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40

第40章 开发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老子对人体有深刻的研究。他对人的大脑的认识远远超越同时代的古人。古代无“大脑”一词,老子以“王”谓之。老子研究大脑是为了开发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以大脑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之下。例如修道做功的原动力——即膈肌舒缩活动所形成的曳引力(争),就是在大脑的调控下通过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而启动的。人的知觉、运动、记忆等活动都是受大脑管理的。大脑还具有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功能。经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既然大脑能够产生思想,支配人的行为,又能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那么,大脑不就是人体中“天下所归往”的“王”吗?老子称大脑是人体之“王”,确实当之无愧。

老子认为要开发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必须在开发生理特异功能的前提下做好六件事:

1、要规范大脑组织,做到“仁”、“义”、“礼”。

老子称机体组织之间互相亲密协调为“仁”。人体是一个整体,所以只有互相亲密、互相协调才能为开发大脑意识层高功能创造优化的生理内环境;老子称人体组织与组织之间,既发挥其独立自主的生理作用,又能密切配合,做到各各相宜为“义”;老子对规范、改造大脑的机能称作“礼”。

老子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性的组织,先天潜能是人体组织的组成部分,所以,开发潜能必须着眼于治理和规范整个机体组织,才能取得成功。他在德经首章指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四个短句里边,每句都含一个“失”字。此字古今字义迴异。今义“失”意为遗失、过失、背弃。这些意义都与本章文意不相融合。“失”本义之一“舍”,舍本义释。释者解也。引申为释放、施行。这一意义与上下文意相符。故“失”引申为释放。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因此,释放功能转换,然后才能使大脑意识层高功能哺育升登。释放哺育升登,然后才能使大脑组织亲密无间。释放大脑组织亲密无间,然后才能使大脑组织各得其宜。释放大脑组织各得其宜,然后才能使大脑组织得到规范。

2、必须将功能转换注入于人体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之内。

老子在德经第36章指出:“道者,万物之注也。”诠释如下:

“道”,功能转换;“万物”,先天潜能的代称;“之”,頰侧上出;“注”,灌注;“也”本义阴性,引申为阴性事物。所以整句的意思是:

功能转换,先天潜能要想成为“颊侧上出”,必须将功能转换灌注于阴性事物。

大脑内的先天潜能转化成为意识层的高功能是由于功能转换“注入”于阴性事物的结果。从摄入特殊营养素起,一直到炼成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为止的全部过程,都是功能转换产生特殊阴阳变化的结果。功能转换所产生的哺乳与反哺乳的气功效应,对先天潜能具有营养和准平的作用,所以能使大脑潜能组织发生变化,开发出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3、必须开通全身的经络网络。

功能转换“注入”阴性事物是有条件的。从人体组织结构学来看,阴性事物是指人体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即人体潜能细胞。要将功能转换“注入”到人体最细微的细胞组织中去,必须打通全身的经络网络系统。这样,才能使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沿着能量的通道,注入于细胞之内,所以,打通经络穴位和畅达全身整个的经络网络系统,是将功能转换“注入”阴性事物必须具备的生理基础。

4、在大脑内开展热力强劲的分子热运动。

热力强劲的分子热运动是特殊能量类型转换的形式之一。大脑内持久地开展热力强劲的分子热运动,才能使大脑组织内部逐渐发生变化,使潜能组织在哺乳与反哺乳的气功效应下得到轻轻的捶击,最后能导致潜能组织发生“创伤”、“相背”、“剥离”等特殊生命现象。

气功分子热运动的修炼,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功级。在初级练功阶段,气功分子热运动主要产生在腹腔或腰部,有一定的热量和热度,历代气功界人士称为“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这是初级功夫的分子热运动;练功到了中级功初期,其时中脉已通,“百会”和“会阴”已经打开,功能转换主要是发生在腹底,所以,以会阴为基底的三角区会产生意义更重大的练功效应,即会阴、男性的睪丸、女性的子宫等等都会产生热值较高的分子热运动,历代气功界人士非常看重这时的气功热效应,把炼得外肾(睪丸的别称)发热,夸张为“神仙功夫”,这是中级功夫初期出现的分子热运动;炼气功到了中级功的中后期,分子热运动自下而上,导致头部和脑部发热,热度会越来越高。标志着练功正向着高级功阶段前进。老子把大脑分子热运动比喻为“煮饭烧菜(炊)”。说明热值很高,开发大脑潜能的修炼正在进行。

