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负性情绪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事实上,我们正可以趁此机会梳理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需要,从而发现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更何况接受自己的情绪是获得控制感的前提,只有坦然面对并接受不由自主而来的情绪,我们才可能对自己作出自主调节和引导。
情绪问题有时还出在不懂或不会表达上。
情绪无论正负都需要表达。正性情绪需要人分享,负性情绪则需要人分担。
压抑正性情绪,人的快乐会减半;压抑负性情绪则不快会增倍。
这就如同那句老话:一个快乐说出来会变作两个快乐,一个痛苦说出来会变作半个痛苦。不仅如此, 压抑自身情绪还会影响人际关系,会在人与人之间造成疏远、误解甚至冲突。
人们有个误区,以为快乐或者不快乐是非常个人的事,其实不然,因为快乐具有道德意义。一个总是不快乐的人会腐蚀别人的心情,让别人感到窒息,不快乐会污染人文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快乐是一种道德,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道德。快乐的人朋友多,不快乐的人朋友少,原因就在这里。
人们不懂甚至害怕表达情绪,从宏观上看,是文化的影响。人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情绪,快乐、痛苦、伤心、喜悦、焦虑、放松等。它们都有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可是人类文化却往往把它们作好坏之分,认为快乐是好的,痛苦是不好的,放松是好的,紧张是不好的,这使得人们用各种方式拒绝、排斥、否认那些“不好”的情绪,为“不好的”情绪而难受、自卑甚至羞耻,结果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最应该恐惧的应该是恐惧本身”(美国二战时期总统罗斯福语),其实我们还可以套用这句话:“我们最应该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从微观上看,人们不懂甚至害怕表达情绪,是由于不懂得用建设性方式表达情绪,尤其在负性情绪的表达上更是如此。
有人愤怒时,要么强压怒火要么出口伤人或大打出手,结果受伤的不仅有对方而且也有自己;有人忧伤时,只知道向隅而泣;有人不满时,只知道憋在心里, 而情绪的健康与否与人会否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临床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症状指标:述情障碍,用于描述心身疾病患者“不能辨认、加工、调节情绪”的人格特征。其表现之一就是在体验和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困难。而述情障碍作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使个体容易患包括物质滥用、抑郁、焦虑、饮食障碍等心理疾病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朱熊兆、蚁金瑶、姚树桥《述情障碍观察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研究》。。
因此,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训练自己体验和表达情绪,就能够从一个恰当的角度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表达情绪就是指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快乐、满意、振奋或不快、不满以及沮丧等。
情绪表达的关键在于:表达时要注意对事不对人,注意客观描述自己对某事的感觉而不是指责别人(如“你这样做让我很高兴”,以及“你总当着别人的面说我让我很难堪和难受”),如此,情绪表达就不仅会增进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与把握,而且会增进我们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