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06

第6章 廉洁指数

无孔不入的腐败

2004年,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年度全球腐败报告。报告列举了世界各国10大腐败(前)领导人的“赫赫战绩”,腐败数字触目惊心。

报告按照腐败程度排出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欧、东欧以及东亚国家的十大腐败(前)政治领导人。其中名列榜首的是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他于1967至1998年在职期间,挪用公款150亿至350亿美元,而当时印尼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95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挪用公款50至100亿美元的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刚果前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因为被指控挪用50亿美元而名列第三位。此外,尼日利亚前国家元首萨尼·阿巴查、南联盟前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海地前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秘鲁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乌克兰前总理帕维尔·拉扎连科、尼加拉瓜前总统阿诺尔多·阿莱曼·拉卡约和菲律宾前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分别占据了腐败排行榜上第4至第10的位置。

2005年3月16日,透明国际在其发表的《2005年全球腐败报告》中列出了世界范围内的6大“腐败纪念碑”,以突出大型工程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工程的腐败。比如菲律宾巴丹半岛核电站工程,它投入的资金达20亿美元,其中有1700万美元以佣金的形式进入了前总统马科斯朋友们的腰包。而该电站被建在一个活跃的地质错层上,因而从来就没有运行过。此外,非洲南部的“莱索托丘陵地带水利工程”,德国的“科隆焚化工厂”,阿根廷——巴拉圭边境上的“亚基雷诺水电工程”,马来西亚的“巴贡大坝”和乌干达的“布加加里大坝”等等,其贿赂金额据称也都达到数百万美元。

“透明国际”又名“廉政与反腐败国际”,成立于1993年5月,是一个由各方官员、有关专家和商人组成的志愿组织。透明度国际根据7个独立研究机构作出的14次全球性调查结果,确定当年世界各地的“腐败洞察指数”。该指数范围从0到10,指数越低越腐败,越高越廉洁。但这些调查主要依据各国政府官员和政界人士的判断意见,且不包括对政治党派的秘密捐款、银行的非法洗钱和跨国公司的贿赂行为。

透明国际认为,“腐败”就是指公共部门中的官员(政治家或公务员)通过滥用被委托的权力,使自己或其亲信不正当地或非法地富裕起来的行为,共包括3个要素:“权力滥用、被委托的权力和私人利益”。透明国际在衡量腐败程度上主要用两种指标,即“清廉指数”和“行贿指数”。清廉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政府官员的廉洁程度和受贿状况。它以企业界、风险分析家、一般民众为调查对象,据其经验和感觉对各国进行由0到10的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腐败程度越低;通过对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商会、主要商业银行和法律事务所的高级主管,以及在跨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士和高级主管进行访谈,获悉主要出口国贿赂高级公务员的情况。行贿指数主要反映一国(地区)的出口企业在国外行贿的意愿。行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清廉指数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这两个指数,“透明国际”每年对各国的廉洁状况开展一次评估,并按得分多少进行排名,得出备受世界媒体关注的“腐败排行榜”。

反腐败的问题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反腐败都列在人们最关心问题的前三位,其中1999年名列第一,说明群众对腐败的问题深恶痛绝。1999年“透明国际”发布的腐败排名,我国被排在第50多位。而在它发布的2002年“行贿指数”中,中国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世界第二行贿严重国家。“外方认为大家都是市场经济,应该是可以采取一样的标准。但是中方认为,中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方法,‘透明国际’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在实际上很多地方容易引起误导,因而拒绝接受它们的标准和方式。”所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能并不科学。

2001年度,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腐败洞察指数”,芬兰、丹麦、新西兰、冰岛、新加坡和瑞典被列为当今最为廉洁的国家。芬兰、丹麦、新西兰、冰岛、新加坡和瑞典的分数均在9分以上,表明“可察觉的腐败现象”处于较低水平,相对比较清明廉正;而分数为2分和低于2分的国家是阿塞拜疆、玻利维亚、喀麦隆、印度尼西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和孟加拉国,表明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指出腐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只有严厉打击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各国才能获得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透明国际指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腐败现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南非,主要的腐败问题集中于政党的私人捐款。在亚洲,贿选是主要的腐败问题之一。报告称,菲律宾在2002年进行的选举中,估计有大约300万选民获得了各种形式的“好处”;而在1996年的泰国大选中,30%的泰国家庭承认收过钱。报告还称,腐败现象在拉美十分普遍,其中秘鲁的政党捐款制度尤其“特别”。秘鲁议会甚至驳回了一项可以使政党捐款透明化的议案,相反,他们起草了一项法律,使政党和议员的捐款活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和监督。

《2005年全球腐败报告》特别关注伊拉克。这个国家在萨达姆时期就卷入了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之中,现在又将出现“历史上最大腐败丑闻”的危险。美国已指定180亿美元用于伊拉克重建,但该报告说:由于缺乏制度性监督,甚至连简单的开支清单也没有,资金不受控制地流动,为大规模腐败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用于伊拉克重建和帮助海啸幸存者的数十亿英镑的资金,面临着腐败官员和生意人的侵蚀。

在这一份一年一度的报告中,“透明国际”说,通过在争取资金时向政府行贿,去年全球有至少4000亿美元用到了不恰当的地方。该报告指出,过去15年来,因质量低劣的建筑在地震中垮塌,导致25万人死亡,并将建筑质量低劣归咎于“腐败承包商和腐败质监官员的勾结”。该组织主席彼特·艾根警告说:各捐助者在承诺为海啸受灾国重建提供巨额资金时,‘透明’两字应牢牢记住。从新加坡的低腐败水平到墨西哥的高腐败水平,相当于将边贸税率提高了20%强。而边贸税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一个国家所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下降大约5%。如果低分国家不尽快改变其商务活动中的腐败状况,无疑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