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作为下级军官——偏校,对朝廷上的分歧无从知晓。但是,他知道,自从改隶黄潜善之后,因主帅怯战畏敌,贻误战机,总在溃逃,眼睁睁地看着大片土地沦丧,百姓遭殃,心中非常苦闷,终日心事重重,报国无门的痛苦折磨着他,有时只好借酒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忧愤。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当皇帝要“巡幸”维扬(扬州别称,今江苏扬州市)等地的风声愈传愈真时,生性耿直的岳飞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尽管他并不了解朝廷内幕,等级森严的官场也不容许他一个小小的偏校评议时政,但他还是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义无反顾地上书直言,一吐为快。岳飞在奏书中规谏赵构撤销“巡幸”诏令,力请回驾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迎还二圣,恢复中原;同时痛斥了黄、汪等人的投降贪生。岳飞披肝沥胆却被冠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并被削夺官职,开除军籍。
三屡被赏识连获升迁
岳飞被逐出军营后,“孑然一身,狼狈羁旅”,但依然强烈的报国之志促使他投奔了“声满河朔”的抗金名将,河北招抚使张所。张所为人忠信耿直,曾任监察御史,曾多次上疏反对宋廷南渡,纠劾黄、汪之流,因此被免职。张所非常同情岳飞的遭遇,当即留他“帐前使唤”。
在张所部下,岳飞结识了学识渊博、才智过人的幕僚赵九龄。交往中,赵九龄非常赏识岳飞的远大志向和军事才能,称赞他是“天下奇才”,将他引荐给张所。于是,岳飞在与张所的晤谈中,一一陈述了幽燕、河北一带的情势,对于进军恢复河朔的计划和步骤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次对话,令张所欣慰的是得到了岳飞这样一个有胆识、有谋略的军事人才,决定破格使用岳飞。岳飞也深感知遇之恩,愈加兢兢业业,很快被提升为统领,不久又被升为统制,在战功卓著的都统制王彦统率之下。
正当张所积极积蓄力量,大胆擢用王彦和岳飞等将领,决心在抗金斗争中建功立业时,朝廷内部主战派和投降派的斗争已经形同水火势不两立。赵构武断地罢免了做了七十五天宰相的李纲,并且将张所贬滴到岭南。张所到岭南不久,便因病而死。然而,岳飞非常感激张所的知遇之恩,若干年后,岳飞被擢升为统兵的大将以后,一次因立战功,朝廷要授予他的儿子岳云一个官衔,岳飞特意上疏奏请,把这一官衔让给了张所的儿子张宗本。
张所虽然被贬,但他组建的部队依然存在。王彦、岳飞等人依然按照张所既定计划行事,进军卫州。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下旬,岳飞等人在王彦率领下,渡过黄河,向卫州新乡县城的金兵发起猛烈攻击。岳飞冒着矢石,一马当先,夺得金军的大旗,将士们奋勇争先,鏖战竟日,终于收复了新乡,活捉金军千户阿里孛,取得了渡河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王彦和岳飞积极扩大战果,各地纷纷响应,一时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金声势。金军前线溃败,王彦、岳飞的攻势锐不可当,金军以为宋军主力开到,急忙调集数万兵马,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彦、岳飞的人马不足七千人,陷入了数倍于己的强敌包围中,且装备简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十分危急。为了保存力量,王彦、岳飞等率部分路突围,经过浴血奋战,在苍茫暮色中脱离了险境,但是,当损失过半的几路兵马会合到一起,商讨以后行动的对策时,产生了分歧,有的统制官率部逃跑了。岳飞和王彦虽都主张继续抗金,但王彦持重,岳飞激进,所见不尽相同,倔强的岳飞率部自成一军,离开了王彦。
