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留个缺口给他人
塑造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者必须真抓实干。如果光说不练,既不利于管理者自身权威的树立,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实践证明,当管理者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他们的行为举止要比他们语言的影响力大得多。这是因为,在公众场合,管理者的一举一动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这些直观的形象信息,很能影响下属对管理者的看法。对于下属来说,他们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信条,也就是说他们更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并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一般说来,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将带来积极作用,反之便会造成消极后果。有些管理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尽管他们在团队里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很辛苦,可是当他们下到下属中去时,没有在意自己的形象,反而影响了威信。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管人思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实干精神,做任何工作都将一事无成;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工作浮在面上,成绩挂在嘴上,凡事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困难就低头,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更不可能管好别人。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绝对不能含含糊糊、得过且过,更不能推卸责任、下压上推,必须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敢于碰硬,敢于冲破阻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措施执行到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衡量一个管理者作风的优劣,不仅要看他讲得如何,更要看他干得怎样。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绝对不能坐而论道,电话里问情况,材料里找根据,而必须深入工作实际,亲自调查研究,将“实”字贯穿工作的始终,做一名真正的实干家。
那么,管理者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在危急时刻,管理者应展示坚定勇敢的形象,借以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这种作用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在抢险救灾的搏斗中,在条件恶劣的环境里,尤其显得必要。
(2)在平时,管理者应树立自律自重的形象,借以形成感召力,影响下属的行为。管理者只要按照他们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着意先做到,哪怕是一个不大的动作,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职务越高影响就越大。这些极平常的细微的动作,下属看了会产生亲近感,并由小及大,推测他们的为人品行,进而产生信任感。
(3)在特殊情况下,管理者应塑造同舟共济的形象,发挥激励作用。有时管理者为了突击完成艰巨的任务,可以亲临现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下属以激励和鼓舞,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例如,某单位的一项工程必须在暑期完成,工作相当艰苦,这时正值天气酷热,工人们在烈日下施工,个个汗流浃背,有的干脆光膀子干,但工程进度依旧缓慢,负责这项工程的领导年纪比较大了,他本来可以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指挥,可是他没有那样去做。他在布置完工作后,便来到现场,就坐在工地上。天热,他也脱去了上衣,有扇子也不扇,工人干多长时间,他就陪多长时间,工人们很受感动。奋战一暑期,使工程提前完成了。这样惊人的速度与管理者与下属们同舟共济是不无关系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管理者对于一些小事不屑一顾,以为只要把大事抓好就行了,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这些小事的影响并不小。再说要做到这些并不需要管理者花多大心思,有时就是举手之劳,便可产生巨大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小事情上,揣着明白装糊涂
作为领导,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了不起,而是意味着你要带头摆平那些棘手问题。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管理者:当某件麻烦棘手的事情发生时,总是不太愿意直接插手,甚至千方百计地将其推诿给下属去处理。尤其是当需要低头赔礼道歉或宣布令人不悦的消息的时候,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在接手体面光彩的事情时,却又恨不得自己冲锋在前。
