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39

第139章 皇上面前告黑状

“皇上,奴才有事要奏!”和珅来到了乾清宫,乾隆正在宫中歇息。

“好,奏来吧!”

“皇上,这次会试的头两名都是浙江人,且为亲兄弟,奴才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和珅好不容易抓住了窦光鼐的把柄,当然得赶紧向乾隆参奏一本。

“这个窦光鼐啊!朕也说过他了,可他就那么倔的脾气。他才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非要坚持个公平不可,朕也拿他没办法。”乾隆一边摇头一边说道,话语里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

“皇上,奴才以为,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和珅低着头小声地说道。

“哦?那你认为是怎么回事?”乾隆听和珅这么说,连忙问道。

“皇上,窦光鼐长期担任浙江学政,与王氏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王氏兄弟之所以能够高居榜首,只怕是因为有人收受了巨额贿赂,向他们泄漏了试题吧?”和珅了解窦光鼐的为人,以他的性格是绝对不会收受贿赂的。不过,乾隆却未必如自己这般了解他。他能够真正信任的人,除了阿桂,只怕很难有第二个。

“和珅,此事非同小可,可不要妄自猜测。窦光鼐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会为钱财作出这等事情的人。”乾隆听到此话,脸色立即沉了下来。

“皇上,窦光鼐不会为钱财如此,那么政绩呢?”和珅话锋一转。

乾隆久久不语。的确,即便窦光鼐不是一个会贪污受贿的人,但为了政绩,再清正的官员都可能作出违法的事情来。谁也不能保证窦光鼐就不会犯了糊涂。

“和珅,你可有什么证据?”乾隆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说话。

“皇上,这次考试的题目是《民之所好,好之》。奴才打听到,窦光鼐在担任浙江学政时曾经在学馆讲过有关的内容,所以这次王以衔两兄弟才能高居榜首。奴才认真查对过两兄弟的卷子,卷中竟然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一句。可见他们俩认真准备,相互切磋过!”和珅使出了杀手锏。刚刚他前往贡院,就是为了能在试卷中发现蛛丝马迹,这下可派上了用场。

“当初朕得知他们兄弟联名高第,就觉得事情不妥,如今想来竟还有这层关系。窦光鼐真是枉费了朕的一番苦心。事到如今,总得有人给这事情收场。我看就交给纪晓岚来做吧。”乾隆皇帝有些无力地吩咐道。

“是!”和珅连忙退出了乾清宫。他已经达到了目的,接下来如何就都要看纪晓岚的表现了。

对和珅,纪晓岚是十分顾忌的。他当然了解窦光鼐的为人,他接受贿赂泄漏试题的事情是万万不可能的。可是,倘若什么罪责都没有,和珅那边又无法交代。对于这个老上级,他当然得顾及一些情面。思来想去,纪晓岚只得对窦光鼐下手了。于是,纪晓岚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将窦光鼐降为四品并严令退休。

“纪大人!这件事情处理得漂亮,考生们知道了消息无不拍手称快,称赞纪大人你英明公正呢!”和珅得知纪晓岚请求处置窦光鼐,夸赞道。

“所幸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否则只怕处置会更加严厉。”纪晓岚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迎合当朝权贵罢了。

“纪大人,窦光鼐要承担责任,难道那王氏兄弟就没事了?”和珅有意提醒道。

“这……”纪晓岚有些犹豫。他看过这两兄弟的试卷,理尽一言,语无重出,可谓是文精意赅的典范,在众多试卷中独领风骚,高居榜首也是理所当然。而且窦光鼐曾经亲自去纪府拜访,请求他给王氏兄弟一个公道。纪晓岚被窦光鼐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了下来。

“这兄弟二人高居榜首可是个不好的兆头。北方、西方各省本就落后,倘若在科举上一味追求公正,只怕西北各地的人才都很难有出头之日啊!”和珅这话可是话中有话。纪晓岚就不是南方人,若不是大清在科考取士上有意追求平衡,只怕他也不会有今天。

“这事情的不妥之处我也发现了,不过还需要认真调查一下才行。”纪晓岚明白事情的深浅,“只是,有些可惜了这王氏兄弟,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

“哪位学子不是寒窗苦读了几十年?”和珅可不希望纪晓岚心太软。

“好!事情交给我办吧!”纪晓岚只好答应了下来,他只得又上了道奏折。奏折中禀报,通过对两兄弟试卷逐字逐句的评点,发现王以铻的试卷语句多有瑕疵,请求取消他参加殿试的资格。王以衔的会试排名由第二降至第四,可继续参加殿试。

乾隆皇很快就批复了纪晓岚的奏折。窦光鼐官降至四品,被强令告老还乡,即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