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理财就是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行为,不等于简单的攒钱、存钱,也不等于简单的炒股。理财是根据需求和目的将所有的财产和负债,其中包括有形的、无形的、流动的、非流动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遗产、遗嘱及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积极主动的策划、安排、置换、重组等使其达到保值、增值的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经济活动。
只是,我们在实战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心理误区,会导致操作失误,账户资金严重亏损。所以,认识并克服这些理财心理误区至关重要。
第一种心理:胆小怕事,盲目无知。
这类人往往只对自己熟悉的行业给予肯定的目光,而对于理财投资知之甚少,常常盲目否定。比如,2000年以来一路飙升的房地产市场;2003年以来黄金、铜、石油等一路飞涨的商品市场;2005年以来牛气十足的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眼看着别人赚得翻倍,他却一一错过,然后望洋兴叹!这类人将为钱努力一生,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积蓄,不断被通货膨胀所吞噬,最终仍然一无所有。
第二种心理:举棋不定,错过良机。
具有这种心理的投资理财人,在买卖前,原本制定了计划,考虑好了投资策略,但当受到他人的"羊群心理"的影响,步入市场时,往往不能形成很好的投资组合,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能实施自己的投资方案。还有一种情况是,事前根本就不打算炒股,当看到许多人纷纷入市时,不免心里发痒,经不住这种气氛的诱惑,从而作出了不大理智的投资决策。由此看来,举棋不定心理主要是在关键时刻,不能作出判断,错过良机。
第三种心理:狂妄自大,自取灭亡。
这类人智商不低,而且很有钱,但往往很不谦虚,自己不认真学习投资知识,很少请教也很少相信专业人士,直至一败涂地,可能还是半梦半醒。
第四种心理:自欺欺人,自相矛盾
俗话说:"买的从来都没有卖的精"。然而有些人却宁做买方,拒绝做卖方。比如,如果房价真的上涨,作为开发商无疑会比购房者赚得更多;如果房价下跌,买房显然亏损,而开发商还有可能存在微利。尽管如此,有些人看好房价会涨,仍然坚定地买房子,却拒绝买进同等价值的地产股票。
第五种心理:把金融市场当赌场
具有赌博心理的投资者,总是希望一朝发迹。他们恨不得抓住一种或几种理财产品,好让自己一本万利,他们一旦在投资中获利,多半会被胜利冲昏头脑,频频加注,恨不得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到市场上去,直到输个精光为止。当行情不好时,他们常常不惜背水一战,把资金全部投在某种理财产品上,比如股票,这类人多半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市场不是赌场,不要赌气,不要昏头,要分析风险,建立投资计划,尤其是有赌气行为的人买卖某种货币一定要首先建立投资资金比例。
第六种心理:不分周期,盲目操作
孙子曰:胜之在敌,不胜在我。有些人顽固追求长线投资,有些人顽固追求短线投资,多数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多数行业是周期性的,周期到了,盲目坚持,损失的只能是自己,比如录音机、呼机,周期一过必须转产,你生产的呼机质量再好也没人要。
第七种心理:生性多疑,贪得无厌。
有的人听说什么赚钱,先怀疑,再观望,左思量,右考察,等别人赚钱成功了,自己才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投入,而到那时,往往赚钱机会消失,风险真正来临。当别人赚钱后,他投入一点点尝试介入;别人赚大钱后,他加码;投资机会即将结束,专业人员撤资时他全线跟进,最终悉数套牢。
第八种心理:不问风险,简单分仓。
这类人往往懂一点理财知识,但只有一知半解,简单的将资金划块,或债券、股票、地产组合;或股票、期货、外汇、黄金。在不懂风险的情况下,哪种投资都可能亏损,比如1980年买黄金,2001年买股票,2002年购买美元,2004初年投资国债。
第九种心理:自以为是,唯利是图。
患有这种心理的人经常寻找各种投资机会,但有搞不清风险与利润关系,常常乐此不疲参与,一旦出事则欲哭无泪。
以上九种投资心理是比较典型。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走入类似的误区,要知道
真正的投资是因时制宜、实事求是,该投资则投资,该放弃则放弃,赚了不要太高兴,赔了也不要太伤心,因为理财一生的计划。
理财小贴士:把握理财时机很重要
理财和其他人生理想一样,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否则也会有错失时机的失败和痛苦。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从小就能主动学习理财方面的知识,并能把握理财的时机。
沙特企业家萨利赫·卡米勒以大约40亿美元的资产位居阿拉伯世界财富榜的第四位。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他就会用羊骨头做一种被成为"卡布斯"的民间小玩具,卖给他的同伴。进入中学阶段后,他开始制做学习笔记卖钱,甚至还进行过进口生意的探索。就这样,萨利赫·卡米勒的独特眼光总能帮助他把握住时机,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