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习的能力
讲成长能力就不能不讲学习的能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成长能力还是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谈到学习,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课堂、老师、书本。好像只有课本知识的学习才叫学习。
但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指个体经由练习或经验获得知识与行为的过程。因此,学习是一个终身的概念。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提出过终身学习的概念:“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唯有学习,你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并让环境适应你。
为什么学到老了,“还有三分没学到”?
因为你的潜能相对于你的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当然也因为生活中充满了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东西。
所以,幼儿学步需要学习,小孩儿交友需要学习,课堂读书需要学习,婚姻调适需要学习,生儿育女需要学习,工作和离退休也需要学习。
一个过失不犯两遍,这是学习能力强;一块石头上绊几次,这是学习能力差。
很多人只有在老师的督促下才会学习。
而会学习的人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在随意的交谈中,甚至在不经意的一瞥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有些人有很强的成长愿望,但由于缺乏学习的能力,愿望就总也难以变成现实。
也有些人愿意成长,但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为成长付出时间、精力和自律,因而也难以实现自身的潜能。
不同年龄段,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18岁以前更多偏重书本学习,但学校和家长如果因此而忽略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则可能错过最优发展期。
比如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中国中小学时期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学校和父母往往都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你好好读书,其他的都不用考虑。与此同时,追求升学率的老师也很难顾及学生的情感教育。
至于孩子,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也几乎完全没有时间去思考学习以外的事情。
等到孩子上了大学,留在空巢的父母想要从孩子那得到一些情感抚慰时,却发现他们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并且也不会表达对人的关心和体贴。
尽管这可以通过教育进行一些弥补,但是,为了学业而忽视情感教育不能不说是当前不少中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它所造成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表达能力的缺乏……
人的学习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并不总成正比。
有的人学历很低,但生活与工作能力却很强,这得益于他不同凡响的学习能力。
有的人学历很高,但生活与工作能力却很差,这是由于他缺乏宽泛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强弱与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关联。
学习能力强的人富有灵活性和弹性,学习能力弱的人则容易机械而僵化地生活。
日常生活中,学习能力强的人会很好地安排生活;遇到问题时,学习能力强的人会迅速调节自己并有效处理问题,从而把对生活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有不少人有一个误区,以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学习能力就不强。因此,很多事不敢去学、去尝试,结果错失了很多机会。
事实上,课本学习能力只是学习能力中的一部分。更何况,有些人在校期间学习能力不强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这从他们参加工作后顺利完成函大、业大、自考等学业时表现出的课本学习能力上也得到了实证。
造化很周到,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极为多样的天赋能力。尽管这些能力的分配不均衡,可能在甲,是艺术学习能力较强;而在乙,则是操作学习能力更强。
而这正是造化要人文环境也百花齐放的用心所在。
造化懂得尊重、体贴与分享。
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优质的原材料之一。与此同时,它把做人的权利交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把塑造我们自己成形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每一个人。
造化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体验发现自己、塑造自己的快乐。
造化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分享创造人类的喜悦。
所以,任何正常人,只要他肯学习,肯尝试,肯去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大自然都会回报他以巨大的惊喜——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和实现自己乃至于超越自己的惊喜。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一个人是否肯学习,是否善于学习,是否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