王彦就地收集残部,约有七百多人,退守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的西山,据险安营扎寨。他派人四出联络两河豪杰,力量迅速壮大,为表示抗金的决心,全体将士都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因此,人们称这支队伍为“八字军”。随着为“八字军”威名远播,各地的忠义民兵也纷纷投奔王彦,接受王彦的号令和指挥。金军多次围剿,均告失败。后来,王彦按照宗泽的意见,率领八字军全部人马南渡黄河,听从东京留守宗泽的调遣。
再说岳飞与王彦分道扬镳后,虽然多次击败金军的追击,也曾单骑刺杀金军将领黑风大王,但毕竟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苦苦支撑。当听说“八字军”声威大震并接受宗泽的统一指挥后,非常悔恨自己轻率鲁莽,率部投奔宗泽,向王彦负荆请罪。宗泽了解到岳飞的确是一个忠心报国、颇具将才的军人,只是年轻气盛,抗金心切,于是赦免了岳飞,留他在军营中听候差遣。
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金军再次兵临黄河北岸,同时大举进犯胙城(今河南延津县与汲县之间)和孟州(今河南孟县)的汜水关。宗泽任命岳飞为“踏白使”(即突击队长),率骑兵五百人抗击进犯之敌,临行前,他对岳飞说:“我看你是一个有勇有谋很有作战本领的人,所以不再追究你以前的罪过,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你立功的时候到了,千万不要轻率从事。”
岳飞遵照宗泽的命令,率兵直趋汜水关,不仅十分圆满地完成了军事侦察任务,而且在与金军遭遇时机动灵活地消灭了敌人,凯旋而归。宗泽根据岳飞的战功,正式任命他为统领。其后岳飞又多次奏捷,不久被提升为统制。
建炎二年(1128年)春,岳飞在宗泽的直接指挥下,在滑城之战、胙城之战、黑龙潭之战、龙女庙之战中,每战必捷,从而越来越得到宗泽的器重。宗泽想到岳飞虽然屡建战功,但每次作战均不按兵法用兵布阵,便将本朝太宗皇帝赵光义亲自绘制的《平戎万全阵图》和仁宗皇帝赵桢在位期间组织编写的《武经总要》,亲手授予岳飞。
七月,宗泽这位七十岁的老臣,由于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疽发于背,不幸病逝。临终前,宗泽谆谆告诫部将们,要戮力同心,坚持不懈,光复祖国。弥留之际,仍连呼三声“过河”,带着遗憾终止了他战斗的晚年。
四亲提军旅战功卓著
宗泽逝世后,岳飞暗下决心,誓将亲提劲旅,扬鞭太行,直捣燕云,决不辜负老将的教诲和期望。按照宗泽生前部署,岳飞所部进驻西京河南府,担负守护北宋皇陵的任务。这年初秋,金军进汜水关。岳飞率两千人马,前去御敌。岳飞见金军人数众多,金军首领趾高气扬,岳飞引满弓,嗖的一箭,敌将应弦仆倒马下。岳飞趁金军惊慌之际,指挥人马冲向敌阵,出奇制胜。随后,岳飞又屯兵竹芦渡,与金军对峙。岳飞又采用疑兵之计,搅乱敌人阵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冲锋,再一次大获全胜。
接替宗泽担任东京留守的杜充,是一个刚愎自用、怯懦愚蠢且对部下极其猜疑苛酷的官僚,他根本不想坚守汴京,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到任之后,很快失去众望。由宗泽苦心集结起来的各种武装力量日益瓦解,分崩离析。
岳飞是东京留守司基本部队的将领之一,他不能因宗泽之死而擅离职守,由于他新近取得的战功,也因为他是杜充的同乡,因此仍然得到器重。杜充在面临众叛亲离的危急时刻,想到了岳飞这位能征善战的年轻统制,便命他率部赶回汴京,作为自己可以倚靠的部队。
杜充断绝了与两河忠义民兵的联系无异于自毁长城,当他听说金兵攻陷澶、濮诸州的消息时,丧魂落魄,竟以成千上万计人民的生命财产作代价,掘开黄河大堤,妄图以洪水来阻挡金军,换取汴京一时的苟安。这时,不断传来金军大举南侵、赵构已逃到江南的消息,杜充闻讯,惶惶不可终日,以参加“勤王义军”的名义,率部逃离汴京。岳飞曾苦苦进谏,均遭拒绝,只好随军南下。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赵构任命杜充为右相兼江淮宣抚使,派他以执政大臣的身份,担任建康行宫的留守,全权负责长江下游的防务。
