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03

第3章 恩格尔系数

食色,性也。

孟子说:食色,性也。就是说吃饭和性欲是人类两个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中国还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就是说老百姓把吃饭当成天底下最大的事情。因为没有“吃”其他的一切就都无从谈起。吃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过去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不说别的,也是从吃饭说起,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而不管你是从厕所里出来还是刚刚从猪圈里出来。

而且,整个中国的文化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吃的文化史,人们总是拿吃来说事。一个人如果在重要人物面前被看重,人们说这是“吃香”,香的东西人人喜欢,这样说也不无不可;但是当一个人经受艰苦的时候,人们说这是“吃苦”,人们没有想到香可以吃,苦竟然也是可以吃的。甚至当一个人办事没有占到便宜的时候,人们说这叫“吃亏”,亏也是可以吃的。被人饱以一顿老拳,人们说“吃了一顿拳头”,窝头可以吃,没想到拳头也是可以吃的。形势紧张的时候叫“吃紧”,行不通的时候人们说这是“吃不开”,受不了的时候,人们说这是“吃不消”。占女人的便宜叫“吃豆腐”,因男女之事而嫉妒叫“吃醋”,靠女人挣钱糊口的男人叫“吃软饭”。想要去某家拜访而想见之人不在或某人不见叫“吃闭门羹”,而被控告或住监狱人们也形象地说这叫“吃官司”,骂一个可恨的人的时候,人们会恨恨地说:“早晚你是个吃枪子的货!”枪子都可以吃,你说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吃的呢?可见,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异常重要的。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吃”在人们心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了,甚至人们见面的时候也很少能听到这么亲切的问候了:“吃了么?”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的“吃了么?”被国际流行的“你好!”所取代了。人们花在食物上的支出在总数上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占总支出的比例却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而花在服装、住房、汽车、教育、娱乐……上的支出却占了全部支出越来越大的比重。经济学称这种现象为“恩格尔系数”降低。

这个现象要从恩格尔的发现谈起。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研究经济学统计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并据此对消费结构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一种观点:一个家庭的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是与该家庭的总收入变化成反比例的。就是说,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支出中用在购买食物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相反,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收入中或者支出中用在购买食物的部分就会下降。后来人们就把恩格尔的这个发现命名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已经被许多资料所证实,并且被经济学家们所接受。根据恩格尔定律,人们将食物支出的总金额比上支出的总金额称为恩格尔系数,即: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的总金额/支出的总金额

根据中国工商联合会发布的2002年《中国零售业白皮书》显示,到200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6.4%下降到了37.9%,2004年已经下降到了37%,这是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主要标志。它说明,我国人民以吃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数,它容易计算,简捷而准确,计算成本低而反应现实的意义又非常重大,所以它被很多经济学家所愿意使用。

恩格尔系数可以准确地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开始的时候首先反映在在食物的支出上,然后又反映在服装和住宅上,这些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而高收入家庭消费在奢侈品和享受性的劳务上的费用则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递增,比如旅游、娱乐、休闲等等,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有一种随意消费,挥洒自如的倾向,人们从生存状态过度到生活状态。

恩格尔系数也是划分家庭富裕程度的一个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划分贫困与富裕家庭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家庭为绝对贫困家庭,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还为分析不同消费者的消费情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以为我们提供生产和消费的参考资料。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看看你的家庭处在一个怎样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