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提醒
34500500000003

第3章 欲速则不达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老子·第二十四章》

翘起脚尖要站的更高,反而站立不稳,一步跨作两步想要前进的更快,反而不能前行。

踮起脚尖来,能站多久呢?其实,是难以长久立足的,练过功夫的人,也不过站短暂的时间。平常时,人们很少要那么踮起脚来站立,也许是个矮子,为了与人比高,才这样做,或者,偶然远望,才那么踮起脚来。但是,到底是站不久的。这便是“企者不立”的道理。

“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走路,只能是暂时偶然的动作,却不能永久如此。如果你要故意跨大自己的步伐去行远路,那是自取颠沛之道,不信,且试跨大步走一二十里路看看,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因此,老子用这两个人生行动的现象来说明有些人的好高骛远,便是自犯最大的错误。“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如果把最浅近的、基础的都没有做好,偏要向高远的方面追求,不是自找苦吃,就是甘愿自毁。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里,一切讲求速度:放眼望去,吃的是“速食面”,读的是“速成班”,走的是“捷径”,渴望的是“瞬间发财”,以至于造成社会追逐功利,普遍短视的现象。

古人告诉我们,拜师学艺,至少要三年四个月才会有成,任何工匠,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可是,我们已经把这套宝贵的生活哲学遗忘了。

在“速度”挂帅的前提下,人人不再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处处显得毛躁马虎、急功近利。

有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要看蛹如何羽化成蝴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以为几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会自动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拖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瘪的翅膀,爬行一生,永远无法展开翅膀飞翔。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每一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得在蛹中痛苦地挣扎,一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小孩善意的一剪,反而害了它的一生。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体会“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的真谛。熬、磨炼、挫折,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日本名将德川家康的一句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比如,读书是件慢活,急不得。尤其是人文科学门类,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功夫不到,水平就难达到,体悟不到,感觉就找不到。那种“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办法实在是把学问当作了工具,当作了一件随手可以抓来的用品,这样的实用主义态度是最要不得的。因而读书首要之事就是抛掉这种态度。

做人要有平常心,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持之以恒、力学笃行,认真做事、本分做人的平静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