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29

第129章 下不下跪还真是个问题

安顿好了使团一行,和珅立即返回了自己的私家花园——淑春园。

淑春园原本也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早些时候并无多少可观之处。园中以水田为主,建筑并不很多。直到乾隆把淑春园赏给了和珅后,这里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和珅得到淑春园后,为了应付皇帝的随时召见,就经常居住在淑春园内。他还在这里大兴土木,把园子周围原来的稻田、水池扩大成湖泊,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岛亭。经过这些改造,淑春园变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成为当时冠绝京师的私人园林。

身在如此美景中,和珅的心情却无论如何都好不起来。英使的态度十分坚决,可是皇上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使用英方的礼节。这样僵持下去,如何是好?

“来人啊!给我备纸墨!”无奈之下,和珅只得将情况向乾隆据实禀奏,征求意见。

和珅最了解乾隆的心思了。虽然是征求他的意思,在奏折中却将英国使团大加贬斥了一番。他说他们妄自尊大,是一些无知的化外之人,需要严加抑制。

乾隆接到奏章后十分生气,断然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声明倘若不按照中国的礼节觐见皇帝,那么他就要将这些无知的蛮人驱逐出境。

和珅对此就更有了底气,将乾隆的意思转述给了马戛尔尼。

“什么?驱逐我们出境?”马戛尔尼听到翻译的话,大吃了一惊。“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贵国,就因为不能行叩拜大礼,就要驱逐我们?”

“公使大人,记得上次我跟您说的‘入乡随俗’吧?在我大清国,帝王是至高无上的,要觐见皇上,必须遵守一切朝贡者都应遵守的礼仪。这规矩自古就有,谁也不能坏了规矩。”和珅面带微笑地说道,“倘若公使愿意让步,我倒愿意从中斡旋一下。”

“让步?怎么让步?”马戛尔尼连忙问道。

“倘若你们能够在万寿典礼中对皇帝行中国的三跪九叩礼,我可以请求皇上在之前的接见中行英式礼节。这样双方都有让步,不知公使大人可否愿意?”和珅笑着说道。

“这……”马戛尔尼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其中的利弊。他们不远万里前往中国,可不仅仅是为了给乾隆祝寿,他们还有更多使命在身。倘若被驱逐出境,这一年多来的努力都要白费了。

“好!我们接受和大人的建议!一切还要拜托和大人!”马戛尔尼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这样,和珅又给乾隆写了道奏折。奏折中他对于英使的态度仍十分不满,但还是巧妙地为英使团加以开脱。他认为这些人从海上远道而来,所以不熟悉天朝的法度,希望皇上能够给予恩惠。和珅给自己留足了退路,他在奏章中表明,倘若皇上应允,能体现天朝上国的宽容大度,不与蛮夷小国一般见识。倘若皇上拒绝,同样则是为了维护了大清的尊严。最后,和珅还专门制定了一份详细缜密的礼仪程序表呈递给乾隆御览。

乾隆虽然对于英使团的表现很有些不满,但对和珅的安排还是十分满意,便下旨同意了和珅的建议。英国使团见状也只得收敛了他们的态度,双方达成了共识。

马戛尔尼等人在圆明园居留了一段时间,便在和珅的陪同下前往承德避暑山庄从北京到避暑山庄,要经过万里长城。巨大的工程,壮观的景色,使英国使团一行人赞叹不已。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四日(1793年9月8日),马戛尔尼、斯当东和随员们到达热河。六天后,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受马戛尔尼入觐,马戛尔尼等使团成员“单腿下跪”行礼。

望着那些单腿下跪的人员,乾隆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他对这些高傲自大的家伙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好感。

马戛尔尼献出了英王的信件,还进献了许多礼品,都是当时英国的精品,也是英国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对于夷国的进贡,清政府素来“薄来厚往”,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