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34769800000055

第55章 “阿修罗”松下幸之助

从一个家境贫寒、只读了小学四年级、年仅9岁就远离家乡到百里之外的城市“打工”的命运弃儿,到成为令全世界人瞩目的松下电器总裁和董事长,松下幸之助走过了一条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

松下幸之助曾被美国《时代周刊》尊称为“经营之神”与“管理之神”,还曾被日本高中生评选为“最尊敬的人”。他现在不仅是日本国民精神的象征,也是世界上众多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他那近乎传奇的创业故事,激励与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业。

松下幸之助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称呼,它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一种拼搏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爱民爱国、尽心敬业的品格;一门经营与管理的学问。有人说松下幸之助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阿修罗(战争之神),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在不停地战斗,为了自己的理想、荣誉,为了日本的繁荣、富强而不停地战斗。

松下幸之助于1894年出生在日本歌山县的一个乡村。4岁那年,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了歌山县,将松下幸之助家的房屋摧毁。紧接着,他的父亲松下正楠因做投机生意而将祖传的土地赔得一千二净。

仿佛一夜之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松下幸之助原本殷实的家庭,落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境地。无奈之下,正楠携全家迁至歌山县谋生。

正楠蒙朋友的帮助,在歌山县开了一家小店。但由于他经营不善,小店不久就关了门。雪上加霜的是,同一年,松下幸之助的大哥、大姐和二哥死于流行疾病。这样,正在“雄寻常小学校”读一年级的松下幸之助,成了多灾多难的正楠夫妇唯一的儿子。

次年,松下正楠为生活所迫,只身离家前往大阪,并在大阪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用这份工作的微薄收入,维持着远在歌山县的妻儿的生活。

1904年深秋,读小学四年级的松下幸之助接到父亲正楠的来信。正楠在,信中要求松下幸之助放弃学业,前往大阪一家火盆店当学徒。

就这样,年仅10岁的松下幸之助离开母亲,独自踏上开往大阪的火车。

大阪的那家火盆店是一家自制自售的家庭小店,老板宫田带两个工人在作坊做火盆,然后摆到店面销售。做火盆是技术活,还轮不到新学徒上手。松下幸之助唯一能接触火盆的活是擦亮火盆。他用禾砂纸磨掉盆面的毛刺,然后用干草抛光。上等火盆,光是抛光,就得费一整天工夫。松下幸之助细嫩的小手很快就磨破了,并且红肿得像馒头。时值初冬,早晨用凉水洗漱时,皲裂磨破之处揪心地疼痛。

松下幸之助哭着去了父亲做事的盲哑院。父亲轻揉着儿子的手说:“要坚持住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狠心地把儿子送了回去。

松下幸之助最难过的一关,大概是忍受不了孤独。10岁,本是在父母膝下享受疼爱的年龄,可他却要独立谋生。每晚店铺打烊就寝后,松下幸之助便想起母亲,哭个不停,然后在抽泣声中坠入梦境。有时会在梦中惊醒,又是不停地哭泣流泪。这种好哭的毛病,在他第一次领到薪水时才稍稍改观。他意识到自己能赚钱了,应该学学大人的样。

永不绝望

任何创业伊始,除了决心之外,都会面临资金、人员等问题,松下自然也不例外。

松下的创业资本不到100日元,按照当时开办小型工厂的惯例,这一点点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买一台机器或做一套模具都不会少于100日元。这一点资金,就想办成一家小型工厂,并且出产品,只要稍稍做一点财务预算,就可得出结论: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松下后来这样回忆说:“这样做未免太轻率了,可是当时的我却不这样想,反而精神抖擞,觉得前途充满希望与光明。”

松下的100日元不到的资金,怎么节省都不够用。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终于向朋友借到宝贵的100日元。有了这100日元,加上原有的资金,资金的问题总算勉强解决了。

经过3个月紧张的工作,松下的家庭作坊终于在1917年10月中旬生产出电器插座。

接下来是产品的推销。一连10天,松下的合伙创业者森田君不停地在大阪奔波,好不容易卖了100来只,收到的现金还不到10元。汇总各电器行反馈来的意见,结论是:这种插座不好使用。

这种结论无疑暴露了产品设计的最大弱点——没能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问题。松下最早是这样想的:你用那种形式的插座能接通电源,那么,我采用这种形式的插座能不能接通电源?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能。但有没有市场前景呢,松下没考虑过这些问题,这些道理是在这次惨败之后才悟出的。

斗志昂扬

从1917年7月到10月,松下幸之助投入了所有的创业资金,却只回收了不到10日元的资金。松下幸之助并没有因首战失利而绝望,相反,他还是如最初那样斗志昂扬。他的下一步准备是从产品改良着手,试图用高性能的产品改善销售的窘境。

然而,产品的改良是需要资金的。此时的松下幸之助已经到了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地步,到哪儿去筹这笔钱呢?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原先雄心勃勃的合作伙伴森田君和林伊三郎不得不为了生计,离开了松下幸之助的电器制作所。

松下幸之助会退缩吗?不,他不会。他仍然独自地、默默地、苦苦地支撑着他的事业。

眼看年关快到了,那一年,大阪的冬天格外冷。松下幸之助的改良新插座制作因资金匮乏陷于停顿,照这样硬撑,家庭工厂在来年只有关门这条路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12月份的一天,松下非常意外地接到某电器商会的通知:急需1000个电风扇的底盘。对方说:“时间很紧,如果你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话,每年需要两三万台的批量都是有可能的。”

