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28

第128章 这帮老毛子到底想干啥

英国使团在马戛尔尼的带领下乘坐内陆船到通州,最后抵达京城。到京后,和珅亲自代表官员迎接使团到来,并依照乾隆的意思,将使团安排在圆明园入住。

经过御医的调理,和珅的腿疾渐渐好了起来,走起路来也畅快了许多。他便专门捡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带领使团参观圆明园。

一行人参观了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阁,苏州的狮子林等。每到这些景观,和珅总会亲自讲解这些景观的出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豪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和珅则会将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讲述给众人听。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让这些英国使臣大饱眼福。

“贵国的工匠可谓是鬼斧神工,贵国的文化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啊!”望着如此美轮美奂的景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马戛尔尼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的确好美!我不懂得名人书画的好,却懂得这景色的好。这些景色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使团中一个小孩子用汉语熟练地说道。

“你懂得我们汉人的话?”和珅有些吃惊地问道。

“懂得一点。”小孩子见和珅问话,十分礼貌地回答道。

“你觉得这些景色好在哪里?”和珅对这个金黄卷发的小孩子来了兴趣。

“贵国这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我们西洋的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可见,贵国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国家,一个善于兼容并包、吸纳他国先进之处的国家。”这个小孩子头头是道地讲述着。

听了这个孩子的话,和珅在心里着实对他有些喜欢。马戛尔尼看出了和珅的欣赏,连忙对身旁的翻译解释了几句。翻译听了连连点头,随即转告给和珅。

“和大人,这个小男孩是英国使团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成员,只有12岁,名叫托马斯·斯当东。不过,别看他年龄小,还是使团的副使呢!”

“怪不得呢!”和珅听了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心里却隐隐地有些担心。

斯当东可谓是话中有话,他们此行似乎并不简简单单地为祝寿而来,而是别有他意。和珅早就得知,马戛尔尼一行全都是一些精于军事、科学、技术的人员,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稀奇古怪的东西。从这些东西来看,似乎事情并不简单。想到这里,和珅突然又想起一件颇为重要的事情。

“公使大人,在下想起一件事情来,需要和您说明一下。”和珅站在马戛尔尼身边,十分友好地说道。

“什么事情,尽管说。”马戛尔尼听了翻译的话,连忙问道。

“这次觐见我国皇上,必须遵照我国的礼仪。按照我大清朝的规定,外国使臣来华朝见皇上,必须行三跪九叩。”和珅说道。

“什么?”马戛尔尼听了翻译的转述,立即扬高了语调,“向贵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有损于我们大英帝国的尊严,我方是绝对不会行三跪九叩之礼的!”

“公使大人,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就是说到了哪里就要遵照哪里的规矩和风俗。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于您的到来我们是十分欢迎的,也倍感荣幸。但是在礼节上,却必须遵照我大清的规定,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和珅不卑不亢地说道,脸上仍旧保持着亲切的笑容。

“和大人,我们三跪九叩事小,有损大英帝国尊严事大,这件事情我们无法从命。”马戛尔尼也没有半点让步的意思,“还劳烦和大人向贵国皇帝转达我们的意见。”

“好吧!”听了马戛尔尼的话,和珅知道多说无益,只得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游园变得兴趣索然起来,每个人都各怀心事,强作欢颜。和珅也无心应酬,草草地收了场,让他们各自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