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39

第39章 偏旁不同“音”不同——暗、谙、窨

白居易的《忆江南》,第一句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谙”,正确读音是“ān”,书面语,意思是“熟悉”。今天,人们表示“非常熟悉”,可以用“谙习”这个词。由“谙”组成的词语还有“谙熟”、“谙达”、“谙练”等。但对于这个“谙”字及其组成的词,我们并不是十分熟悉,以至于不少人将“谙”错读成“yīn”、“yìn”或者“àn”。

错读成“yīn”,显然是受了其声旁“音”的影响。然而由“音”字作声符组成的形声字中,读作“yīn”的并不多,只有“喑”、“愔”等几个,而且并不常用。

暗(小篆)谙(小篆)窨(小篆)

与此相比较,读作“àn”的虽然数量也不多,但至少较为常见,如“暗”、“黯”。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窨”字,有很多人都将它读作了一声“yīn”,其实是一种误读,这个字是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读音,即“yìn”和“xūn”。当它读作“yìn”时的意义是:

①地下室,如地窨子、窨井(为便于检查、疏通地下管线而设置的井状构筑物)等;

②藏在地窨里,如窨藏等。

这层意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但当它读作“xūn”时的意义同“薰”,是指一种制茶手法,即“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

“窨”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地窨子”外,其它的意义都是不太常见的,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它的读音。但是我们读错“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抛开“谙”字本身即表示“熟悉”义不说,“不谙水性”“不谙此道”等,毕竟也是一些较为常用的词组。不但言简意赅,也颇能显示用词者的文化品位,岂可不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