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34761800000027

第27章 苏武(2)

五六年后,匈奴贵族於玕王带领部众打猎来到北海,见到苏武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威武不屈,顽强地生活下去,不由对他产生了几分敬意。苏武本有一手编结打猎所用的网缴和矫正弓驽的技术,便在这时传授给於玕王,因而更受於玕的敬爱,时常送给他一些衣食用具。就这样,苏武的生活才有所改善。又过了三年多,於玕王生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又赠送给苏武一些牛羊及帐幕用具。不久,於玕王病死,其部落人众远徙他处。而就在当年冬天,丁零人又盗走了苏武的牛羊,又使他再度陷入困境。

三正气凛然词羞李陵

就在苏武被匈奴扣留的第二年,其故人李陵也来到匈奴中。

李陵,字少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人,是汉朝著名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人,善于骑射,谦让下士,颇有名誉,曾奉武帝之命率领800余骑,深入匈奴2000里,武帝认为他颇有其祖李广之风,回师后官拜骑都尉,使率精兵5000人,在酒泉、张掖防御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决定再次向匈奴发起进攻,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骑出兵酒泉,命李陵负责后勤,运输粮饷。李陵请求自率一队与匈奴作战,武帝同意其请,并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半道接应。但路博德不愿为李陵作援兵,李陵只得自率步兵5000,孤军深入。李陵军从居延出发,北行30余日至于浚稽山下,与单于率领的兵众相遇。匈奴3万余骑兵将李陵所率的5000步兵围住,但李陵布阵严密,千弩俱发,将敌兵击退,并追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又急召8万余骑兵增援。李陵率兵且战且退,退至山谷中,又斩杀匈奴数千。最后,50万矢皆尽,兵士只有以砍下的车辐、刀尺充作武器,与匈奴拼搏,败局已无法挽回。李陵原欲自杀,后又想若能有幸脱围,回朝后也好向武帝报告战况,于是令兵立准备于粮饮水,相约突围至遮虏障会合。夜半时分,李陵率壮十十余人突围,又被数千匈奴追上,团团围住。经一番血战,李陵环顾部下已所剩无几,于此生死关头,李陵终未能自保名节,声言:“无面目报陛下”,投降了匈奴。

李陵降匈奴后,单于因他作战勇猛,颇为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并封为右校王,每有大事,常召他商议。汉武帝得知后,则抹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

李陵虽然在匈奴中颇为尊贵,但与苏武誓死不降相比,终自感羞愧,因而一直不敢去见苏武,直到十几年后,因奉了单于劝降之命,才不得不前去见苏武。

李陵来到北海,为苏武置酒设乐。苏武念旧时情谊,未便拒绝。宴饮之间,李陵终于把话题转到劝降上来,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一向交厚,因而使我来劝说于你,如今你被扣匈奴,终不能回到汉朝,白白自苦于这无人之地,你虽讲求信义,而又会有谁知道呢”?接着,李陵又说到苏武出使匈奴后,家中所发生的变故。原来,在苏武离开长安后,家中连续发生了一系列的不幸。苏武的哥哥苏嘉,官任奉车,随武帝到雍城棫阳宫时,因扶辇车下除道时车辕被柱子碰断,结果被弹劾为大不敬罪,被迫自杀。官任骑都尉的弟弟苏贤,在随武帝到河东祭祀后土时,黄门驸马与宦骑争船,被推入河中淹死,武帝令苏贤捕拿宦骑,因未拿获,苏贤亦怕获罪而服毒自杀。苏武的老母也已去世,而妻子则已改嫁他人。家中仅存的妹妹2人和子女3人,十多年中亦生死不明。说完这些不幸之事,李陵又劝道:“人生如同朝露,你为何自苦如此?我刚降匈奴时,也是心中恍惚,如癫如狂,自痛有负汉朝,且当时我老母尚在,被朝廷拘押。而今你家中已无人顾念,不欲降之情,何以超过我呢?又者,今陛下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而被诛杀者多达数十家,即使在汉朝为官,安危亦不可预料,你还又为谁出力呢?希望听我一言,毋冉固执。”

苏武自来到匈奴,对家中之事全然尤闻,此时闻知母死妻嫁,兄弟俱亡,不禁潸然泪下,悲痛万分,但誓死不降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于是忍着悲痛回答李陵道:“我苏武父子本无多少功德,全出于陛下成全,位至将军,爵拜通侯,兄弟皆为朝廷近臣,因而常思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今能杀身自效,即受斧钺汤镬,亦心甘情愿。臣下事君,如同儿子事父,子为父死无所恨,望不要再言及投降之事。”

