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33

第33章 三大练功要诀

老子科学气功有三大练功要诀。即:“争”、“盗”、“乱”。老子在道经第五章指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爲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兹诠释如下:

上,《说文》:“上,高也。指事,时掌切。”按“时掌切”,读上声,为升上之“上”。意为升登。“不上”意为不升登、不开发。本章指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从潜能组织中分离出来后升登体外;贤,《说文》:“贤,多才也。”形容人体潜能多才多能;民,《说文》:“民,众萌也。”“众”,多数。“萌”,草芽,引申为众多的民众,或指广大气功初学者。《说文》:“争,引也。”“引”本义开弓,引申为做功。本章的“争”指气功曵引做功;难得之货,《说文》:“货,财也。”财,人所宝也,引申为稀世的珍宝。盗,《说文》:“盗,私利物也,从次,欲皿者。”“盗”的本义指想要得到盛饭食和肉食的器皿。人类从用手抓食品发展到使用饮食器具是进步的表现,“欲皿”是人类的正当要求。后来“盗”的字义向贬义方向延申,与本义无关,不可当作贬义词看待。“盗”在气功修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指坐善修炼者采取适当的练功方法,向自然界“盗夺”特殊营养素;可欲,“可”表示强调,“欲”,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可欲”,意思是人见人爱的宝物。乱,古今字义相反。今义紊乱、迷乱,古义治理、整理。故《说文》云:“乱,治也。从乙。乙,治之也。”引申为治理。整章的译文是:

不升登多才多能的大脑意识层高功能,致使广大民众不用坐善修炼的方式去曳引做功。

不珍爱人间的稀世珍宝,致使广大的民众不用坐善修炼的方式去“盗夺”自然界的特殊营养素。

见不到人见人爱的宝物,致使广大的民众不去治理人体和开发潜能。

本章以三个因果式的语句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救援日趋衰败的先天潜能。同时,向气功修炼者阐释修炼气功的三大要诀:“争”、“盗”、“乱”。三句话的前半句中三个“不”,即“不上贤”、“不贵難得之货”、“不见可欲”,其中的“贤”、“難得之货”、“可欲”,都是指人体潜能。老子以“多才多能的贤士”、“稀世珍宝”、“人见人爱”形容它们神奇的技能和珍贵的价值。表现出作者对人体潜能的无比珍爱,以及对其所遭受的悲惨命运的深切关怀。三句话的后半句三个“不”:即“不争”、“不爲盗”、“不乱”是前三个“不”(不上、不贵、不见)所造成的,所以前三个“不”是“因”,后三个“不”是“果”。老子用三个因果式的语句阐释了科学气功的“三大要诀”。

为了使读者了解“三大练功要诀”的内容和意义,特进一步说明如下:

第一个练功要诀“争”(繁体作“爭”)。

古今字义显著不同。今义“争”指力求获得或达到。引申为争辩、争执、竞争,而古义“争”意为曳引、牵引。《说文》:“争。引也”;“引。开弓”。开弓要“引”,要用力气,要做功,否则就不可能将弓拉开。所以“争(引也)”古义是做功的意思。修炼气功也要做功,否则气功岂非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老子科学气功中,气功做功的原动力叫做曳引力。用曳引力做功的方法和原理叫做气功曳引做功原理。气功做功的原动力,即曳引力从何而来?这里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结构和原理上作一简要说明。

“气功曳引做功”的原动力不是从天下掉下来,更不是师传发功赠送给徒弟和广大民众的。它来自气功修炼者自身固有的、膈肌舒缩活动所引发的、由腹腔负内压产生的压强。这种压强又称曳引力,它就是气功做功的动力源泉。

历代的气功界,都不从修炼者自身体内找寻气功的动力源头,而是寻求外部原因,并与气功修炼中出现的各种斑驳陆离的特殊生命现象挂钩,于是就出现什么“师传功给功呀!”、“佛祖显灵呀!”、“菩萨慈悲呀!”等等各种不切实际的猜想。一些邪恶之辈则利用气功的隐蔽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大肆胡吹“师传送功给功”,用来控制徒众,欺骗群众,使不明真相的广大民众对他们奉若神灵,顶礼膜拜。但是,只要群众掌握了真正的气功科学知识,一切邪恶势力,在老子科学气功面前终将彻底破产!