不少人认为,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指挥下属,通过他们的工作达到部门的目标,直接去做并不是管理者的本职,即便要做也只能限于处理重要的事情。至于那些一般性的实际工作,当然只能让下属去做。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诚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实是管理者的本职。然而,是不是一个领导所做的全部工作只意味着这些呢?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等于说,下属们只有做些无关紧要、无聊琐碎的工作才是天经地义的。想想看,这样被管理者定位死了的下属,对工作能不心灰意懒吗?对管理者只处理重要工作不直接染指具体工作这一点,即使要予以肯定,也不能把具体工作说成是令人讨厌的事或鸡毛蒜皮之类的事吧;更不能认为向客户赔礼道歉的事就不重要。更何况,工作重要与否与是否令人讨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把一切麻烦、琐碎的工作全都推给下属,也不管其能否胜任,都一概不管,这种做法,必然会给手下做具体工作的下属造成一些困难,从而引起下属的不满。这样下去,如何塑造起自己贤者的形象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谁都感到生疏惧怕的工作,应该由你亲自出面处理,这应该成为管理者的第一准则。因为不这样做就不能体现你的实力,不能提高自己的形象,也不能维系同下属的信赖关系。也许,诸如此类的工作,确实不能称为重要的,然而,在给大家心里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点上,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也许有人认为,既然下属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善后工作当然应该由下属自己去做。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所持的理由是,通过让他本人去做善后工作,对他既是一种实际教育,又可以警示他不要重蹈覆辙。
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要是依着这种逻辑行事,也许偶尔会收到一些成效,但必须知道,这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使之对今后工作失去信心,产生恶性连锁反应。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则是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挽回来了的了。不论你以什么样的借口把令人讨厌的麻烦事推给下边的下属,至少也可以说明你身上有种明哲保身、不负责任的思想在作怪。
很显然,这样的管理者是不会受到下属拥戴的,而毫无威信的管理者又怎么谈得上对下属进行有效管理,培养人才呢?麻烦的事甚至要担风险的事,你要自己承担。大声地说上一句:“你们干不了的,我来!”那种气魄,定会让下属刮目相看。另一方面,身体力行是潜移默化的,在无形之中使下属受到“此处无声胜有声”式的教育。这有助于你在你所管理的团队中建立起一种相互关照、遇事互不推诿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与精明人共事,低调为先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人们谈论三国时常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孙权雄踞江东,占了地利;刘备既无天时也无地利,靠的是人和。”
确实如此。论个人才干,刘备并非一流人物。他的才能极其平常,但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靠的不是个人才干,而是得益于众多的成名人物聚集在他周围,如诸葛亮、庞统、徐庶、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刘备靠这些人的力量而崛起并雄霸一方,建立了蜀国,成为了千古风流人物。
“远得人心,近得民望”,是刘备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品德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如果没有这种潜在的道德形象与道德感染力,刘备不可能创立蜀国。
刘备善于知人,能够礼贤下士,对人才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这是他能够拉拢众多人才的重要保证。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一直是屈身守分,以待天进。他自打参加镇压黄巾军以来,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没有多少兵力,更没有政治势力,总是辗转于他人门下,先后跟从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四处奔波劳碌,一无所成。
刘备暂依刘表时,得遇司马徽。司马徽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司马徽说:“不是这样。只是因为将军左右不得其人。”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去请。
