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34756700000035

第35章 文成公主去哪里和亲了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都会觉得题目太简单了,上小学的孩子都知道,文成公主去了西藏,有些人还会补充说,“拉萨著名的布达拉宫就是为文成公主而修建的。”的确是西藏,但是,唐朝时期,这里并不叫西藏。这里叫作“吐蕃”。就是这“吐蕃”二字,惊动了不少人。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第一题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ǐ)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标注答案为:D

答案解析:A:菁(jīng)华;B:吐蕃(bō);C:梵(fàn)文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发现自己选对了,有的人会认真记住正确的解释以便纠正自己以往的错误读音,还有的人会暗暗纳闷——“吐蕃(bō),是这样读吗?”也许他还会回去查字典。但遗憾的是,字典中,“蕃”字没有“bō”的发音。难道是高考试题的答案错了吗?不会的,因为它是中国最正规的考试之一。在它手中,每年都会攥着几十万学生的命运,除了正规性在全国数一数二,其严谨性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如果高考答案没有错,那就是字典出错了?我们最常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这些书大多出自商务印书馆之手。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按说,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且向来都很权威的出版机构,出错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仅仅会出现印刷、格式之类的小错,像读音这样的内容是几乎没有错误的。

其实,关于这个字的争论并非是从现在开始的,早在文革期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因“蕃”字的读音就发生过争执,最后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说:“作为族名的‘吐蕃’,首先要尊重、照顾该族当地的人民,这是专有名词,不能按一般的字音来读。”周总理的调解无疑是富有说服力和正确的,所以,这场争执也就此平息了。

但是,在文革后1987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直到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中,对于“蕃”的注音均没有“bō”。于是“吐蕃(fān)”就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人。若是根据2005年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来查看该字,会发现,其读音收录了“bō”的音。而该字在读这个音的时候也仅仅指代古代民族名,即“吐蕃”。

人们平时对于它的争议一方面是字典的“误导”,另一方面是“蕃”字本身字形的“误导”。支持读作“fān”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是根据“番”部有“fān”的发音,因而断定“吐蕃”中的“蕃”也读作“fān”;另一部分人认为,“文成公主是去和亲的,有的地方称之为“和番”,那就一定是和亲于吐‘番(蕃)’的意思啊!”因而断定这个字在“吐蕃”一词中读作“fān”。支持读“bō”的人中,有一部分是通过古籍的注音判断该字在“吐蕃”一词中读作“b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带有“番”部的字有时也会有“bō”的发音,例如“播”、“僠”(义同“番”,勇壮的样子)等字。看来是各有各的理由。

蕃(金文)蕃(小篆)

汉语学家对于“吐蕃”的准确读音也并非是杜撰出来的,也是结合了历史来进行分析的。西藏一直自称“博”(Bod)或“博康”(Bod-kams),藏族自称博巴(Bod-pa),千年不变,但不同地区之人有不同称呼。一般地名之后加一个主格词尾“巴”(pa)或“布”(po)。“吐蕃”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吐蕃传》。开始是指现今的西藏地区,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扩张,青海西康等地区也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博”一方面代表地方名字,另一方面也代表民族的名字。唐代,吐蕃王朝把现今西藏地方称为“博隅”,把吐蕃统治下的整个青藏高原称为“博布青”,把吐蕃统治下的人民称为“博巴”。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六月癸丑,康熙皇帝命内大臣索额图等传谕达赖喇嘛使人罗卜臧帕克巴格隆等说:“……第巴原系达赖喇嘛下管事人,朕优擢之,封为土伯特国王……”在这里,康熙曾多次称“西藏”为“土伯特”。

现在西方一般把西藏称为“吐蕃特”,如英语中的“Tibet”,这是从阿拉伯文“Tibbat”演变而来的。公元9世纪中叶,唐朝后期,一位叫苏雷漫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回去后,于公元851年写了一本《东方旅行记》,在那本书中,他把吐蕃拼写为“Tibbat”。日本出版的《东洋史讲座》一书指出,阿拉伯人把西藏叫做“Tibbat”,显然是受唐朝“吐蕃”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把吐蕃称为“Tibet”,这是目前流行的西方文字对西藏的称谓。《马可波罗游记》的法文翻译者沙里农在注释中说:“‘Tibet’一名,无疑是古代阿拉伯旅行者由中国学得的。”

如此,我们断定,“土伯特”、“吐蕃特”等词都是指代古代的西藏,因而,根据音译,“吐蕃”一词,应当读作“tǔb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