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寻找并确立人生目标
所谓人生目标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一生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整体规划,其中包括人生理念和对自己优势潜能的确认以及具体的阶段性任务。人生理念如“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充满幸福感地与他人共同创造并分享生活”等等,阶段性任务则包括:考上大学或者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回报父母和社会,创建自己的事业,再如建立家庭,养育后代等等。
寻找人生目标是人成长中最富有意义的任务之一,因为它是一个人开始与造化合作的标志,是一个人重塑自己的标志,因而,寻找人生目标也是人成长中最激动人心的体验之一。
人生目标不是靠冥思苦想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大量试错排错的尝试,就青少年而言,就是要在脚踏实地地学习、阅读和实践活动中,以及与他人的相处与合作中不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自己主客观情况的人生目标。
心理学上,这整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术语来概括:确立“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按照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说法之一,即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具备自我同一性,意味着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在个性发展中走向了一种健康而且成熟的状态,意味着他不再感到迷失与彷徨,意味着他能自我肯定并且已具有自主定向的能力。
青少年时期遇到的人生目标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涉及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有条件上学的中国青少年而言,第一个非常明确地涉及未来目标的机会就是高考报志愿了。
可是,有多少青少年意识到这是一个有可能过自己生活的机会,并且是自己平生第一个自主的机会?
又有多少父母意识到这不仅是孩子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第一个机会,而且还是让孩子能够拥有持续幸福感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又有多少老师和父母意识到这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的机会?
在这点上,西方的初等教育非常值得借鉴,他们从孩子幼儿园起,就让孩子以玩的方式探索自己的兴趣,然后在小学、初中、高中,又提供大量机会让孩子在各种课外活动中,以试错排错的方式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与爱好,有了这样长时间的自我探索,高中之后的选择就变得很明朗而又实际,适合上大学的去上大学,适合上技术学校的去上技术学校。这样的教育制度下,上大学后感觉痛苦的学生相应就会少许多。
而中国,从幼儿园起就开始竞争,就有了以后一切都从高考出发的学校现状,到了报考志愿的时候,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青少年实在太少,于是就有了让父母替自己报志愿、让父母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大多数中国高中毕业生的现状。
在最需要独立自主甚至是捍卫自己独立性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孩子却把自己的权利交了出去,让别人对自己的未来作主,让别人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犹记得一个抱怨学校和专业不好的个案,听着一位新生不停地抱怨父母没有给他报好专业,我不禁好奇地问:“既然你这么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你为什么要报它呢?”
他脱口而出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那个时候我负责考试,我父母负责报志愿呀!”
在最需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时刻,在最需要锻炼孩子自主意识的时刻,他的父母却大权独揽,自以为是地为孩子作出关乎其命运的重大但却错误的选择!
结果,就有了每年一度大多数大一新生及其父母必然要经历的烦恼甚至懊悔;有了多年后仍然忍不住要抱怨父母给自己当年的高考志愿报错了;严重的甚至还会形成挥之不去的“高考志向情结”。
我印象很深,见过一个已经40岁的人,在谈起当年父母强迫自己弃理从文的经历时仍然泪水涟涟的样子。
那意味着,他在高考报志愿的问题上留下了创伤,那就是“高考志向情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