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英国伦敦,有一座世界名人蜡像馆,陈列着闻名世界且为英国人所敬仰的各国名士的塑像,其中有一位生活在19世纪的中国人,他就是林则徐。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林则徐的名字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和禁烟抗英联系在一起的,能够赢得曾经的对手的尊敬,林则徐是怎样的一个人?面对着一张林则徐的画像,我曾经久久地凝视着。俱往矣,林则徐连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多么想释读出那清癯的面庞上究竟镌刻着多少沧桑,深邃的目光中到底包含着多少对民生百姓的不忍与体谅,浓密的胡须里埋藏着多少义愤与感慨?让我们拂去时间的尘埃,听历史向我们诉说。
一不负祖望终成功名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年号蟢村老人,1785年7月26日降生在福建侯官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这是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家庭。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是位廪生,位卑权轻,一生穷困潦倒,以四处教书谋生,由于家中人口多开支大,一直入不敷出,终于留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撒手西天。父亲林宾日由于家境清贫,13岁才进私塾念书,勉强中了秀才后便屡试不第。这个穷廪生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同时又要偿付旧债,忍痛将祖先留下来的数间房屋卖掉,弄得“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最后只好重操父业,做私塾先生,依靠教书糊口度日。虽非名宦望族,但这个家庭却是世代书香、清负雅望。林宾日博学多才、探求经世之学,曾和友人立敦社、诚交社、绵充山堂等,共同讲学谭艺,并主讲将乐正学书院。晚年与里中老人组真率会,讨论文字,并著有《小鸣集》诗八卷、古文。时文等各二卷。由于自己科场失意,便将双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林则徐的身上,据说林则徐出生的时候,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恰好乘轿从他们家门口经过,林宾日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便给儿子取名则徐,一方面表达了一个失意知识分子对徐嗣曾这位以爱士而著称的大吏的崇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如徐氏,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多么良苦的用心,多么殷切的期望。林则徐就在这样一个贫寒清苦,有时甚至断炊挨饿的穷知识分子家中慢慢成长起来。
日子是十分穷苦的,由于兄弟姊妹太多,父亲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林则徐的母亲和姐妹也不得不从事各种手工劳动以挣钱补贴家用。他年幼时,读书买不起书本,家人就将衣物典掉,他自己也曾几次辍学,到闽县衙门里充当抄写员,就是中了举人之后,还曾当过一个时期私塾先生,以收入弥补家庭的开支。从物质的角度,我们不敢说林则徐很幸运,但他确实又并不贫乏,因为这个家庭不乏亲情,重视教育。林宾日在林则徐4岁时就把他托在膝上开始了启蒙教育,口授诗文、教作八股,严格督查、从不懈殆。学做八股文时,林则徐只有7岁,那严格呆板、艰涩枯燥的文体对于一个7岁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摧残,曾有许多人感到不忍,劝说林宾日这会把孩子苦坏的,但林宾日毫不动摇。这位落魄失意的父亲心底的遗憾太深了,望子成龙的心也太切了。林则徐对这一切似乎心领神会,他从小便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片苦心,不仅机敏聪颖,而且苦读好学。无论炎夏盛暑,还是寒冬腊月,都是孜孜不倦、长夜苦读。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数度春秋之后,林氏父子所得到的回报足以慰藉那些难以量化的付出,林则徐以熟读经书,善诗善文而闻名乡里。八九岁时,林则徐的老师在元宵节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言:“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随即应对说:“打一声鼓代天地行威”,显示了他的宏伟气魄和过人才智。13岁时,林则徐到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学习,他如饥似渴地研读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在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里,得到良师益友的启迪和帮助,成绩优异,进步很快。1804年,20岁的林则徐不辱父命,顺利地通过了乡试,中举人,并获得了到北京参加会试的资格。科场上的连连名列红榜是多年潜心苦读的结果,也是林则徐即将出人头地的兆头,这不仅使林则徐一家高兴万分,而且也颇受同乡亲朋的盛赞。人们称林则徐是“福州一活宝”,预言其“定为出色翰林”(林芳春《介石堂文钞》第六卷)。