为何膈肌舒缩活动能够成为气功的原动力呢?这要从人体生理结构及人体功能运动的原理说起。

膈肌为圆顶形扁薄的阔肌,介于胸腔与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使人体两大体腔——胸腔和腹腔,被分隔成为两个密闭型的装置。隔肌的舒缩运动是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膈肌舒张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做曳引力。它被传递到具有张缩特征的肺,使肺容积扩大出现负压,造成压力相对较高的大气通过鼻、口、气管流入压力较低的肺泡,出现肺吸气。膈肌收缩时圆顶上升复位,胸腔容积恢复原状,肺负压消失,出现肺呼气。可见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呼吸运动,它的原动力来自膈肌的收缩活动所产生的曳引力。与此同理,位于隔肌下面的腹腔,同样受到膈肌收缩活动所产生的“曳引力”的影响。当膈肌收缩圆顶上升复位时,腹腔容积扩大,同样产生与上述胸腔内相等的力。这种力被传递到腹壁。造成腹前壁和腹侧壁(俗称“肚皮”)的张缩活动。所以腹壁的张缩活动也是隔肌的舒缩活动所造成的。

由膈肌收缩活动产生的作用于胸腔的“力”造成肺呼吸运动,成为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止。而同样由膈肌收缩活动引发的作用于腹壁的“力”,虽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但是与呼吸相比,其作用显然逊色不少,是否可使作用于腹壁的“力”稍稍地离开腹壁移向另一个作用点,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回答是肯定的。气功修炼发现,只要采取意守腹腔不同体位的方法,并在呼气时稍稍延长一些呼气时间,同时用意念控制,勿使腹壁内缩,这时膈肌舒缩活动产生的曳引力就演变成为修炼气功的原动力,即由腹腔负压产生的曳引力。这种力可以成为开通经络穴位和体呼吸的原动力,可以用来向自然界摄取特殊营养素,可以推动气功态下的人体生理功能运动。这种由膈肌的舒缩运动产生的力叫做曳引力。利用这种曳引力进行气功修炼的,称作:气功曳引做功。这就是老子创造发明的气功曳引做功的原理。

老子在道经第9章指出:“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與”。天地是人体巅顶和腹底的比喻词;橐籥是古代的风箱。老子用古代风箱中活动隔板的往复运动所产生的牵引力比喻人体膈肌活动的曳引力,用来阐明这种曳引力就是气功做功的根本动力源泉。

气功曳引做功原理的发现,使中华气功走出神秘化的怪圈,为摧毁封建迷信提供有力的武器,使中华气功踏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第二个练功要诀“盗”。

“盗”,古今字义有较大的区别。今义“盗”属贬义词,指偷盗、盗贼、抢劫。古义“盗”却不尽然。《说文》:“盗,私利物也。从次。次,欲皿者”;“皿,饭食之用器也,与豆同意”;“豆,古食肉器”。说来说去,“盗”是想要得到饭食用具的人。这有什么不好呢?人从用手抓食品,发展到使用饮食器具,这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想要得到一个锅,一只碗,这是普通人的正当要求,非但无可厚非,而且应当大力提倡。后来,“盗”的字义朝贬义发展,这与“盗”的本义无关。

老子科学气功的“盗”专指坐善时向自然界“盗夺”特殊营养素。这种营养素进入人体后能够转化为特殊能量,具有营养和规范人体的作用,老子将它称作“美(特殊营养素)”和“善(特殊营养)”,是人类和潜能迫切需要的能源,又是功能转换的物质基础。