特殊能量是产生分子热运动的能量保证,功能转换是特殊能量转变为分子热运动的必然过程。大脑分子热运动是自然形成和产生的。大脑内施行功能转换,能促成大脑内的分子热运动的产生和深化。

5、要以腹底为修炼的重点体位。

道经第18章指出:“龙之爲下”。诠释如下: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老子以“龙”的灵异通变,神通广大,比喻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之”,颊侧上出,指特异信息在脸两侧上面的前额部位显示出来;“爲”,坐善修炼;“下”,本义底,指腹底。所以整句的意思是:灵异通变、神通广大的“龙”捕获的信息显示在前额部位,而修炼的体位是在腹腔的底部。

“龙之爲下”是老子留给人们的宝贵经验之一。前文曾言及“爲腹不爲目”,本章又提出“龙之爲下”。“爲腹”与“爲下”,都说明要修炼腹部,前者指修炼腹腔中心,后者指腹腔的底部,这是两者有所区别之处。练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修炼基础功夫时先要实腹,所以要以腹腔中心为意守体位,此处是道家内丹功称作下丹田的地方。基础功夫完成后,中脉已通,百会已开,穴位体呼吸初步形成,这时的意守部位,就要从腹腔中心转移到以会阴为基底的三角区,即人体的腹底。必须说明,上述的次序决不可颠倒。若是基础功夫尚未完成,千万不可意守腹底,否则轻者遗精、岔气,重者危及生命,这是修炼者必须慎重注意的。

为何老子提出“龙之爲下”,而不言“龙之爲上”呢?关于这一问题,中医藏象学说可以解开谜团一角。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位于腹两侧的腰部,而头发是在头顶保护大脑的,两者的距离相去甚远,为何说“其华在发”?原来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这三者均属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会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会影响脊髓和脑髓的生长和充盈。骨髓上行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龙之爲下”,即修炼人的腹底,可以使肾中精气充盈,提高肾生髓的功能,髓上行于脑,使髓海得养,直接有利于开发大脑的潜能。同时还能提高生殖的功能,使生命的活力增强,老年人的性腺由衰转旺,出现第二次性发育的症候群等等,直接有利于提高人的年寿和健康。

再从气功学的意义上加以考察,由下而上是特殊能量的运动规律,炼成中脉穴位体呼吸的气功人,腹底的特殊能量与大脑的特殊能量能够互相交通,“高、下之相盈也”是气功态下人体功能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所以充实腹部的能量,能够自下而上,使头部脑部以及全身的能量得到可靠的补充,“爲下”可以使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上盈”大脑。

以腹底为修炼大脑的重点体位还有以下理由。气功的原动力产生于腹腔的负压。因此练功时,要在腹部进行气功曳引做功。腹部是人体最大的体腔。容积大、贮能多,又是练功较安全的区域。从打通中脉开始至打通全身经络网络系统都需要利用腹部贮存的特殊能量,驱除掉堵塞在穴位和经络上的病理因素,以便达到通畅的目的。

此外,人的命根在腹腔底部。生殖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人的内外生殖器官都集中在以会阴为基底的三角区。人想要健康长寿,这个区域是重中之重。寿命长练功时间亦长,何愁大脑潜能得不到开发。练功有成者,睾丸圆满充实,阴茎发热,阴囊上缩,精足卵圆,乳头再次微疼结块,这些第二次性发育的症候群就是重演生命的明证。

还有,据2000年11月7日《新闻晨报》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人类除了大脑之外还有‘第二大脑’,那就是肚子。据11月号德国《地球杂志》报导: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这则报导如果进一步得到证实,那么,与老子所说的“龙之爲下”的论断,真是不谋而合了。

由此可见,修炼了腹部,就是抓住了重点,抓住了根本。有利于开发大脑和全身的潜能。“龙之爲下”是老子在亲身参与气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之一,特别值得重视和细心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