青少年时期的林则徐不仅在父亲的严格督教下受到了系统的教育,成为学识过人的文化人,而且也在思想上深受家风和师长的影响,形成了正直、朴实,经世、开明的思想观念。前面已经说过,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讲求经世之学,是一位具有开明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曾与乡里学友组织“真率会”。这是个倡导新文风的文学小团体,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古今文字,反对庸俗迂腐,主张树立新思想、新风格。林则徐有时便随父亲参加“真率会”的活动,耳濡目染,自然受到一些启示。后来他进入官场之后不论任何职、处何地,始终反对因循守旧,力主进行社会改革,与父亲早年给予他的感染不是一点没有关系的。林则徐的母亲陈氏不仅勤劳贤淑,而且见识不短,常教导林则徐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卷二)生活再苦再难,也不能耽误林则徐的学业,这在当时并不是每一位妇女都能做到的。林则徐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决不仅仅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他们不仅吃苦耐劳,而且为人正直善良,疾恶如仇。林则徐小时曾经亲眼目睹父母在自己忍饥挨饿的情况下,慷慨地接济亲朋穷人。有一次,父亲谢绝了当地豪绅重金的聘请,拒绝到他家中执教。这些优良的品格和作风,潜移默化地随日月印在了林则徐的头脑中,嫁接到他日后的言行里。他的关心民瘼、体恤民艰,刚直不阿、敢于任事无不可以从其父母那里找到基因。
除了父母的原因,师长和亲朋对林则徐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林则徐13岁就读于鳌峰书院时,主持书院的郑光策,是位进士出身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他不仅教学生读书,更育他们为人,一向要求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立定振兴国家的志向,学要致用。林则徐受他的影响长达6年,这6年是他由少年步入青年、身心发育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抱着济世之志、博览群书,除了精心攻读科举考试规定的儒家经典外,对于历史、哲学、文学,乃至佛经、医书、碑帖等等,也都有广泛的涉猎。林则徐特别敬佩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文章,称赞其“言必己出”。他崇拜古之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也欣赏如郑光策这样的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有气节的知识分子。郑光策年轻时曾参加由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在杭州召集诸生举行的一次会试。时监考官是权臣和砷,他故意坐在乾隆皇帝御座下的脚几上收取试卷,这样一来,每个考生交卷时便必须屈膝呈上,以此侮辱读书人。郑光策对此十分气愤,不惧天威难测,怒目侧视,当即拂袖退出。还有父亲的挚友、“真率会”的中坚林雨化,为人耿直敢言,不畏权势,曾因揭发福建按察使钱士椿的贪污劣迹,被捕下狱,受到残酷的迫害,最后被判处充军新疆。途中时而被关进木笼,时而被闭置在船舱底下,但他历尽艰辛,不改初衷,获释回乡后,依然疾恶如仇,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保持了仗义执言的锐气。古圣的英雄业绩,今人的可贵精神,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地铭刻在了青年林则徐的意识中,成为锻铸他那种独特精神的不可或缺的素材,他知道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真人,而这对于近代中国又是何等的重要啊。
二浮沉宦海勉力勤政
1811年,27岁的林则徐在京城会试中金榜题名,得中进士,入翰林院,从此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
林则徐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腐朽没落、气息奄奄的时候,康乾盛世已成昨日的辉煌,随之而来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掠夺与兼并的加剧和封建社会诸种矛盾的越来越尖锐。至嘉庆朝,不但阶级矛盾愈呈尖锐化,而且各种社会弊端丛集,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生产凋敝,国力衰颓,整个社会如同龚自珍所描述的,是“将萎之华,惨如槁木”。
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百年以来无休止的统一边疆的斗争的耗费,满洲旗人没有止境的侈糜挥霍,加之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凝聚成难以承载的负担,全部压到了农民的头上,不堪重负的农民、百姓在忍无可忍、让无可让的情况下便纷纷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以白莲教为旗帜的农民起义活跃于18世纪的北方,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军曾一度杀入北京,直捣清朝统治的老巢。同时,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部分流民走海为“盗”,或入山为“棚民”。又由于东南沿海各省商业资本的日益发展,出现了海上武装商人。这些“海盗”和武装商人,为了抵抗清政府的剿捕,不时举行反清活动。此外,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由于清政府的民族压迫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挑唆,造成了这些民族的不安与骚动。这样,整个清王朝已告别了“太平盛世”,开始进入了一个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国势日衰的历史时期。
就在封建统治处于日薄西山的窘境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却开始将贪婪的目光转向了东方,并气势汹汹地叩关而来。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改朝换代和工业革命的鸟枪换炮,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日盛,今非昔比。急剧膨胀的生产力和日益强烈的对市场和原材料的需求引发了他们贪婪的欲望,从而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虚弱落后的中国垂涎三尺、跃跃欲试。