不久,金军在四太子兀术的统率下,再次大举南侵。杜充御敌无方,致使江防全面崩溃。金军渡过长江后围攻建康。杜充再次临阵脱逃。建康失陷。杜充渡江逃到真州(今江苏仪征),终于叛变投敌。
岳飞对杜充的消极抵抗一直心怀不满,多次进谏均无结果。如今杜充投敌,他终于摆脱了羁绊。在马家渡与金兵激战后,率本部人马退屯建康城东的钟山山麓,稍作休整,于十一月十二日出发,准备直奔朝廷待命。
赵构在临安终日迷恋山水歌舞,闻知金军渡江南下,仓皇出逃,走越州(今浙江绍兴),奔明州(今浙江宁波)。沿途险要之处,均未派兵卒把守,致使兀术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赵构于腊月中旬从定海(今浙江镇海)登船下海逃亡。
岳飞离开建康后,一边行军,一边相机攻击金军。移军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后,岳飞先后向金军发动了六次进攻,皆取得胜利。广德军经过金军蹂躏,府库储粮及百姓资财,均被洗劫一空。岳飞治军向来严格,曾号令全军“冻死不占民屋,饿死不抢民食”,擅动民间一草一木者斩。然而部队得不到给养,光靠纪律约束,难以持久,岳飞最后决定移军太湖之滨的宜兴。在宜兴,岳飞收编散兵游勇,招募义士,壮大抗金实力。同时,岳飞明典刑,治军旅,积粮草,厉兵器,积极备战,以逸待劳,为坚持抗金斗争做了大量的工作。宜兴周围的吏民百姓扶老携幼纷纷来到这里,把宜兴当作避难之地。此时的岳飞经过四年多的战斗洗礼,更加成熟老练,成为一个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他的部属业已锻炼成了一支斗志旺盛的坚强队伍。
金军大批南下,后方空虚。兀术渐觉力不从心,加之赵构浮海逃遁,追之不及,于是在建炎四年(1130年)春天,被迫放弃已占领的江南各州县,引兵北还。
三月,兀术在北撤途中,在黄天荡被韩世忠所部围困达48天之久。在这次战役中,韩世忠率水师堵截金军,夫人梁红玉擂鼓助战,兀术险些被俘,侥幸逃到建康。
岳飞率部在宜兴经过半年多的休整,兵强马壮,四月下旬,得知兀术撤到建康,大肆劫掠,准备渡江北去。岳飞于五月十一日率军西指,在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静安追上敌人,拦腰予以猛击。原建康府通判钱需率乡兵从侧翼夹击金军。金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横尸十几里。接着岳飞率军冲下牛头山,在建康城南门外再次重创金军。兀术率残部狼狈逃窜。岳飞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俘获金军将领百余人,毙敌无数,缴获的铠仗旗鼓不胜枚举。
建康战役后,岳家军声威大震,岳飞威名远播,受到人们的尊敬。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漂泊海上,历尽了风涛之险的赵构及其随从舍舟登陆,先在越州滞留,窥测战局的变化。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在建康大捷中虏获的战俘及战利品前往越州献俘。
岳飞到达越州后,赵构“龙颜大悦”,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有接受献俘的美事,立即满怀喜悦地召见了岳飞。赵构端详着岳飞这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将领,颇感欣慰,对他大大嘉许了一番,并赐给他金带、鞍马、战袍、铠甲等物,命他暂回宜兴防地待命。
战功卓著的岳飞日益为赵构倚重,八月,他被委任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成了独当一面的朝廷重臣。军次泰州后,在加紧防御工作的同时,岳飞一如既往地整顿军队的纪律。他素以治军严整著称,禁止军队骚扰百姓,深得百姓的同情和支持。这时,却发生了部将傅庆狂妄自大、违反军纪的严重事件。