李陵见苏武的决心难以动摇,只好暂巨忍住,一连在北海停留数日,天天与苏武饮酒,欲再找机会相劝。一天,李陵又说道:“子卿,你一定要听我的劝告。”苏武见他仍不死心,便愤然作色道:“我已久有必死之志,王如必定要使我降,请尽今日之欢,我便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仍坚贞不屈,且已不念旧情而改称自己为王,不禁满面羞愧,喟然长叹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只得辞别苏武而去。

李陵辞别苏武后,有意对苏武的生活私下帮助,但又羞于亲自出面,便让其妻送给苏武几十头牛羊。不久,苏武又娶了一位匈奴女子为妻,生活又有所好转。

公元前87年,李陵再次来到北海告诉苏武:匈奴边兵捕获的汉朝云中郡百姓称太守及以下吏民皆身着白服,说皇帝已经驾崩。苏武听到武帝已死,面向南方放声痛哭,以至呕血。此后数月,仍按君丧之礼早晚哭泣示哀,不忘身为汉臣。

四历尽艰辛重返故国

苏武身陷匈奴,困居北海,此生还能否回到汉朝,完全取决于汉匈关系能否改善。然而在他被匈奴扣留的第二年,汉朝与匈奴又重开战局,此后终武帝之世,汉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虽然有些小胜,但总的来说,已不能保持前一时期的优势,而不断失利。因此匈奴对汉朝的态度又渐渐强横起来。武帝末年,匈奴曾遣使致书汉朝,声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同时还要求“娶汉女为妻,岁给遣我糵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汉书·匈奴传)》。汉朝则不答应这一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苏武自然难以被放回汉朝。

但是,长期的汉匈战争,毕竟使匈奴受到沉重的打击。汉武帝时期几次大的战役“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堕殰,罢(疲)极苦之”(《汉书·匈奴传》),又失去阴山、河南水草丰盛的牧场,损失极大,以至“兵数困,国益贫”,“民众困乏”(同上)。而长期的战争,也使得匈奴内部的矛盾加深,“百姓未附”、“国中多不安”(同上),匈奴贵族内部的矛盾亦日趋尖锐。这一切都说明匈奴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已大大衰落,渐失向汉朝主动进攻之力。

汉武帝太始元年(前96年)匈奴且崼侯单于死,由其子狐鹿姑单于继立。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狐鹿姑单于死前,遗命立其弟右谷蠡王为单于。但在狐鹿姑死后,颛渠阏氏与卫律未遵遗命,而将抓鹿姑之子立为壶衍崼单于。右谷蠡王与左贤王等因此心怀不满,先是打算投归汉朝,后又准备降服乌孙国以击匈奴,最终由于事情泄露,于是二王各自居本处,不再会匈奴的龙城之祭。

由于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实力更加衰弱,因而壶们崼单于即位之后,就有同汉朝和亲之意。同时又常常害怕汉朝来袭,故又在其辖区内容共筑城、治楼、藏谷,以防汉军的进攻。后又担心匈奴人不能守城,只得进一步试探与汉朝通好、讲和。于是汉匈之间关系才得以缓和。

虽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了缓和,但匈奴仍然不肯释放苏武回国。在双方使者往来之时,汉朝曾多次向匈奴索要苏武等被扣汉使,而匈奴每每诡称苏武早已死去,来搪塞汉朝。后汉使又来到匈奴,常惠得知消息,设法说通了看守的匈奴人,在夜问秘密见到汉使,才说明了实情。为防匈奴仍以诡言相欺,常惠又教汉使编造一个故事:说皇帝在上林苑中射得一雁,雁足系有帛书一封,上写有苏武在荒泽之中。使者闻听大一喜,即按常惠所教责备单于欺诈。单于见汉使已知实情,大吃一惊,不得已才承认苏武还活着,并同意放苏武等人回同,以表示与汉通好之意。至此,苏武才离开了他放牧19年的北海荒原。

