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34

第34章 十二字练功心法及其要领

十二字练功心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心法要领是:无知无欲。

上述内容详尽记载于道经第6章中。

十二字练功心法及其要领贯串于练功的始终,它既是练功的入门功夫,又是低、中、高级功夫的基础性功理功法。

十二字练功心法是一个整体,互相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

“虚其心”是修炼老子科学气功的纲。

“实其腹”是老子科学气功的重点修炼体位和方法。

“弱其志”是“虚其心”的必然过程和补充。

“强其骨”是修炼气功的核心问题。

抓住“无知无欲”就是抓住了十二字练功心法的要领,修炼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兹简略说明如下:

1、虚其心。

“虚”,虚无;“心”,思想意识。“虚其心”意为虚无气功修炼者的思想意识。修炼老子科学气功如能牢牢地抓住“虚心”这个纲并付诸实施,犹如抓住了网上的大绳,便能纲举目张,将其它练功环节带动起来。“虚心”就是收敛私心杂念,为净化意识做好准备,进入到意识虚无的功能态。在“虚其心”和意识虚无的功能态下,生理功能特别活跃,人体内的生理功能运动得到深入的开展。

2、实其腹。

“腹”指腹部。老子科学气功所指的“腹”,包括腹腔和盆腔,就是会阴以上隔肌以下的部位,它的范围超过中医学上的“腹”。“实腹”就是将从自然界引取得到的特殊能量,集拢在腹腔中心部位。这个部位在脐下二三寸左右。后世道家气功对这一功法称作“气沉丹田”。脐下二三寸位居腹腔中心,能够贮集较多的特殊能量,又是练功比较安全的区域,所以这是初学者首选的练功体位。

“实腹”的首先目标,是为了打通人体中脉。中脉垂直于人体的正中,其上端为颅顶的百会穴,下端为腹底的会阴穴。中脉位居身体的中央,是整个经络网络系统的枢纽,所以气功界有“中脉通则百脉通”的说法。说明开通中脉能为打通全身经络穴位创造必要的条件。“实腹”就是利用积贮在腹腔中心部位的特殊能量,因势利导,自下而上逐步地冲开中脉,做到“天门(百会穴)”与“地户(会阴穴)”,通过中脉形成上下贯通,成为一条垂直于人体中央的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的主要通道。

膈肌收缩活动所产生的曳引力是特殊能量在腹腔内集拢和发散的原动力,也是特殊能量“上涌旁摇”、开通中脉的原动力。

3、弱其志。

弱,弱化;志,指练功时的意念。弱志是“虚心”的必然过程和必要的补充。

修炼老子科学气功有时要用一些意念。例如用数息法诱导入善,以及使用内视法、意守法、存想法等等。但使用意念要淡化、弱化、若有若无,一般不可用强烈的意念。至于贪欲杂念,则必须彻底驱除。对于一切贪心、妄心、歹心、欺心、妒心、不良癖好、内心结滞以及“七情”过度亢奋等等,都是修炼老子科学气功的大敌,均属除秽去累之列。

“弱志”意味着在修持过程中,要将这些不良意念和过度亢奋的情绪,逐步予以清除,弱化再弱化,做到心智渐平,驰性渐伏,使意识易于净化,达到“虚心”的入善境地。

4、强其骨。

“骨”本义指果实内保护种子的硬壳,如桃核、枣核等,引申为核心、骨干。这一意义应用于老子气功科学,“骨”指的就是功能转换。在超常功能态下,功能转换能使体内产生特殊的阴阳变化。用现代语词表达,就是在超常功能态下,能使体内产生特殊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特殊的变化就叫功能转换。修炼老子科学气功时,人体内的特殊生命运动和特殊生命现象,都是在功能转换的作用下形成和产生的。所以功能转换是老子科学气功的核心。本章的“强骨”意为增强人体内的功能转换。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十二字练功心法,是老子科学气功的基础性功法,贯串于修炼的始终。

由于初学者缺乏亲身体验,不能一下子记住许多高深的理论,而且练功时不宜想得太多,因此,要将心法要领告诉他们,使初学者易于记住,便于应用。“无知无欲”就是十二字练功心法的要领。

所谓“无知无欲”,其实就是施行“无”的意识功能态,目的是使练功者心无牵挂,敛神入静,尽快地进入到无知觉无感觉无贪欲杂念的练功境界。抓住“无知无欲”这一心法要领,等于抓到了开门的钥匙,就能登入老子科学气功的大堂。

修炼老子科学气功,首先要炼好初级功和基础功夫。初级功和基础功的界限在于是否打通中脉和大小周天。中脉和大小周天未开通的叫做气功初级功夫。开通的叫做练就气功基础功夫。

修炼老子科学气功,要尽力争取开通中脉,这是练功的关键性步骤,好比建造房屋,基础扎实,才能筑成高楼大厦。但是练气功要心平气和,能打通中脉和大小周天当然最好,但不必刻意追求,不要过分勉强,以免产生偏差。练就老子科学气功的初级功夫后,对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祛病驱疾,陶冶心性都有很好的气功效应,只要坚持天天练功,就会有效增强体质,带来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