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逆境应变术
34768600000053

第53章 困难是值得感谢的

有两个强盗偶然经过一架“绞架”。其中一个说:“假如世间没有了绞架这一类的刑具,我们干的真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呀!”另一个强盗回答说:“你真是一个笨蛋!绞架是我们的恩人。因为,假如世间没有绞架这一类刑具,则人人都要做抢劫的勾当,那你我两人的买卖,岂不反而要做不成了?”

各种技艺、职业或事业,亦都如此。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有了困难,才能挡住或淘汰掉一切不如我们的竞争者,使我们更容易得到胜利。因为,平坦的大路边没有鲜美的果实。

斯巴昆说:“许多人之伟大,来自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精良的斧头,其锋利的斧刃是从熊熊炉火的锻炼与磨砺中得来的。

因此说来,逆境也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恩人。逆境可以锻炼我们“战胜逆境”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大树,要是不同狂风暴雨搏斗过千百回,树干就不能长得粗壮挺拔。同样,人不遭遇种种逆境,他的品格、本领,也是不会长得结实的。所以一切的挫折、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帮助我们,锻炼我们的。

有许多人不到穷困潦倒时,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力量,逆境的磨难,反能帮助他发现“自己”。逆境仿佛是将他的生命炼成“美好前程”的铁锤与斧头。

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说:每当他遭遇到一个似乎不可超越的难题时,他便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成果发现了。

一旦幼鹫的羽毛生成,母鹫立刻会将它们逐出巢外,带它们作空中飞翔的练习。那种经验,使它们能于日后成为禽鸟中的君主和觅食的能手。

一些青年在艰苦环境中成长不顺利,又到处被摈弃、被排斥,往往日后会有出息;而那些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人,却常常“苗而不秀,秀而不宝”!

塞万提斯写《唐·吉诃德》是在他困处马瑞德狱中的时候。那时他贫困不堪,而在将完稿时,甚至无钱买纸,只得把皮革当作纸张。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去接济他,但那人回答说:“上天不允许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因为唯有他的贫困,才能使他的内心世界更丰富!”

监狱往往能唤起有志者心中已经熄灭的火焰。《鲁滨孙飘流记》是在狱中写成的,《天路历程》是彼特在福特监狱中写成的。拉莱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写成了他的《世界历史》。

路德被囚禁在瓦特堡的时候,把《圣经》译成了德文。大诗人但丁被判死刑,而过着流亡的生活达20年;他们作品就是在做囚徒的时期中完成的。

有史以来,被“压迫”,被驱赶简直是犹太人注定的命运。然而犹太人却创作了许多最可贵的诗歌、最巧妙的谚语、最华美的音乐。对于他们,“迫害”仿佛总是同“幸福”携手而来的。长期在逆境中生活的犹太人很勤奋也很乐观,这给他们带来了智慧和富裕,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是掌握在犹太人手中。对于他们,“困苦如春日的早晨,虽带霜寒,但已有暖意;春寒料峭,足以杀掉土中的害虫,但挡不住复苏植物的生长!”

贝多芬在两耳失聪、生活最悲痛的时候,写出了他的最伟大的乐曲。席勒为病魔困扰15年,而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写成的。弥尔顿在双目失明、贫病交迫的时候,写下了他的名著。所以彭扬说:“为了要得到更多的幸福起见,我宁愿祈祷更多的忧患到临。”

一个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迫,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志坚定,敢于对付任何困难,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因为忧患、困苦不足以损他毫发,反而增强了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使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物——这真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羡慕的一种人。

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大无畏的人往前进,也没有什么逆境可以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西方有句名言:“你想成功,上帝一定给予,但你需要付出代价来。”在中国,孟子也有一句警世恒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说的都是同一道理。

成功不等同于代价,但成功后面一定会有代价。屈原因为被放逐而著《离骚》;司马迁因受腐刑而作《史记》;杜甫一生穷困,连爱子都养不活,却写出许多不朽诗篇;苏东坡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却吟出了不少豪气奔放的千古名言;痛感国破家亡,李后主填出不少感人肺腑的诗词;痛失丈夫、痛悼国亡,李清照由此写出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句;曹雪芹煮字疗饥,足不出户,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名著《红楼梦》。

要想成功,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往往表现为挫折。一旦你在生活中不幸遇到挫折,是否就听任自己一挫即败,从而一蹶不振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你完全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鼓励,吸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在我们周围,不乏能给予你帮助的人。当然,同你一样处于低谷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对于此时此境的你来说,这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却是应竭力避开的。否则,你的挫败感将益发沉重。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也历尽坎坷风风雨雨才到今天。台湾学者柏杨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历史,就是由战争、宫廷斗争、贫穷饥荒、被人奴役的悲惨历史构成的,上下5000年,最太平的日子,算是现在。柏杨先生的话虽然有点偏颇,但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坎坷。清朝以前的中国人口,不过四五千万,且每三五年间,就会遇上旱灾和饥荒,常常弄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甚至“易于而食”。而现在呢,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祖国到处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拿破仑说得好:“在地狱中,人能创造天堂,在天堂中人能创造地狱。人只有尽善尽美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屹立不倒。人是环境的主宰,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