得知苏武即将回国,李陵又来见苏武,置酒相贺。李陵想到苏武历经19年艰辛,始终坚贞不屈,今日终于得以返回故国,而自己却身为叛臣,只能久处异域,负千古罪名,愧疚之情油然再起。于是对苏武说道:“足下今得以归国,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即使古时史册所载,丹青所画,又何以比过足下!我虽然弩钝怯弱,但当初降归匈奴实为权宜之计,而心中未忘寻找一适当的时机来报效汉朝。假如汉朝当初宽大我降敌之罪,保全我老母,我亦会像春秋时鲁之曹沫在柯地之盟时劫持桓公,索回侵地那样,伺机劫持单于,使其服汉。然汉朝诛杀了我老母及全家,为世之大辱,我尚复何顾呢?事已至此,无时挽回,今说到这些,不过是想使你知道我的心罢了。异域之人,从此与你长别了。”李陵说罢离座起舞,并作歌道:

径万里兮度沙幕,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

虽欲报恩将安归!

随之泣下数行,与苏武诀别而去。

李陵说自己投降匈奴后原准备伺机报汉,因汉朝将其老母处死才未付诸行动,自然是遁词,但也看出苏武的不屈精神,确实使他深感愧疚。传世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一曰: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蜘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其二日: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一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忧。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其三日: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转引自林剑鸣《秦汉史》上册)

这三首诗大概是后则假托李陵面作,但所刻画的李陵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难过心情当不为虚。

昭帝始元六年春,苏武终于回到阔别旧年的京帅长安。当初随他出使的属员百余人,此时仅剩下9人随他而归。

五像绘麟阁名垂青史

苏武回到长安后,作为褒奖,昭帝特命他用隆重的“太牢礼”(牛羊豕三牲)到武帝陵庙报告自己的归来。并官拜典属国,中二千石,赐钱200万,公田2顷,宅第1区。然时隔一年,苏武竟受到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斗争的牵连。

原来在汉昭帝即位后,同受武帝遗诏辅政的霍光、上官桀、桑弘羊几位大臣之间矛盾颇深。左将车上官桀因大将军霍光权在己上,对霍光心怀嫉恨,御史大大桑弘羊也囚政见不同,对霍光不满。而与上官桀之子上官安来往密切的武帝长女鄂邑盖长公主,则因其男宠丁外人封侯拜官之事为霍光所阻,也怨恨霍光,昭帝之兄燕工刘旦亦怀有野心,欲谋取皇位。于是这些反对霍光的势力便与燕王旦勾结,准备除去霍光。元凤元年(前80年),上官桀等暗中作为燕王上书,向昭帝控告霍光过失,为说明霍光“专权自恣”,书中说到苏武扣于匈奴近20年不降,回来仅官拜典属国,而霍光的下属长史无功却官任搜粟部尉。因此举未能成功,上官桀等又密谋刺杀霍光,废黜昭帝而迎燕王为帝,结果事情败露。苏武本与这场政治斗争无关,但因其子苏元涉于此事,而他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控告霍光的奏书中又曾为他鸣冤,问此廷尉上书,奏请将苏武逮捕治罪。幸而霍光不欲连及苏武,将奏书扣而不发,只罢免了他的官职。其子苏元则被处死。

苏武虽然被免去官职,但仍心系国事。元平元年(前73年),昭帝病死,无有子嗣,苏武以故二千石的身份参与了拥立宣帝之议。宣帝即位后,封苏武为关内侯,后来又官复典属国,并念他曾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特加祭酒之号,使期望日朝见,以示优宠。朝中大臣亦都对他十分敬重。苏武晚年,宣帝怜其无后,听说他从匈奴返回时,他的匈奴妻子刚生一子,现已成人,于是特派使者持金帛前去将此子赎回,拜为郎官。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病逝,享年80余岁。

苏武逝世10年后,即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归属汉朝(当时匈奴已分裂为南北两部),从而结束了匈奴与汉朝之间百余年的战争状态。汉宣帝为此追忆有功之臣,特命将11名功臣的相貌画在未央宫的麒麟阁中,以接受后人纪念。苏武即在其中。

苏武出使匈奴,在威胁利诱之下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他立传记载他的生平事迹,并在“赞”中引用孔子的话赞颂他说:“‘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求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子有之矣!”他的动人事迹和不屈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抗元英雄、著名文学家文天祥在抗元失败被俘后,坚持民族气节,不受威胁利诱,在狱中写下《正气歌》,其中就有“在汉苏武节”之句,以苏武的事迹勉励自己,表明宁死不降之志。近代以来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歌,更激励着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