的艺术思想,是利用天然材料的成功例子。

二、雕塑之美——陵墓石雕作品的魅力

1.石阙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希腊、罗马的纪念柱和凯旋门式的纯纪念性的建筑式雕刻品。与之相类似的则有汉石阙(以及前面已提到过的石牌坊)这种融雕刻与建筑为一体的艺术品。现存汉石阙约40座,较完好的有20座左右,其中四川绵阳市杨府君阙,雅安市高颐阙,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芦山县樊敏阙,重庆市盘溪无铭阙,忠县丁房阙等,石刻或透雕、或浮雕、或线刻,都非常精美。

石阙主要是墓阙(也有少量是庙阙,如河南嵩山太室、少室、启母三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雕刻品。它除表明是进入天国的入口外,还有其他种种功用。在阙上常刻有墓主人姓名及身份等,带有一种旌表性;阙身又有诸如西王母、神灵、传说、车骑出行等内容的浮雕,又是一座祠堂内容的浓缩而带有祭祀性。这些铭刻、浮雕及由此衍生的内涵,使石阙就像墓区的简介或序言,在人进入墓区前,石阙给人一个粗略和概括的认识。石阙是仿木阙建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石阙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石雕。石阙因阙身遍布高低不等的浮雕显得华美,又因它在造型上,仿房顶的阙顶出檐较大,与直立的阙身相比较,有如鸟展开的翅膀而具有一种升腾之感。

从观者的心理来看,石阙是陵墓雕塑掀起的第一个高潮。

2.石兽

石兽是大型圆雕的代表。石兽有神异与非神异之分。神异类即所谓天禄、辟邪、麒麟等神兽;非神异类则有象、骆驼、马、羊等。

石兽中最有特色的是神兽。若按艺术类型来分,神兽主要有汉神兽、南朝神兽、唐陵神兽几种。

(1)汉神兽,汉神兽一般体量都不是很大,动感较强。那些跨步扭身的石狮或仰首吼叫的天禄、辟邪,在表现动感中,又带有汉代对动物刻画常有的柔韧性。像汉代青铜素器那样,汉代神兽比较注意的是与动物本身形体相似的造型效果。汉代神兽无论大小,总使人感到它们是有生命的血肉之躯。

(2)六朝神兽,南朝神兽有名的是南京六朝王陵的石麒麟等神兽。这些神兽体积巨大,由于大量使用极富装饰效果的浮雕线条来表现鬣毛羽翅,使这些硕大沉重的石头也变得飘逸流动起来。

这些艺术处理,与陵墓整个升仙的气氛和神兽本身的神灵之气显得极为协调,也与整个南朝绮丽的文化特色相一致。

(3)唐神兽,唐陵神兽在体量上大于汉神兽而与六朝王陵神兽略等,从雕塑特点来看,又是最具纪念性的。其原因首先是这些神兽具有很强的建筑感和凝重感,没有过多的细部描写和过大的动态。其二是神灵之气的减弱和精神作用的增强。这些神兽服从整个陵墓雕塑的总体构思,以表功宣威为创作目的。例如乾陵石狮,那傲视一切的雄姿,在相当大的空间内,容不下第二件雕塑。这种占领广大空间的能力,就是由石狮的建筑感和精神内涵的丰富而来。

(第三节)俑艺术的出现和发展特征

一、俑的出现

在俑的制作上,有粗与精、酷似人与略具人形之分。这种形象的出现在开始阶段并不仅仅是因为工匠技艺高低,而是观念不同所致。俑又称为偶人,所谓“偶”,是像人和寓人之意,原是现实中人的代替物。“俑”的原意有特指性,是指用木头做的五官清楚,安装有机关,经拨弄能踊跳、能做出一些动作的偶人。以后观念发生了变化,偶人变成木人、泥人的专指,而俑反而具有偶人的原始意义,成为墓葬中一切有生命的替代物的总称。

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落后习俗的产物。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一些人反对,仿人的泥、木替代物——俑产生了;但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

俑的实物,目前发现的还没有春秋晚期之前的,也没有发现更早期的“刍灵”和会动的木俑。除了铅俑、陶俑、银俑,战国时期的俑,多为楚地所出木俑,或作立体或呈片状再经彩绘而成。秦以前的俑,由于只有零星发现,史料记载又不详,就无法判断其水平的高低和整个时代风尚。

