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归因风格产生的原因
人在归因风格上的差异,与人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早年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若从小挣扎在饥寒交迫中,从小遭遇种种不幸的生活事件,那么他往往会对环境心存畏惧,他天赋的自我服务倾向的归因风格会被抑制,并会因种种不幸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种在生活中学习到的无能为力感——以至于以后在对事件做归因时,他很难不做外归因。
一个曾经被偶发事件改变人生轨迹的人,如果他缺乏自信,同样会认为外因的作用远远大于内因,因而产生宿命的倾向。
一个自小就受他人批评、指责甚至训斥、打骂的人,很难再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力量,他们早年被苛责甚至虐待的经历使他们产生习得性无助,使他们很难相信个人努力的意义,他们长大后,往往也习惯于对事件做外部归因。
一个有过重大创伤经历的人,往往会走极端,要么极为自责,把遭遇创伤经历的责任全部归咎于自身,要么把一切责任归于情境。
创伤事件给他们造成的最大伤害往往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剥夺了他们的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控制感,其表现之一便是使他们暂时甚至长久地失去了弹性归因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设下了种种障碍。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社会环境会对这个国家全体国民的归因风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腐败盛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努力而诚实的劳动与他们的所得完全不成比例,而那些贪官污吏却天天挥霍着不劳而获的财富,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还怎么可能相信个人努力的意义?
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毫无诚信可言,人们的成败不取决于个人诚实的劳动,而取决于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甚至取决于欺骗,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绝大多数人也会形成外部归因倾向的归因风格。
所以从宏观上看,个人能否形成健康的归因风格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清明,法制是否健全,社会是否稳定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从微观上看,早年生活状况基本稳定,没有遇到太多重大生活事件,尤其是个人努力总能有相匹配的回报,那么一个人通常较容易形成以内归因为主的弹性归因风格。
有必要指出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一个人归因风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真正关爱孩子,不以成绩而以孩子的努力程度去评价、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形成以内归因为主的特点。
如果父母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孩子,那么对那些尚未掌握学习方法因而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当时,其学习有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状态中,而在日后,则有可能成为一个听凭“命运”摆布的人。
因此,从一个人的归因风格上,我们不仅可以判断一个人当前的心理卫生水平,预测他未来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可以推断出他曾经生活过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