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的铁画,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可惜至今无缘亲临其地,去看一看铁画的制作,去访一访那些专卖铁画的店铺。但铁画我在北京的友人家见过,是一幅兰草小品,秀逸可人。因开会和参观,我去过几次人民大会堂,此中有一幅铁画巨制《迎客松》,铁干虬枝,针叶蓊郁,衬着几抹远山,沉雄刚劲,气势磅礴。
铁画的创始人,为芜湖铁匠汤鹏,他大概生活于顺治、康熙年间。清人刘声木在《苌楚斋续笔》中,有一篇《芜湖汤鹏铁画》的文章,一开头便说:“近数十年间,南北各省,竞尚芜湖铁工汤鹏所作铁画。”汤鹏创兴铁画的原由也很有趣:“相传汤鹏与画师相邻,日窥其画,画师呵之,谓尔亦能作此乎?鹏愤而归,闭门研求揉铁作画之法,越十年乃成。由是闻名遐迩,好事者争相购置。今世所传铁画,山水、草木、虫鸟不等,凡有‘天池汤鹏’四字及年月上款者,尤为罕见。”汤鹏受辱,立志于艺术,可贵的是他心有灵苗,将铁工技艺和绘画结合起来,于是有了铁画这个独特的品种,以致史册留名。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节目中,曾介绍了当今芜湖画师现场作铁画的情景,将精铁熔锻成各种形状的部件,再拼接而成,真正是“揉铁成画”,巧夺天工。清人徐珂曾这样评价汤鹏的铁画:“芜湖铁工汤鹏,能揉铁作画,朱竹君诗所谓‘近来刚要能柔化,别样枝头壁上春’也。凡花竹、虫鸟、山水屏障,曲尽生致。其巨幅,必积岁月始成,世不多见,见者皆径尺小景,好事者争购之,范以木,悬诸壁,或合四面以成一灯,亦名铁灯”(《清稗类钞》)。
所谓“范以木”,是将铁画嵌在木框内,以便悬挂在壁上。用四幅尺寸相等的铁画,合镶成一个铁灯,中点蜡烛,则意趣良多。
有人考证真正的汤鹏作品,从上到下以及四旁,“皆一气呵成,无断续之迹,不容以铁钉钉入,以资接续”。其实,“本地铁工高手,多能照此仿制,不难惟妙惟肖,真赏鉴家或能辨之”(《芜湖汤鹏铁画》)。
到了清末,因外国的“洋钢”输入,芜湖的铁工之业渐趋萧条,铁画也“学因之将绝”。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芜湖铁画大放光彩,佳作甚多。凡去芜湖旅游之人,莫不以能携一铁画归而视为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