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07

第7章 痛苦指数

人们的选择和政府的选择

台湾岛内,自从陈水扁上台以来,经济困难,怨声载道,内外交困。报纸描述时用的一句话是“痛苦指数已达17.”

什么是痛苦指数?如何算出这个指数?

这就涉及到如何用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状况的问题。宏观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指数和失业率(在开放经济中还有国际收支和汇率)等等。衡量宏观经济状况时所用的实际指标是失业率,名义指标是通货膨胀率。这两个指数结合起来就可以表示宏观经济所处的状态,两者结合的指标有痛苦指数、不受欢迎指数和稳定政策指数。

痛苦指数又称遗憾指数,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

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例如,失业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5%,则痛苦指数为10%,或简称痛苦指数10.这个指数是1975年美国福特政府提出来的,后来被广泛运用。这个指数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相同的,失业率上升1%与通货膨胀率上升1%对人们构成同样程度的“痛苦”。通货膨胀率高,稳定物价越不成功,失业率越高,实现充分就业越不成功。痛苦指数越高,宏观经济状况越不好,政策越不成功。每个社会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痛苦指数安全线,高于这一安全线,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因此,痛苦指数也是决策者决策的依据之一。台湾的痛苦指数已经高达17,当然超出了安全警戒线,无怪乎社会反对阿扁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不受欢迎指数是用来衡量选民对政府欢迎或不欢迎的程度的。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瑞·费尔研究宏观经济状况对选民行为的影响时所提出的。不受欢迎指数表明,选民在评价一个政府时,对失业的关注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要获得选民支持,减少失业率比降低通货膨胀率重要得多。这正是各届政府在面临总统大选时都采用扩张性政策的原因。

不受欢迎指数=失业率+6*通货膨胀率

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依据的另一个指数是稳定政策指数,它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泰勒提出。他们认为,经济稳定包括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这两个指数,即:

稳定政策指数=通货膨胀率+2*失业率

这些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宏观经济状况,适用于不同目的。陈水扁统治下,台湾的痛苦指数高、不受欢迎指数肯定也高,经济政策也不可能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策不稳定,上层建筑能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