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爬上卧龙岗,找到几间茅房。刘备下马敲门,一位小书童出来答话。刘备说:“刘备前来拜见卧龙先生。”小书童说:“先生不在家,一早就出门了。”刘备问:“往哪儿了?”小书童说:“踪迹不定,我不知道他上哪。”刘备再问:“什么时候回来?”小书童不耐烦了:“我不知道。”刘备只得请小书童转告诸葛亮,率关、张离开卧龙岗。
几天后,刘备派人打听到诸葛亮已回,便决定再次拜访。这天寒风刺骨,下着大雪。张飞不耐烦了,不愿意去见诸葛亮。刘备耐心解释:“我正要让诸葛亮和天下众人知道我殷勤之心。”三人顶风冒雪,来到卧龙岗,可惜诸葛亮外出会友去了。刘备只得怏怏而返。
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决定三访诸葛亮,关羽、张飞反对,刘备耐心解释,他们才同意一起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迎接刘备进屋,询问刘备多次来访的意图。刘备说:“汉朝衰败,奸臣窃取政权。我不自量力,但只想为天下伸张正义,完成统一大业,恢复汉朝统治。过去我因智谋短浅,无所成就。希望你启迪我,筹划大业。”诸葛亮随即说出也具有决定历史进程的一段话。他首先分析了曹操和孙权的情况。接着,他又分析荆州刘表和益州刘璋的情况。最后,他又针对刘备说:“你是皇帝的后代,信义扬于天下,你可以借助这些优势广泛招集众多的贤人名士,要思贤如渴,如果你能占据荆州、益州,在要地设防、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治,一旦局势变化,你可命令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部队向宛城进军,你亲自率大军出秦川,到那时,百姓谁不携食捧酒迎接你呢?如果真能这样,统一全国的大业就能成功。衰败的汉朝就可以复兴了。这就是我为你谋划的计策,望你采纳。”一席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诸葛亮这一番话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定势,确立了刘备的政治前景与纲领。
刘备得诸葛亮就似鱼儿得水。从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博望烧屯、火烧新野、屡败曹操、舌战群儒、联孙抗曹、取得赤壁大捷、奠定三国鼎立局势……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刘备也从此始终敬爱信任诸葛亮,临死前,把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刘备礼贤下士的做法,无形之中起到了一种“形象”的作用。如果刘备不礼贤下士,不三顾茅庐,不请出诸葛亮,不但四处奔劳、一无所成,空余惆怅悲叹,而且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才投到他的门下。
管人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事情做好,为此,应该把各有所长的贤能人士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各种各样的贤才能人以必要的尊重,要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谦卑的姿态为这些人“服务”。一旦你礼贤下士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你所感召的不仅是这一个对象,还有得知此事的其他贤才。这样,把事业做大做强也就有了保证。
吃亏不是最要紧的事
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难以赢得人心。作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和赢得别人信任的艺术,诚实守信在管人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
古今中外的杰出管理者,无不强调信誉第一,把“信”作为立身之本,只要答应过的事情,就要“言必信,行必果”,所谓“季布一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赢得信任,对施展各种管人方法具有奠基的作用。
做生意的第一要诀就是要诚实,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做成大生意。弄虚作假,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终究是要弄巧成拙、惨遭失败的。在当今,作为一个企业家,更应以诚信为本,那种开空头支票、轻诺许愿的人,最终只能失去信誉。同样,作为管理者也应当以诚取信,从而赢得人心。
说到就要做到,是管理者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应该说这也是管理者在管理下属中的立身之本。李嘉诚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守信,说到就要做到。我现在就算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找我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说到就要做到的结果。”
受欢迎的管理者,常有许多共同的待人处世的优点,其中很显著的一点便是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诚实守信、遵规守约。他们常常遵循这样的原则:要么轻易不与下属相约,要么就要信守诺言,竭尽全力去办。
有不少的管理者喜欢许诺,可又不珍惜这一诺千金的价值,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所以许多事情不假思索就会轻易地答应给下属:“……我可以帮你这样做。”而后却往往又办不到。如此,很容易在下属的心目中留下一个“不守信用”的烙印。这实在是一名管理者所应避免的。