时代需要智者,社会呼唤英雄,就在这危机四伏、千孔百疮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这泓沉寂多日的死水泛起了微澜。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人民大起义的刺激下,开始认真地探讨“世变之亟”,寻找“治世”之方,思想上倾向“经世致用”,政治上主张“除弊兴利。”他们出身寒微、地位低下,但却面向现实,敢于针砭时弊,正视人民疾苦。他们被称为地主阶级经世派,是鸦片战争之前最有锐气的有识之士。林则徐与这一派别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贫寒的家境,使林则徐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较多地接触贫苦群众,使他具备了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不满大官僚大地主的糜烂生活与过分剥削,有着体恤民艰、关心民瘼的感情基础。父亲林宾日教育方针上的开明态度,“讲授史书”,“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以及郑光策等人注重实际、重视民生的思想倾向,都影响着林则徐的言谈举止。如此,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中,在经世致用的思潮感召下,林则徐以治国安邦、实事求是的姿态登上了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大舞台。
沿着科举之路步入仕途的林则徐先是在北京担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翰林院是清政府专司编修国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的机构,也是科举进身之士一般必经的衙门,书籍丰富、人才蔡萃。林则徐置身其间,如同羊儿找到了沃草,他充分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饱览经、史、子、集,诸多藏书,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了个人的见识,为他后来成为一员出色的封疆大吏准备了条件。与此同时,也广交朋友,探讨学问,议论时政,常和同籍编修郭尚先等人一起,研究舆地和“经世致用”之学,益以“经世自励”,“实事求是,不涉时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在北京的最后一些日子里,他曾经参加过“宣南诗社”的活动。这个组织的前身,是“消寒诗社”,由一些下层京官和封建知识分子组成。诗社的主要活动,是通过经济集会,宴饮和诗文唱和,发对动荡不安的时局的关切。林则徐借参加这些活动的机会,结识了不少官场人物和诗文朋友。在这期间,他还曾奉命到江西、云南等地主持过地方科举考试。他在主考时,认真批阅试卷,严惩科场流弊,表现了不同于一般地主官员的公正廉洁的作风。1820年3月,他南下就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这是他致力于管理地方政务的开始。从此,林则徐就身体力行地施展他纠偏时弊、体察民情、发展生产以及振兴国家的抱负。
林则徐在宦海中浮沉近40年,从编修、御史、监司、督抚至钦差大臣,宦迹遍历东南沿海、中原腹地和西南边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吏治腐败,积重难返,他深知仕途的艰难,但不论周围环境如何,风气怎样,他都坚定地表示要做一个“黾勉勤职守,首祈吏安民”(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第一卷)的“好官”;决不与那些“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第二卷)的“利禄之徒”同流合污。在职内,他清廉自律,忠于职守,徇法秉公,图谋改革。他严整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放赈救灾,发展生产,扶助商业。无论走到那里,都深受民众的爱戴,赢得了“林青天”的美誉。
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不久,正逢河南仪封(今兰考县)闹大水,而早已动工的水利工程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能完工。看到洪水泛滥,田舍淹没,灾民流离失所,林则徐忧心如焚。他亲自来到工程现场,追根求源,一查到底,发现工程未能及时完成的原因,是奸商囤积居奇,抬高筑堤材料价银,致使材料供应不上所致。他立即上奏,建议查封所有的河工物料,平价收买,以应急需。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治河物资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供应,使河岸工程得以顺利完工,堵住了决口,治好了水患。
在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的情况下,水灾对农业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深知老百姓生活不易的林则徐无论走到那里,都力主兴修水利,尽量减轻洪水的危害。他在江苏、山东、河南等省都主办过不少水利工程,是当时中国一位出色的水利人才。他主持疏浚了长江下游盐城、南通和苏州、松江等地的河道,如苏州河、浏河等;领导了宝山和金山卫海塘的培修。1831年冬天,他任东河河道总督时,还负责修治了黄河堤岸。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害河,时常泛滥成灾,威胁两岸。林则徐到任后,一面请教有经验的河工,一面亲自到河堤上去调查勘察,并根据实地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把黄河河堤的情况绘成地图,做到胸中有数。他办事认真,作风踏实,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修筑河堤用的材料,林则徐都—一检查,使那些贪官污吏不敢偷工减料,敷衍塞责。他甚至亲自检查了七千多个堵防洪水的秸料垛子,逐一丈量高度,抽验虚实,对编扎结实保证质量的予以优奖,对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从严惩治,实事求是,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