松下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找到他这家濒于倒闭的家庭小作坊而下订单的。在第二次改良插座之际,他曾去过一些电器行做市场调查,也为第二次产品的销售事先联络感情。松下只是介绍他准备推出的新型插座,压根没谈及过电风扇底盘。

电风扇底盘是由川北电器行订购的。他们原来用的底盘是用陶器制作的,既笨重,又容易破损,于是,才想到改用合成树脂。他们挑选了好几家制造商,最后才确定为松下的这家家庭工厂。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松下生产的插座不好使用,但作为原料的合成树脂本身却没有问题;松下的家庭工厂没有正规产品,因此会全力以赴地制作电风扇底盘。为此,他们还暗地里来探视考察过。那时候,大阪的电器制造厂家大都小打小闹,不过松下的小作坊还不算特别寒碜。

松下马上把改良插座的计划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底盘制作中。妻子井植梅之作出重大牺牲,把陪嫁首饰押到典当铺去。松下凭着这点珍贵而又可怜的资金,找模具厂订做模具。一连7天,松下都蹲在模具厂一个劲地亲自监督模具的制作。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生意,如果耽误了,以后就不会有第二次。模具做好后,压制了六个样品送往川北电器行鉴定,他们说:可以,请立即投入批量生产,12月底先交1000只。如果好,紧接着再订购四五千只不成问题。

松下带着内弟井植岁男投入制造,披星戴月。当时的设备只有压型机和煮锅。岁男刚刚15岁,个子特别矮小,力气也小,因此,压型全由松下一人担当。当时的压型机还没有配动力,全靠手工,这可是件笨重的体力活,对体弱的松下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松下一心为赶时间出产品,并不觉得十分苦。岁男负责将成品擦亮,松下调料时他蹲在地上烧火。整个车间烟雾弥漫,刺鼻且有毒的柏油气味熏得人眼泪鼻涕淋漓俱下。

每天的进度是100只,不到月底,终于把1000只订货交清。电器行的职员满意地说:“不错不错,川北老板一定会很高兴,我们会再给业务让你们做。”

松下收到160.元现金,除去模具材料等费用,大约足足赚了80元钱。这,是松下家庭工厂第一次盈利,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松下幸之助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永远不要绝望”这一话题时,有一位年轻的听众问到如果做不到怎么办。松下幸之助斩钉截铁地回答:“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抱着绝望的心情去努力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五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第二天,松下幸之助把全公司干部都集合在礼堂,宣布立即由军需生产转变为民生必需品的生产方针。但驻军总部陆续发表了战后处理与民主化的政策,基于这些政策,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受到了动摇。松下电器在一纸命令之下,不得不停止生产民生必需品的计划。松下幸之助不再保持沉默,立刻命令干部,向有关单位提出强烈抗议。经过再三说明,终于在9月14日核准收音机生产,其他产品也陆续得到准许。到了10月间,整个工厂已经完成了生产准备。

1945年11月,开始战后第一次销售收音机、电炉等产品。由于这一段时间的人事费用及转变生产所需费用的增加,销售额一个月不到100万日元,借入的款项已达2亿日元以上。每个月光是利息,就得负担80万日元以上。设备不足、原料供应困难,引起效率低下。种种恶劣条件加在一起,使得生产无法如期进行。然而,松下幸之助深信经营将会好转。这次困难,完全是经济混乱的缘故,受影响的并非只有松下一家,只要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必然能打开一条光明大道。

当时有不少工会采取破坏性行动,但松下电器公司的融洽劳资关系,从未因此而丧失相互间的了解与协调;因而能在社会经济混乱的时代,一面提高劳动条件,一面为拥护松下电器的发展基础,合作无间。然而由于薪水不断调整,产品却被控制在公定价格之内,因此松下电器生产的产品愈多,辞职的员工愈增加,局面非常艰苦。

1946年3月,松下电器被盟军总部指定为“财阀”,一切和松下电器及其子公司有关的资产,全都被冻结了。松下幸之助认为这项指定莫名其妙。松下幸之助并不是财阀,他拥有股份的公司在战争期间虽多至30家,但就规模而言,把这些子公司全部加起来,还不及其他财阀的一家子公司。松下电器公司,是松下幸之助这一代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等于通常一家电器厂扩大而已,跟现在财阀而且经过好几代的情形不同。平时的营业项目,属于和平用途的家电产品,过去在军方的要求下参加军需工业,但也为此举债,成了战争受害人,被指定为财阀完全错误,必须加以纠正。以后4年,松下幸之助去东京驻军总部共50多次,不断提出抗议。

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在1949年底获得“财阀”的解除令。至于限制公司的指令,也在1950年解除,松下电器终于能够自由地展开企业活动了。

1948年1月,松下电器又遭遇到另一个新的危机。为了抑制战后严重的不景气,政府从1948年春天起,开始紧缩金融,因此物价上升的趋势缓和了许多。然而产业界却遭到了严重的资金困难,企业纷纷倒闭。松下电器在1946年初的每月销售金额,为370万日元,到了1947年,已经增长到每月1亿日元。但进入1948年之后,增长就开始缓慢下来了。当年秋季,资本金仅有4630万日元的松下电器,借款已高达4亿日元,而且还有3亿日元的未付支票、未付款项,使得员工薪水,不得不从10月份起分期付款了。在这期间,松下幸之助从银行融资贷款3亿日元,希望谋求改善。由于产品预期涨价比原来预定晚了很多,好不容易借出来的资金,为弥补一时之急,几乎都用光了。第二年的情况更加恶化了,松下幸之助发表了重建经营的根本方针,也就是进行工厂的整顿,仅留下一些优良产品,采取集中生产的方式,以减低成本,再加强促销,才将局势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