诺言好比一针兴奋剂,它能激发下属们的工作热情。如果你当众宣布:若能超额完成任务,大家月底能拿到40%的分红。这是怎样一个消息呢?情绪振奋的下属可能无暇顾及它的真实性了,下属的想像力已穿过时空隧道进入了月底分红的那一幕。接下来下属们必定会热火朝天地工作,扳着指头盼望着月底的到来。到了月底,你的下属们都眼巴巴地指望你能说话算数,而你却只能来一句——实在对不起!想想看,这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如果你下次再发出号召,让下属们苦干并给予—定的奖励,有谁还会为你真心真意地干活呢?谁都会对你的话打一个大问号。而一旦你的下属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你在组织中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你的权威没有了,难得树立起来的信任也失去了,赤裸裸的雇佣关系会让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由僵硬的数字符号构筑的组织环境之中。
管理者的命令不是圣旨,但你的承诺却有沉甸甸的分量,对于你不能实现的诺言,最好今天就让下属失望,不要等到骗取了下属们的积极性后的明天再让他们失望。人们推崇的是许下诺言并勇于承兑诺言的作风。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应该是一位从不随便乱开空头支票,言出则必行的君子。只要能够说到做到,哪怕管理者的能力差一些,下属们也会信任他,主动维护他的形象。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恪守承诺,按时做你说过要做的事情,不妨看看我们的“三部曲”:
步骤1:在做出任何承诺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如果不能完全肯定自己能够实现,那就不要承诺,承诺要全心全意,要保证它能不折不扣地实现。当你说:“干完这件事,我给你加薪。”你心里就要确保这个承诺能兑现。
步骤2:按时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要拖延,时间一到,马上兑现你所作出的承诺。
步骤3:如果发生了你事先难以做出合理的预见的事情,而使你不能实现承诺的话,应该立即开诚布公地与接受你的承诺的下属重新进行商洽。这件事要尽快做,不要等到火烧眉毛。如果人们知道你一般总能恪守承诺,而在无法实现时也会尽可能地和他们来进行协商,下属们就会相信,你是一个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管理者。
善识时务,退中求进
有的管理者在对待与下属的关系问题上走入了一个误区:不能让下属看到我的缺点和错误,否则我就难以受到尊重了。基于这一认识,有的管理者从不会在下属面前承认错误,哪怕是显而易见的错误。这样的结果,反倒会让自己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受损。
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平时再小心,也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错误。
人犯了错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死不认错,而且还极力为自己辩解。这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手段,怕认错就会受到惩罚。另一种反应是低头认错。
两种反应各有利弊得失,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种反应的好处是不用承担错误的后果,即使承担,也因为把其他人拖下水而分担了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证据明明摆在眼前,还死不认错的原因。此外,如果躲得过,也可避免别人对你能力的怀疑。
可是,这种死不认错的做法并不是一种上策,因为死不认错的坏处比好处多得多。
如果你犯的是大错,那么此错必定有人知道,甚至在下属之间已经传开,你的狡辩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对你心生嫌恶罢了。如果所犯之错证据确凿,你虽然具有一流的狡辩功夫,但还是逃脱不掉责任,那又何苦去抬头辩解呢?如果你所犯的只是小错,用辩解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就更划不来。
姑且不论犯错所需承担的责任,不认错和狡辩也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不管你口才多么好,权力多么大,又多么狡猾,如果你逃避错误,那他人就会认为你“敢做不敢当”、“没气度”等。于是,下属们不敢信任你,更因怕你哪天又犯了错,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于是抵制你,拒绝与你合作。而最重要的是,不敢承认错误会成为一种习惯,也使自己丧失面对错误、解决问题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那么第二种情形呢?你会说,如果诚实认错,那不是要立即付出代价,独吞苦果吗?有时候的确会如此,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别人的原谅——既然人家都认错了,还要怎么样?所以,在现实情况下,认错的后果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严重。
有为数不少的管理者,在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将责任推诿给下属,试图给人造成一种“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是下面的歪嘴和尚念错了经”的错觉。实际上,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
正如前面所言,每一个人都可能犯错,管理者当然也不例外。这时,应该勇敢地自我批评,真诚地向人们道歉、认错,从而反败为胜,以便维护自身形象。