二、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秦兵马俑

在俑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究竟有多少,还是一个悬案。考古工作者根据已经出土的部分兵俑密度推算,估计有六七千个之多。仅就现在已发掘出来的1 000多件与真人真马相差无几的陶兵陶马来看,就可断定这批俑的艺术价值很大。从艺术上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有气势宏大、细微精深两个特点。

1.气势宏大

气势宏大主要指形体、数量所形成的恢弘气势。这种气势,既有单件兵俑或马俑的艺术表现所造成,更多则为群体组合所造成。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恢弘气势,表现在整体组合中最为明显。成百上千的巨大兵俑、马俑排列成阵,气势之雄伟,的确有秦军横扫六国的威风。而在这种威风中,一些兵阵又表现了秦军的勇武和攻无不克。

2.细微精深

细微精深主要指兵俑的细部变化和对生活反映细腻。体现秦兵马俑的变化是每个兵俑的年龄、性格、地区以及头式、衣饰等。

那些不同的发髻,不同的髭须,不同的披戴,不同的相貌等等,充分体现这些俑的制造者的艺术观察和概括力。这些能力也体现在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反映上。

三、俑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期——两汉俑

汉代秦而立,前后统治400余年。统一的国家,繁荣的经济,使文化艺术的发展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俑的创造,也达到了顶峰。

汉俑没有秦兵俑体量大,但真正展现俑的艺术魅力的正是汉俑。

汉代的俑,从现存实物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发展阶段。西汉早期,多为兵马俑和侍俑;西汉中期,多为马俑、骑俑、车俑、侍俑、舞俑、仙人俑等;西汉后期,出现百戏俑;东汉早、中期,各种形式的俑都出现,其中以车马俑、生活俑、动物俑水平最高;东汉中、晚期,俑多与建筑模型成套成组地结合在一起。

1.西汉俑的主要分布

从俑的分布地区来看,西汉以首都长安为中心,出的俑为陶制,数量多,水平高。长安以外,刘邦老家徐州地区出土也较丰。

湖南、湖北为荆楚之地,是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一带木俑多有出土,年代从战国至西汉;品种有人物俑、动物俑、车马俑。人物木俑中,又有彩绘俑、着衣俑和雕衣俑之分。其余地区如广东、广西、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四川等地,也相继出土数量不等的非常有特色的铜、木、陶俑。

2.东汉俑的主要分布

东汉俑分布地域广,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京都洛阳理应为中心,但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远远不如外地。四川地区在东汉非常突出,出的俑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四川之外,丝绸古道上的河西地区,也是东汉俑的主要代表地区之一。

3.汉俑的主要品类及特色

汉俑以数量大、分布广、内容丰富、材质多样为其特色。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车马俑、人物俑、动物俑三个方面。

从兵马俑到车马俑汉立国之初,社会还不十分稳定,诸侯国时有叛乱,文景之后,社会才趋于安定。这一历史,清楚地反映在俑的形式上,即由兵马俑往车马俑的转变。汉代的兵马俑,目前所知有陕西咸阳杨家湾和江苏徐州两地出土。杨家湾兵马俑和徐州兵马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初中央和地方的武装力量的状况。

墓中放置这样众多的兵马俑,也正好反映了在汉初国家的稳定,处处得靠武装力量。汉中期以后直至东汉,墓葬出土中兵马俑鲜见少闻,代之而起的,则是许多马俑、车马俑、仪仗用骑兵俑等等。这些,表明汉代中期以后,社会已从过去战乱频仍进到了和平安定的环境;过去对征讨的重视改变为对生前豪富的炫耀。经济发展,用马替换牛驾车成为富足的标志;以汉武帝为代表的爱马癖好,也造成了社会爱马之风的形成。这些都是车俑、马俑频繁地出现在墓葬中的背景。车马俑早在秦代即有,如1980年在始皇陵三号坑出土的两套铜车马均为四马一车,手法写实,工艺精湛。汉中期以后的车马俑多表示官吏出行所乘,即使还有武装的骑从,也是作为仪仗或仪卫所用,并非象征征伐的兵马。汉代的车马俑,尤其是马俑,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气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