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40

第140章 六十年前的承诺该兑现了

窦光鼐离京不久,殿试就照例举行了。这次殿试由纪晓岚、和珅担任读卷官。王以衔虽然参加了殿试,但是老师蒙冤,哥哥被赶走,他早已经心灰意冷。尽管发挥有些失常,但王以衔仍旧答得十分精彩,纪晓岚一见便喜欢上了他,最后推荐到乾隆那里,被点为状元。

这么一来,和珅有些坐不住了,皇上把王以衔录取为状元,是不是说明他对自己检举揭发窦光鼐颇有不满?倘若自己不加解释,只怕会被皇上误会。所以,他来到圆明园,请求觐见。

“你怎么又来了?”乾隆一见和珅,漫不经心地问道。

“皇上,奴才为窦光鼐一事而来。皇上见状元为王以衔,定会以为奴才检举揭发窦大人是诬蔑,奴才哪里有那样的心思啊,不过是秉公办事而已!”和珅连忙跪在地上解释道。

“你忠心可表,朕无意责怪你,快起来吧!”乾隆嘉许地说道。

“谢皇上!”和珅见乾隆怒气已消,连忙磕头谢恩。

“和珅啊,既然你来了,朕有几句话想和你说说。我作为大清帝国的第六代领导人,已经趴在龙椅上足足六十年了。此前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也能跟我的爷爷康熙一样在皇位上趴足了六十年的话,那么,我就会离休,将皇位传给儿子……现在,六十年的大限就已经到了,该是退位的时候了。”乾隆缓缓地说道。对于这件事,他已经暗自想了许久许久,今天终于将这番话说出了口。

“皇上!”听了这番话,和珅掉下泪来,“奴才已经跟了您几十年了,就让奴才侍候您老万年龙归大海,再侍奉下一代君主岂不更好?”

“朕既然已经许诺过了,总不能吃的石灰——放的白屁(说话不算数之意)吧?更何况,朕虽退位,可还是太上皇嘛。”乾隆见和珅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舒服了许多。虽然自己执意退位,但看见大臣们希望自己继续执政仍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

“奴才不敢,只是奴才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和珅哽咽着答道。

“好了,退下去吧!过些日子,朕自会昭告天下。”

离开圆明园,和珅的心里翻江倒海。他怎么都没想到,乾隆突然之间就要提前退休了。他转念又想,也许这只是卖弄个玄机,趁机考验一下诸位大臣及皇子的忠心?

几日来,和珅的脑子里一直都充斥着乾隆退休的事情。乾隆退休,又由谁来接班?这位新皇上能否接纳自己?又该如何在新皇上与旧皇上之间周旋?可是,想来想去,他最终也没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战争年代,要获得权位,最好的办法是造反,自己当皇帝。和平年代就不能这么干了,造反的成本太大,而且十分不容易成功,但一步登天、青云直上是每一个人都梦想的事。于是诸位大臣们退而求其次,寻找将来皇位的继承者。因为皇帝总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在他死掉之前成为继承人的心腹,将来必能被委以重任。

但这一行也有风险,因为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和兴趣爱好,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在很多情况下,皇帝的儿子数量皆多不可数。而如果你遇到一个精力旺盛的皇帝(比如乾隆),那就麻烦了。

所以说拥立继承人可实在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可以比作一场赌博,万一你押错了宝,下错了筹码,新君并非你所拥立的那位,那就等着倒霉吧。你的主子都完蛋了,你还能有出头之日吗?

这天,和珅碰到了福长安,就把皇上打算退休的消息告诉了他。

“那由谁来接班?”在福长安看来,目前最主要的就是由哪位皇子接班的问题。

“你觉得呢?”听了福长安的疑问,和珅反而问起了他。

“在我看来,八皇子永璇既没有威望还有些残疾,皇上定不会选他;十二皇子永璂早就被打入冷宫,自然也不会是他;永璘年纪最小且贪玩生事,也不会是他。想来想去,太子应该就在永瑆、永琰当中了。”福长安逐个分析了一番,最后也没说出确切的人选。

“哎……”和珅重重地叹了口气,“若是永瑆还好,用钱就可以把他服侍得好好的。若是永琰就不好办了……”

永瑆爱财几乎是人所周知的事情。王府内的银子就有上百万,可他就连花一个铜板都要左思右想,迟疑不决。那可真是把铜板都串了肋骨上,拿的时候,一个个都用钳子往下硬扯,就是扯下来也全是带了血丝的。

“这事情也难说,永瑆的确爱财,或许在皇上眼中那不是爱财,而是勤俭节约。所以,这两边的人物咱们万不可轻易投靠,还是等等再说。”和珅在这件事情上可是十分谨慎,一招走错,全盘皆输啊!

“我还担心,只怕这事情是皇上在考验我们。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皇上放着皇位不想做,偏偏要做太上皇的。所以,咱们还是得完全站在皇上一边,一旦皇上提出退休,也一定要请求皇上继续执政。”和珅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好,一切都听你的!”福长安满意地笑了起来。看来,他没有跟错人。和珅对于朝事,总是能看得十分透彻,让自己避免许多风雨,更可以让自己迅速升迁。

两个人又商量了好半天,福长安才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