具体来说,在下属面前显得勇于承担责任,有如下好处:
(1)维护权威。没有权威的管理者不是真正的管理者。维护权威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重视的一大课题。有了过错和失误,显然影响了权威的树立,许多管理者或敷衍搪塞,或矢口否认,或避而不谈。其实这反而显出其拙劣和愚蠢。痛快地承认不足,认识过错,让人们看到你勇敢的精神和坦诚,却能奇迹般地增加其威信。
(2)显示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种胸怀也是一个管理者成熟的标志。一旦有了过失、犯了错误,管理者如能引咎自责,向被危及一方坦陈自己过失的严重,一定能给人胸襟博大、大度容人的印象。
(3)警策他人。有时,某项工作的过失是领导集团所犯,或本与某领导无直接关系,而这些领导又偏偏心存侥幸,或企图蒙混,不予承认,如果某领导勇敢站出,首先承认自己的责任,往往能令其他人自惭形秽,也不得不承认错误。
(4)消除隔阂。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因为工作不可避免出现隔阂。这种隔阂或矛盾不及时消除,势必影响工作。借助某项工作失误之契机,领导若向另外的领导和下属承认过错失误,甚至把不是自己的过错也揽过来,往往能很快地消除偏见、隔阂、误会,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
有效的管理者,总是会为事情的结果负起个人的责任,不轻易把麻烦传给下属。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语:“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地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做领导的要尽量地表现,少一些辩解。身为管理者,要时刻记得: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绝对不可给人留下怕担责任的印象。
韬略于心,糊涂有方
正如上一节所言,承认错误是勇敢的表现,不但能融洽人际关系、创造平和氛围,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增进下属的信任。当然,只简单的被动认错还不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自我批评,适时地采取一些“罪己”措施。
“罪己术”是通过怪罪和责罚自己以取悦民众,从而达到缓和矛盾,凝聚人心的一种管人权谋术。它折射着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的特点。
罪己的最常见的形式是“罪己诏”。《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己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笼络民心,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帝王对自身过错和失败的反省忏悔。因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像古代的一些帝王学习,向公众发布“罪己诏”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
2006年6月底,TCL掌舵人李东生发表了《鹰的重生》一文。以鹰的自我蜕变作类比,阐述TCL集团要通过新一轮的创新浴火重生的决心。1997年,沈阳飞龙总裁姜伟公开发表了《总裁的20大失误》,反思自己以及企业管理层的错误,将认错进行得轰轰烈烈。
当然,罪己术的运用形式不仅仅只限于所谓的“罪己诏”,采取灵活一点的方式,不仅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还能巧妙地为自己找个台阶下,既维护了纪律,又使得自己不受惩罚。
建安三年,曹操率兵东征。此时正是农历五月,麦子收割季节。由于连年战火,许多田地都荒芜了。曹操正行军时,随着一阵阵轻风,飘来了一股股新麦的清香。原来,在队伍的前面出现了一大片黄澄澄的麦地。农夫们正在忙着收割。
一看到粮食,曹操顿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想,老百姓们辛辛苦苦大半年,眼看果实到手,倘若这大片庄稼被我的人马一路踏过,多么可惜啊,自己的军队在老百姓心中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战争时期,人心向背和粮食都十分重要呀!于是,曹操立刻传令:“凡是踩踏麦田者,罪当斩首!”传令兵立即将曹操的命令传达三军。
全军上下,人人都小心翼翼起来,因为他们深知曹操的为人,不要因为踩踏一撮麦子而丢失了性命。所以,士兵们行走时,都离麦田远远的,骑兵们害怕马一时失蹄狂奔乱窜,也就纷纷下马,用手牵着马走。队伍在麦田边缓缓地向前移动着。
正在忙于收割的黎民百姓们,对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不少人说道:“老天保佑你打胜仗!老天保佑曹将军!”
曹操见到这种场面,内心里不亚于打了一个大胜仗那样高兴。他坐在马背上,被眼前的场面所陶醉,想不到一句号令,就赢来了老百姓对他这么高的赞誉。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凑巧,正当曹操得意忘形之时,“嗖”的一声,一只大野兔从麦田里窜了出来,穿过路面,跑到了另一块田里。曹操此时正坐在马背上得意,他的马匹给这么一惊,犹如脱了缰的野马,一下子窜进麦田几丈远,差点没把曹操给摔下马来。等到曹操回过神来勒紧缰绳时,一大片庄稼已被踩坏了。
面对眼前这一意外的突发事件,大家都惊呆了。曹操虽然久经沙场,但面对此景也一时无措。全军上下纷纷议论说:“将军自己刚刚下达的命令,现在他自己就先违背了,看他这次如何处置。如果他不处罚自己,以后还怎么让将士遵守命令呢?但他怎样处罚自己呢?早知如此,何以下这道‘罪当斩首’的命令啊!计划赶不上变化。”曹操也感到事情很是棘手。于是,曹操大声地说:“我定的军规,我自己违犯了,请主簿(秘书)给我定罪吧!”