傅庆是前军统制官,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深得岳飞器重。但是他却恃功恃宠,越来越倔傲放纵。岳飞为了严肃军纪,对傅庆的种种越轨行为不再像以前那样宽容,傅庆因而心怀不满,作战不力,甚至产生异志,图谋把部队拉走。岳飞得知这一情况后,就在校场开庆功会时,命统制官们比赛射箭,诸将射箭均未超过一百五十步,独有傅庆三箭都射到一百七十步。岳飞赏酒祝贺,傅庆不免带有几分醉意。接着,岳飞论功行赏,将赵构所赐的战袍、金带赏给统制官王贵时,傅庆既醉且妒,擅自出列,大闹校场。岳飞大怒,高声喝道:“不杀傅庆,何以示众!”命左右将傅庆拉下去,当众斩首。岳飞深知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何况傅庆又是一员武艺高强的猛将,正当国家用人之际,应予爱惜,但傅庆狂妄自大,居然公开违抗军令、破坏军纪。大敌当前,必须军令如山,他忍痛杀了傅庆。从此以后,岳飞的部队纪律更加严明,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军。
五“精忠报国”抗金名帅
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以后,金统治者改变战略,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在中原,扶植汉奸刘豫建立齐国,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使宋不能直接威胁金国,而金国可以随时通过齐国攻打宋朝。另外金国还施展了一条毒计,把已经投降的秦桧放回宋朝充当奸细。这样,宋金正面战场渐趋沉寂,战局暂时得到缓和。
此时,赵构等想趁此间隙腾出手来勘定“内乱”,解决从前线败退下来而流窜各地的叛兵、游寇等叛乱武装及各地农民起义。岳飞的部队以战斗力强、军风整肃而声名卓著,各地官员纷纷上表请求调遣岳家军前去镇压。于是岳飞被派到江西、湖南等地,在江淮招讨使张俊的指挥下,引兵征讨李成、曹成这两支势力最强、为害最大的武装力量。岳飞运用自己的谋略,严格约束部下,在各地人民的支持下,几经鏖战,终于击溃李成、曹成主力。李成率残部北窜,投降了刘豫;曹成南逃,被迫向韩世忠投降。接着,岳飞又奉命扑灭了江西地区的几支农民起义队伍。
从绍兴元年(1131年)到绍兴三年(1133年)的整整三年间,岳飞驰骋在江西、湖南等地,既平定了武装叛乱,也镇压了农民起义。他收编了一些士兵补充队伍,整军练武,严饬军纪,把自己的部队逐渐发展成一支近三万人的劲旅。岳飞本人逐渐成为与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相提并论的大将。当时岳飞赋诗一首:“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表达了他报君仇、雪国耻的决心。
绍兴三年(1133年)九月,岳飞携长子岳云前往临安,接受赵构的第二次召见。虽然距上次朝见赵构只有三年,但屡建奇勋的岳飞,声望已今非昔比了。
赵构曾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告诉他,到了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赵构对岳飞大大嘉勉了一番,然后赏赐给岳飞父子许多物品,有衣甲、金线战袍、弓箭、金带、银缠枪等,又特地赐军旗一面,上面绣有赵构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几天后又颁布诏令,擢升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不久,岳家军的番号也由神武副军改为神武后军,屯驻江州(今江西九江),原江州、蕲州的部队归并入岳家军;牛皋等人也奉诏“听岳飞节制”。岳家军的作战实力更加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