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40

第40章 外汇储备

美国为什么没有外汇储备?

美国为什么没有外汇储备?

美国没有外汇储备,是因为美元是霸主货币。按外汇储备依存度,世界货币可分三类:一是霸主货币,二是储备货币,三是普通货币。霸主货币对外汇储备的依存度为零,普通货币对外汇储备的依存度为一,储备货币对外汇储备的依存度介于零与一之间。美元是霸主货币。欧元、日元、英镑等是储备货币。人民币虽然影响很大,目前尚处於普通货币行列,所以我们需要有比较多的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位置重要,经济实力强,币值稳定性好,外汇储备的依存度就低,反之亦然。在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持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是稳定本币币值的重要保障。但是,储备外汇并非没有任何代价。储备外汇就相当于持有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是为他国进行储蓄;外汇储备的增加要求相应扩大本币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持有过多外汇储备,往往面临来自对方的贸易摩擦,同时还要承担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我们现在就处在这种压力之下。

著名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曾提出外汇储备的“衣柜效用”,他认为:外汇储备就像他夫人的衣柜。每天总要往里面加几件衣服,这样她才觉得心里很踏实,而货币当局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如其夫人对衣柜中的时装需求一样,多多益善。这个理论常被称作“马克卢普夫人的衣柜模型”。

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达7110亿美元,截至2005年6月末,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日本财务省7月7日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日本外汇储备8435.37亿美元,“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快会赶上日本。”

其实,纸币不是商品,它只是一张借条,一张从国库里开出来的借条。如果把一个国家看着一间公司,那么国库就是出纳的保险柜。事实上,拿着这张淡红色借条的人随时都可以到这个保险柜里取出价值一百元的金子。当然,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时代的说法。不过,借条的作用还是没变。谁欠这张借条的钱,谁就有义务偿还债务。

事实上,现在的货币只是一个价值符号,本身并不值钱。你所拥有的钱只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借据,是有价债券。因为所有人都认这种债券,所以你可以把它当作支付手段,清算你和其他人的债权债务。而外汇其实就是外国政府为你开出的一张借条,如此而已。

理想的外汇储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在国际投机气氛扩大态势中,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对于国家经济利益和金融资产保护作用十分重要。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我们所看到韩国国民卖血、卖金银饰品换取美元,以帮助国家度过难关的情景。这可以看到外汇储备对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国际投机的激烈冲击时。当年泰国如果有现今宽裕的储备资金,金融危机就不至于恶化、蔓延为整个区域的灾难。而当年我国香港地区也受到投机冲击,香港外汇储备状况的支持性以及政策策略的有效性,是香港保卫战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个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应该多大,并没有一个标准,这要依据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基础,以及金融状况来决定。外汇储备本身并不应该成为一个政策追求的关键目标,外汇储备只是国际收支平衡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一个经济体而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市场没有出现显著扭曲,在这样的前提下形成的外汇储备才是相对稳健的。如果市场机制出现扭曲,那么,外汇储备即使很高,也很难持续,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少国家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从传统的观点看,外汇储备应该等于贸易盈余和吸收的海外投资。现在外汇储备这个概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在每年外汇的交易额大大高于贸易所需。目前每年全球的外汇交易额大概是700万亿美元,而每年的世界贸易额只有7万亿美元,即是说由贸易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只占1%。

外汇储备是一种货币形态。它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卖到另外一个国家,收来外汇没有进口相对应的产品,从而变成一种货币的储备形态放在那里。但是如果一个国家进口了中国的产品,而偿付给我们的货币并没有实物产品相对应,只是它所增发的货币,我们就不能把这个货币转换成相当量的进口了?像美国今年有六千亿的贸易逆差,它的贸易逆差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通过向它出口拿回的美元可能从美国已经买不来等值的东西了。这样的话,外汇储备本身已经完全是一种价值形态的、没有实物相对应的一种东西了。

日本为了压抑日元的汇率,去年增发了20万亿日元收购美元,形成约1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出口产品形成外汇储备,日本发行货币也形成外汇储备。一个外汇储备成了两个形态了,一个是实物的贸易顺差转换成的,另外一个则是发行货币转换成的。如果用中央银行发钞票的办法也能增加外汇储备,我们用发展生产增加出口创汇的办法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什么意义呢?

国际上通常将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外汇储备支付外债和外汇储备与GDP比率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

就第一个指标看,一般认为最低外汇储备额不能少于3个月的进口需求量,正常情况下,以能支持3-6个月的进口需求为标准。

就第二个指标看,一般认为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保持在30%-50%为宜。由于在当年外债余额中,1年和1年以下期限短期债务所占的比重在25%以下是安全的,按这个比例计算,外汇储备为短期外债余额的1.2倍左右便可满足外债清偿的需要。

就第三个标准看,迄今并没有明确的数量界限,但采用迂回路线,通过外债余额与GDP的比率(一般参考安全数值是8%)进行换算,意味着外汇储备占到本国GDP的2.4%就可以满足本国对外清偿的需要。

依此为参照,按3个月进口额计算我国需外汇储备约600亿美元,按15%的外债备付金计算约需300亿美元,再加上2.4%的GDP,约需200亿美元,综合三项,我国的理想外汇储备规模约在1100亿美元左右。

而我们现在实际的外汇储备却达到了7110亿美元,由此可见,国外的热钱纷纷留入中国,等待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大捞一把,也不是空穴来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