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关童年心理发展的依恋理论
这里给大家介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自1960年代末提出的依恋理论。这个理论建立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体系理论之上。
约翰·鲍尔比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之后,特别向世界卫生组织反映:“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核心……人们都是通过这些亲密依恋来获得力量和享受生活的。”
后来又有许多心理学家加入对依恋关系的研究,他们发现:一个早年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一个不受父母欢迎的孩子不只是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
接着,有关依恋关系的研究者又比较了亲子关系、朋友关系、配偶或恋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依恋和爱的特征,他们发现,一个人早年与父母(主要是母亲)的依恋关系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而且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与婚姻关系。但是,由于依恋关系的模式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所以,我们被其左右却并不自知。
比如说,一个特别嫉妒并深为自己的嫉妒所苦的妻子,她不知道她今天的容易嫉妒与她早年的依恋关系存在密切关系,那就是她小时候的环境是不安全的,她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长大后她就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爱与关注。
现在我们来看依恋关系到底有哪几种。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对自己的爱与关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而安全型的成人很容易与人相处并信赖对方。
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人,与身边有重要关系的人的关系很亲密,并且从不担心被抛弃,他们对自己和他人有着积极的看法,他们信赖别人和自己,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安全感,因此他们既能够很容易和别人接近也能够悠然独处,他们在恋爱时的关系也是趋向于满意和持久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安全依恋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爱、义务及信任,此外,这些安全型的人能忽略他人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他人。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安全依恋型的人不仅拥有个人的心理健康,而且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二种是:回避型依恋。美国的研究认为大约20%的婴儿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这种关系中由于妈妈对孩子不负责,孩子就疏远妈妈,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时孩子也不表现出高兴。
有回避型依恋的人与身边的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他们信任自己,但是不信任他人。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把独立看得很重要,因为怕受伤害而回避亲密关系。
回避依恋型的人的最大心理困扰就是:害怕亲密关系并总是怀疑他人的爱。他们害怕走得太近就会受伤害,同时也因为害怕分离而不敢付出感情。
第三种类型:焦虑—矛盾型依恋。有这种依恋关系的人小时候其妈妈对孩子的需要既不关心也不敏感,因此这些孩子会充满焦虑地黏在妈妈身边,妈妈离开时他们会哭,但是妈妈回来时,他们却会对妈妈表现出冷漠或敌意。而且这些孩子还特别害怕陌生情境。
成年的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对他人缺乏信任,他们很想与身边重要的人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亲密和爱,也怀疑别人能否给他们亲密和爱。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他们都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和嫉妒心。在和别人出现意见分歧时,他们会变得情绪激动而且易怒。另外一方面,因为害怕失去伴侣,他们又可能尽量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去让对方快乐,可是结果却常常吓跑别人。
第四种类型:混合依恋型。这样的人的母亲是非常矛盾的,既照顾孩子又可能伤害孩子,既是孩子的安慰,又是孩子恐惧的来源。比如酗酒的、吸毒的母亲,或者是脾气极为暴躁的母亲。因此,他们的孩子也充满了矛盾,这些人在面对分离时,通常会出现忧郁和适应不良。
日常生活中那种喜怒无常的人,那种给自己也给他人造成很多困扰的人往往就是混合依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