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38

第38章 并非都是益鸟——鸠与鸩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看过一种戏曲名叫做“样板戏”。“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在戏曲《红灯记》中,除了主角李玉和一家备受关注外,反一号日本人鸠山队长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

现在的人们很少去看样板戏了,更多是喜欢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电视、电影。经常看古装影视作品的人一定对“鸩酒”不会陌生——当权者经常用这种方法处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如《南唐书·申渐高传》中说:南唐皇帝李升顾虑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想诛杀之。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周本察觉了皇上的意图,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说:奉给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当即色变,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为帝王演戏奏乐的优人申渐高见此情景,一边跳舞一边走了上来,接过周本的酒说:请皇上把它赐给我吧。说毕,一饮而尽,将杯揣在怀中走了。李升立即暗遣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未等药到,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原文虽未说明脑裂的详情,但听起来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鸠(小篆)鸩(小篆)

前文中的鸠山与鸩酒本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如果将这两个名词放在一起,人们就很容易念错,原因就在于他们长得十分相似。仔细看才能分清——“鸠”字为“jiū”音,“鸩”字为“zhèn”具体来说,“鸠”在古汉语中有以下几种意义:

1.鸟名,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我国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

2.通“勼”,聚集;

3.安定,《国语·晋语九》:“庶曰可以鉴而鸠赵宗乎!”

4.古代土地的量名。

而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只有第一种情况,后三种情况都在古文中出现,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用了。

而对于“鸩”字来说,本意指一种传说中的鸟,它的羽毛有剧毒,多用此做毒酒,后来就引申为毒酒之意,如“饮鸩止渴”。

字词、字义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只要看到它们的时候仔细一点就一定可以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