好一个曹操,反应真是敏捷。他明明知道自己是犯了死罪,但他却不说,而是让主簿去解这道难题,把球扔给了下属。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解脱找一个台阶。
主簿听了曹操的话后,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大声对曹操及大家说道:“依照《春秋》之义,为尊得讳,法不加重。将军不必介意此等小事。”旁边的一些军士也跟着附和道:“主簿说得对。”
曹操听了,心里当然十分舒服,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军令是我制定的,怎么能被我自己破坏呢?”接着,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唉,谁让我是主帅呢!我一死,也就没人带你们去打仗了,皇上那里也交不了差呀!”众人忙说:“是呀,是呀,请将军以社稷为重啊!”
曹操见大家已经彻底地倒向他了,便说:“这样吧,我割下自己的头发来代替我的头颅吧!”于是,拔剑割下一绺头发,交给传令兵告示三军。
这次事件,也是“权术之王”的一次精彩表演。曹操并不假借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而是用自己之发来严明军纪,以达到使民心归服的目的。这样的权谋术无论从主观意图看,还是从客观效果看,都是好的,也强化了曹操“言必行,行必果”且严于律己的主帅形象。曹操这样做,既维护了他制定的军令,同时又给老百姓及下属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也保住了他的脑袋,可谓一石三鸟。
我们从曹操身上可以学到,领导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就必须坚持原则,即做领导的首先要遵纪守法: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则需在不破坏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地去处理。
让人一步不为低
实践证明,凡是成长和发展较快者,大都是有威望、有号召力的人。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你拥有一个四方称颂的明主形象,就能把局面做大。
作为一代英豪的朱元璋,同样也认识到了人心是取得最终胜利的依靠,因此,他是如此的重视人心,每到一处,便收拢一处的人心。朱元璋的天下就是由此而来。
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朱元璋率军进兵江南。采石城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南岸城池,该城一破,红巾军千军万马顿时如潮水一般涌向城中的各个角落。对于久困和州,粮食供应紧缺、吃够伙食供应不足的苦头的将士来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牲畜、粮食,在他们心目中是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尽管军纪严明,但出于囤粮为公的心理,都想把东西抢到自己的部队里去。因而采石城破之后,各路将士争先恐后,不管是仓里的还是囤里的,是官家的还是平民百姓的,也无论是衣是粮,鸡鸭猪狗,你抢我夺,抢到手就往船上装载,弄得满城鸡飞狗跳,乱作一团。此时,将士们全抢红了眼,就是杀几个人也难以遏止。将士们心同此理:饿苦了,饿怕了,因而就是拼命也要饱掠一番,以便能吃上一段时间的好饭。
对此,朱元璋很是担心,士兵们都是只图这些眼前利益。他是个很重军纪的人,他为自己军中的一些未直接管辖的部队犯忌而生气,于是抓紧派人组成了纠缉队在街头巡逻,城中秩序才渐归于平静。他朗声向部队解释说道:“我们这支队伍要成大事,不图眼前的这点儿小利。前面就是太平城,那才是个富庶的去处,兄弟们到那里去,一起去大开眼界吧!”经过这一鼓动,将士们的抱怨才算消退了。接着便是犒赏军队,好猪好牛好米饭,饱餐一顿。
经过这一场风波,朱元璋担心在太平城中再起波澜,便在从采石城出发以前命掌书记李善长紧急起草了《戒缉军士榜》,意在约束军队,防止扰民。果然,在太平城,战斗刚一结束,士兵们刚准备动手抢掠、大发横财的时候,却见城中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榜文,上面赫然写道:敢有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者,杀无赦。
朱元璋就是这样重视自己在民众眼中的形象,他所起草的榜,很有作用,混乱的局面立刻变得井然有序。在战事结束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军士们都有一份。朱元璋的高明做法,既得到了人心,也稳住了军心。
