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34769800000015

第15章 处世无方的人

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且强调“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听来玄虚,其实是一句有关人性人情的至理名言。一个“报”字,表现了人性中类似“反作用力”的深刻含义。给予善待,则寻求报偿,结果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施以恶毒,则伺机报复,结果是“多个仇人多堵墙”。人生在世,有如旅行,是畅通无阻还是寸步难行,全在自己怎样待人。

处世无方,最易得罪他人而招来横祸。有一天,一位旅客在飞机场上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商人在大声斥骂搬运工没有处理好他的行李。商人骂得越凶,搬运工越显得若无其事。商人走后,那位旅客称赞搬运工有涵养。“噢,是吗?”搬运工笑着说,“你明白吗,那家伙是到佛罗里达去的,可是他的行李嘛,将会运到密歇根去了。”与你共事的人——即便是下属——只要受了你的气,就会跟你捣蛋。

相反,只要你精于处世之道,即使犯了严重的错误也没关系,很多能力平平的管理人员都能安然无恙地度过公司的人事变动,其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处世待人通情达理,讨人喜欢,一旦犯错误,支持他们的人总会帮助他们通融补过。他们偶尔犯了一次错误之后,如果老板觉得他们能以负责干练的态度来纠正错误,说不定会提携他们。

处世之道是后天培养的技巧,可以越练越精,就像礼貌一样,人人都可以学会。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其招惹祸因的根源在自身;果实的种子播种后发芽开花,花又结出丰硕的果实,其福报的由来仍然在自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是一种客观规律,既不玄虚,也非迷信。

既然因果报应既不玄虚,也非迷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应该尽可能多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之事,而杜绝一切于他人和社会有害之事。这既是一个必然的结论,也是人们事事顺风的必然要求。

俗话说“要想人爱己,先须己爱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人应该时刻存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心态。这在某种意义上很像在银行的储蓄,一个人只有养成平时储蓄的习惯,遇到不测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储蓄越多。他的未来就越有保障,越可能幸福。同样的道理,人们也只有在平时努力地去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之事,才能使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事业越做越大,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

善于与人合作

现代社会里,谁被孤立谁就会失败;失败了还要坚持孤立,那这个人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了。在这个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而善于合作,则是你不可或缺的重要途经。

乔治马秋·阿丹说:“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会爬得最高。”这句格言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能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肯定有几点能力。一是他要站得比受帮助的人更稳,更高,说明其自身素质很好;二是一直帮助别人往上爬的人定会善于与人合作,而没有人不愿意和帮助自己的人合作;三是他有领袖能力,他要一直帮助别人往上爬,至少他能为别人指明方向,引导别人向前,向更高一步发展,否则那就会帮倒忙了。再往深处想一想,人人都愿意和他合作,团结合作的力量肯定比自己单打独斗强,加上他自己较强的自身素质,这人肯定是能够成功的。

l 1>2的道理许多人都懂,可一旦具体实施,就不一定做得到了,要么不努力去找人合作,要么不善于与人合作。总之,真正理解并很好地运用这个公式并能深刻理解这道题的人不常见。你没必要独自一个人去实现你的梦想,也不应当这样。

一个叫瑞凡的小孩子跟小伙伴在废弃的铁轨上单独行走,看谁走得最远。结果瑞凡和朋友只走了几步就都跌了下来。

后来,瑞凡跟他的朋友分别在两条铁轨上手牵着手一起走,他们便可以不停地走下去而不会跌倒。这就是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事物,你也能因而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帮助得愈多,得到的愈多。

没有人是三头六臂,你个人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你在此方面是天才,可能在彼方面却近于弱智;你在此领域呼风唤雨,却可能在彼领域寸步难行。

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般而言,大凡古今中外的事业有成者,往往都是团结合作的好手;都是能将他人的聪明才智“集合”起来的高手;都是能将合作者的潜能充分调动、发挥的能手。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设宴款待群臣时很有感慨地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治国、爱民,萧何能有万全计策,朕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百战百胜,是韩信的专长,朕也甘拜下风。但是,朕懂得与这三位天下人杰合作,所以朕能得到天下。反观项羽,连唯一的贤臣范增都团结不了,这才是他步入垓下逆境的根本原因。”

有人间:“我也想与人合作,但就是合作不了,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与自己的私心太强有关。合作需要人的无私,需要利益共享。有些人的私心太强,什么利益都想自己独吞(或占大头),凡涉及名利之事都想自己优先,都想将他人排斥在外,自己一点小亏都不肯吃;有些人的功利主义色彩太强,对合作者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到他人时,什么都好商量,不用他人时,则采取将人一脚踢开、理都不理的态度。一个人若是对合作者采取这样的态度,那么是永远合作不好的,而且合作不久也会马上散伙的。

第二,与自己不能平等待人有关。合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但是,有的人却不是这样,总是将自己看作是主人,将自己的合作者看作是“被恩赐者”,因而有意无意地露出一副优越感的样子来,不懂得尊重人,缺少一点民主精神,在合作者面前他永远是个指挥者、命令者,让合作者感到很不称心,时间一长,这种合作也将是不欢而散的。

第三,与自己对他人的苛求有关。有的人虽然很有能力,私心也不多,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就是别人不愿意在他手下工作。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类人不太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往往将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到合作者的身上,自己在节假日加班加点,也不让其他人休息,谁要休息,就是想偷懒,就是不好好工作,就批评指责他人。这类人还有一个毛病,即总是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什么事情都得听他的,都必须按他的意旨办事,时间一长,谁能受得了?最后,一定是以合作的失败而结束。

第四,与自己情感上的毛病有关。有的人什么都好,就是自己太偏执,太怪僻,太凭印象办事。对自己认为是“中意的人”,就一好百好,什么事情都好说,而对那些自己感到“别扭的人”,整天板着脸,总是持一种怀疑、偏见和对抗心理去审视对方的一切,只要是这些人提出的意见,他从内心就反感,更谈不上去共同完成,有时甚至故意找茬发难,在这种状态下彼此怎能合作得好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合作精神呢?

要与他人合作得好,就必须克服自己的私心,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是要做到“宁人负我,我不负人”,最起码要做到“利益共享”,人家该得到的就要让人得到,甚至得到的还要多一些。

要与他人合作得持久,就要像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的那样:“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让他人感到自己也是合作项目的主人,感到很顺心。

要与他人合作得好,就必须做到不苛求合作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合作者一味地无原则的迁就),不吹毛求疵,多一点宽容忍让,做到“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恶忘人大恩”,让合作者感到他工作的环境和谐、融洽,这样的合作能牢固、长久。

要与他人合作得好,必须要多为他人想一想,多多帮助对方,尤其是当合作者有困难时,更需关心他人,及时地伸出帮助之手,让对方真切地感到你在同情他、帮助他,在替他分忧解愁。

要与他人合作得好,必须经常认真对自己反思,想一想最近的合作状况。想一想自己有哪些过错,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多一点反思肯定会使与他人的合作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