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23

第23章 功高不震主

所谓“君子之才,玉韫珠藏”,一个有心思的男人必然不会事事抢在领导前面,在领导面前出尽风头,甚至功高盖主,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一来,即便自己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也终将会失去领导的信任和好感。

钟伟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钟伟的领导是不久前才升任的。据说,这位领导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业务员,是因为工作十分出色而被破格提拔的。钟伟得知这些事情后,对领导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情,很羡慕领导的能力和才干。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分阶段地提高自己,最终追上自己的领导。

钟伟的本意其实并不坏,无非是把领导当成榜样来学习,但是,他的表现可是有些太明显了,难免让人误会他有什么“不良想法”。钟伟的领导对于一个如此拼命工作、努力表现自己的员工实在难生好感,因为钟伟的所作所为总会让领导认为他有取其代之的不良企图,渐渐地,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特殊。一方面,钟伟对领导交给的每项任务都会拼命去完成,表现仍然十分出色,依旧向领导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领导将钟伟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担心钟伟表现太好,会显得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凡是重要而有挑战的工作都不再交由钟伟处理了。

领导的这种行为虽然有失气度,但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领导必然付出了诸多努力,设法保住自己的位置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不过,领导的这种做法俨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下属,千万不能功高盖主,锋芒太露是许多职场男士的致命弱点。领导虽然喜欢有工作能力、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下属,但是他们更担心会引狼入室,工作虽然成功了,自己却被莫名其妙地挤下了马。

如果你能理解领导的这种想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要多加注意。工作努力认真是应该的,但在论功行赏之时,要学会主动向后站,给自己的领导留下一个合适的位置。如果你能这样适时忍让,领导就会对你放松警惕,甚至觉得你还比较明白“事理”、是个可用之才。如果运气好,头份功劳归于领导,第二就非你莫属了。如此名利双收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须知,你只有和领导建立起一种良性发展的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建立这种关系最需要的就是领导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得的,更何况是在领导同下属之间。做到能不“功高盖主”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刘邦进入关中以后,因萧何在行政管理、户籍管理方面很有一套,颇得民心。当时关中百姓只知有萧何,不知有刘邦。萧何的一个门客提醒他说:“您不久将要被灭族了,您占据相国高位,功劳第一,是人臣之极,不可能再得到皇上恩宠。可是您自进入关中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深得民心,皇上几次问您的原因,就是关中百姓都跟着您跑啊!”

不久,南方少数民族起兵反汉,刘邦率军亲征,留吕后及萧何守关中。萧何趁机强占民田、民宅,强夺他人妻女为婢妾,一时间,民怨沸腾,怨声载道。高祖凯旋还朝时,老百姓拦路控诉萧相国。高祖心中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只是表面上斥责萧何说:“你自己去处理吧!”从此不再担心萧何会“功高震主”了。

我们知道,在古代,有多少良臣名将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而萧何正因为深谙了此道,才用这种往自己脸上抹黑的办法,稳住了刘邦,得以平安享尽天年。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同一个“温顺”之人计较的,所以,聪明的男人,面对各种可能的嫉妒,常会采取圆滑稳重的处世方法来保全自己,以免招来各种暗箭的伤害。

明朝有个叫徐达的人,智勇兼备,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几乎每逢较大战役他都要被委任为主帅。朱元璋在每次出征前总要对他说:“将在外,君不御,将军认为该如何就如何好了。”话虽每次都这么说,但他却能随时随地控制徐达,他的爪牙无时不在监视着徐达的一举一动。徐达深知其中机关,所以,并不为朱元璋的那句话而任意妄为,而是每逢稍大一点的事都必派亲信报给朱元璋,因而他才一直没有遭贬甚至被加害,与臣与君的关系都相处得不错。

假如徐达没有做到韬光养晦、大智若愚,那么他就很难善始善终了。

俗话说:“才高被人忌。”嫉贤妒能是社会通病,有很强嫉妒心理,容不下强者的领导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下属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面对这样的领导,我们只有锋芒内敛、韬光养晦,才能免遭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