朱元璋在得到民心后,根据地得到了很好的巩固,他又在巩固扩大江南根据地的同时,再让自己的新政深入人心。他在占据应天后,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让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对自己的每一步路子都有清醒的认识。他深懂人心,只要有人,就算是“地狭人少”,他依然重视。他训诫说:“我自起兵以来,从未随意杀掠。今尔等带兵出征,望能体察我的心意,严格约束士卒。城破之日,不得妄行杀掠。有违军令者,军法处治。倘再纵容,定当严惩不贷!”诸将战战兢兢,奉命而去,很快就攻下镇江。入城后果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种情况迅速传到其他地方,各地民众都称颂朱元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这给朱元璋经营江南带来很大便利。攻占镇江后,徐达又分兵占领了金坛、丹阳等县,面向张士诚占领区构筑了一道防线。
朱元璋知道得民心可以安定局面,利用民心可以增强自己的后备储力,是自己威力无形的延伸。对边界问题,朱元璋要求“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在攻克江浦时,朱元璋树起“奉天都、统中华”的金牌,他亲自出征,以便更能激发起人们心中的斗志。而此时敌军人心本已浮动,见救援无望,有些军官便联合起来,开门投降。朱元璋顺利进入婺州,在那里设立军政机构。接着,又分兵四出,占领了婺州周围地区。朱元璋还派人到庆元路(今浙江宁波),招降控制浙江沿海地区的割据首领方国珍。方国珍见朱元璋势力强盛,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又想借为声援,便遣使者进献礼物,表示归附。到龙凤五年(1359年)下半年,衢州、处州等地也落入朱元璋手里,元军在浙东的据点都被拔掉了
朱元璋为了倡仁义,收人心,他在根据地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赢得民心的措施。在政治上,废除元朝苛政,减轻刑罚,宽减税役。朱元璋释放了应天府所辖监狱里的所有轻重罪犯。对他的这一规定,当时有官员想不通,朱元璋的回答则是:“自兵乱以来,百姓初离创残,今归于我,正当抚绥之。况其间有一时误犯者,宁可尽法乎?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少失宽厚则流入苛刻矣。所谓治新国用轻典,刑得其当,则民自无冤抑。若执而不通,非合时宜也。”
在经济上,朱元璋设法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他亲征婺州时路经徽州,曾召见当地儒士唐仲实、姚琏二人询问民事得失。唐仲实反映当地守将邓愈役民筑城,百姓颇有怨气,他立即下令邓愈停工。唐仲实说话间又婉转地反映“民虽得其所归而未遂生息”的情况,意即百姓负担过重。朱元璋即坦率地承认:“此言是也。”并做出解释,说:“我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已,然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显示了愧意。后来,他下令在徽州实行土地经理,令民自实田。龙凤九年(公元1363年)又在徽州落实“民自实田”之策,并要求防止官吏横敛百姓。民自实田而定科徭的结果,使过去地主隐瞒土地向农民转嫁负担的现象大为减少。他又着手减轻各种赋税和徭役,废除新归附地区的旧政,对新归附区的所有税赋和徭役实施“尽行蠲免三年”的政策。
做到此,朱元璋还觉得不够,于是进行了免租和赈灾活动。他“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改变“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平等现象。他还实行“给民户田”的政策,支持农民夺取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朱元璋没有忽视人民,而且懂得爱民才是最大的政治,他任用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做官,对人民来说就是一件大喜事。
在获取民心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贤才是极其重要的。朱元璋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人大力用之,而众贤才也佐助朱元璋添补了必要的知识,增长了智慧,也长了不少才干。朱元璋在这一时期明显深沉练达,逐渐成熟,与这些人的佐助甚有关系。朱元璋能够自觉地同读书人交往,一方面是在积极主动地弥补各种文化知识课,结合军事政治斗争的实践,了解先辈们积累的各种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在缓和与各地士大夫的矛盾,消融他们的敌意,团结他们一同做事。旧时代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宗族、一个地域的核心人物。一名有影响的儒士,就是这方水土的一面旗帜,具有一种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用他们来管理当地百姓,的确是最合适的。
这一系列措施塑造了朱元璋四方称颂的明主形象。古人说,得人心而后得天下。得人心,才能创造“人和”的良好态势,有利于平定天下。如果您是一位手下带着一帮人的领导,前人的智慧您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