《阴符经》中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盗”的意义的认识。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万物之盗”,表示天地与万物和人之间,一般是万物和人向天地索取能量的关系。“万物,人之盗”和“人,万物之盗”。表示万物与人之间,一般是相互索取能量的关系。三盗得宜,天地人“三才”就能得安。

人要生存就要向天地万物索取能量,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补充食物是人类向天地万物索取能量的方式之一。食物不仅仅限于固态的或液态的食品,阳光雨露和吸纳清气也是在补充能量。坐善是人向自然界索取能量的特殊方式。坐善功毕觉得脑清神静,心情愉悦,疲劳顿消,体力充沛,这就是因为坐善补充了人体能量的缘故。功夫越高,补充的能量就越多,人体就能更有效地得到营养、增益和规范。

第三个练功要诀“乱”。

“乱”,古今字义完全相反。今义“乱”意为紊乱、迷乱;古义“乱”意为治理、要治理。“乱”,繁体写作“亂”。从爪从又从双么从乚。爪和又指双手;双么指两股丝线交错在一起;乚曰治。连起来指双手整理丝线,故《说文》云:“乱,治也。从乙。乙,治之也。”所以古义“亂(简体写作乱)”是治理的意思。本文的“亂(简体写作乱)”,指要用气功的方法去治理、规范人体。

人要健康长寿必须治理人体,人要开发潜能也要治理人体。本文的治理,指得到规范后的治理,指改造人的体质的过程中得到的治理和规范,所以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治理就是要规范和改造人的体质,所以它是贯串本文的红线,成为全书的主导思想。修炼老子科学气功,不是为了把体质搞坏,搞得乱七八糟,而是要把人体治理好。要在开发潜能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积极的平衡。既要使先天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又要使修炼者常葆青春,人人超过百岁高寿,而且能够自理生活,甚至像老子一样,活到160余岁尚还健在人世。

为了在气功修炼中贯彻“要治理人体”的主导思想,对初学者而言,坐善修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治理人体”的主导思想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2、每次功毕,都要注意检验练功的效果,是否达到脑清神静,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

3、初学者要把打通中脉(或督脉)放在首要的位置,扎扎实实地炼好基础功夫。

4、随着经络穴位的逐步畅通,特别是百会穴打通后,要注意人体内部的变化,随时注意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5、老子科学气功是安全、高效、上乘、易学的气功。虽然如此,也要注意防止偏差,因为随着功力的提高,人体的生理内环境发生改变,会出现与过去有所不同的生理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气功修炼者对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练功不可急躁冒进,要稳步前进,随时注意保护好身体。

6、必须在改造体质的基础上,做到开发潜能与健康长寿同时并举,对开发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不可刻意追求。

老子科学气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专业性极强。“争”、“盗”、“乱”三字,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涵义,常人一般难以领悟其中含蕴的特殊内涵,致使注释出错的事情层出不穷,造成对老子严重的历史误解,例如“不尚贤,使民不争”被译为“不推崇有才德的贤士,致使老百姓不互相竞争”。有些作者借此指责老子不赞成尚贤的社会风尚,提出“墨子尚贤,老子反对尚贤”的错误观点。并以此为由,将春秋圣哲老子曲解成出生在战国时期。更有甚者,个别作者从政治上指责老子“站在人民的对立面”、“遏止平民起来夺取政权”。正是欲加其·48·罪,何患无辞。这些强加的罪名,纯属虚构谄造的不实之词。《老子》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文学著作,文章中含蕴的深刻意义唯有依照《说文》的笺注和古汉字的本义,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说文》是我国最早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古汉语字典,离开《说文》,就根本无法知晓字的本义,更不用说理解文意了。不用古汉字的本义诠释《老子》,不牢牢掌握主题思想,肆意篡改原文,致使注译出错,这是造成误译《老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