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20

第20章 主动承担责任

那些有心思的男人,大多懂得在领导犯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时,勇敢地站出来为领导代过。他们深知,“代过”并不意味着“傻”,而是为了维护领导的面子,让领导知道自己善于变通,从而更加地欣赏自己。

某厂召开职工大会,按例,老板在会前进行点名。

“黄晔(huá)。”

全场一片寂静,没人应答。

老板又念了一遍。一个员工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晔(yè),不叫黄晔(huá)。”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

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经理,我是打字员,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了挥手,继续念了下去。

这位打字员真是个代领导受过的“能手”。一周之后,他被升为公关部经理。

从个人感情上讲,每个领导都喜欢有一个为自己工作上“代过”的下属。如果你能够与领导结为“知己”,在适当的时候,为领导填补一些工作上的漏洞,维护领导的威信,对自己的事业及前程当然大有好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也是如此。工作千头万绪,用人管人千难万难,疏忽和漏洞在所难免。这时候,作为下属就应该主动出击,帮助领导更改差错,往自己身上揽些责任!无论哪个领导都喜欢给自己补台的人,如果你在关键时刻给领导来个“落井下石”,那么你就要小心你的前程问题了。

一般来说,领导都有几愿几不愿,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从理论上讲,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属承担。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领导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职位,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级领导的形象,比如接电话、组织市场调查等都是领导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这些事情只能由下属分担了。

二、领导愿做“好人”而不愿做“恶人”。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一般都喜欢由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恶人”。

愿当好人,不愿演“恶人”是一种很普遍的领导心理。此时,领导最需要下属挺身而出,充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当然,这是一种较艰难而且费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向下级明说,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上级的意思然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做了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会公开表扬你;如果下属因为粗心或不看领导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三、领导愿意领赏,不愿受过。闻过则喜的领导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喜者。在评功论赏时,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之后,许多领导都争着往后退。此时,领导亟待下属出来保驾,敢于代领导受过。

代领导受过,除那些原则性或特别严重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从组织工作整体讲,下属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受过的角度讲,代领导受过实际上培养了一个人的“义气”,并使自己在被“冤枉”的过程中提高预防错误的能力。结果,因为你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工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患难得“真情。”

有人说:“你也许会忘记与你一起笑过的人,但不会忘记与你一起哭过的人。”的确,这是人的一个共性,人们对于那些曾与自己共患难的朋友,总是具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并对此久久不能忘怀。领导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所以当领导陷入困境时,作为下属的我们在了解原因以后,关键时刻不妨帮他一把,助他脱离困境,他自然会对你感激不尽。

领导陷入困境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不论你的领导因何跌倒,都应该找出问题的根源,确定其性质,并把它们作为你确立应对策略的基础。

当领导陷入困境时,他处于众叛亲离、孤立无援、十分尴尬的境地,并会伴有灰心丧气、郁闷烦躁、凄凉痛苦、自我解嘲等失意情绪,其心理落差很大,对人情冷暖有了深刻地体验,更加强了他东山再起、恢复以往辉煌和荣耀的决心。因此,对于那些给予他哪怕是点滴帮助的人,都会须臾不忘,对于那些在他深陷逆境、处于孤立无援之中给予帮助的下属,会尤其重视。在他们看来,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能考验人的忠诚,这时的忠诚才显得可贵,所以,面对那些聪明能干、胸怀大志的领导,即使他正身处厄运之中,聪明的男人也绝不会落井下石,而是继续忠诚地追随着他。

当然,对身处逆境的领导奉献忠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譬如,当领导受处分后,只要没有离开领导岗位,就意味着他还是领导,也不意味着他已经没有了前途。对这样的领导还应该一切照常,工作中积极配合,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但是,要避免在公开场合安慰他,即使你出自善意,他也会认为那是一种羞辱和嘲弄,所以安慰和鼓励要选在私下,才能更好地增进彼此感情。同时,如有能力,还可为领导出谋划策,帮助其走出困境。领导身处逆境之时,很难对自己的处境和前途做出正确的判断,下属作为旁观者,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他出主意,想对策,寻找摆脱困境的最佳方法。

某公司业务部副经理高华发现自己的领导这几天满面愁容、无精打采,本来很开朗的一个人,现在变得意志消沉了;原来很快就能处理完的公事,现在到下班时还要剩下很多。总经理对业务部及其领导的工作表现已露出明显的不满。

高华看到这些,真是忧心如焚。他既不想看到公司因业务部的工作不力而遭受损失,也不愿看到本来很有才能的领导被炒“鱿鱼”。

对领导的表现,高华感到不可理解。于是,他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领导的妻子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去陪伴妻子。由于休息不好,再加上时刻担心着病人,因而连日来精疲力尽、心力憔悴,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高华对领导的遭遇深表同情,他找机会与领导谈话,请求暂且将领导的一部分工作交给他去做,好使领导能够腾出更多时间照顾病人。

接手工作后,高华一丝不苟,力求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圆满,遇到不明白或不熟悉的问题,他主动向领导或同事们请教。在他的努力下,业务部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总经理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而高华本人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后来,领导的妻子病愈出院,领导又开始安心工作了。每每谈起这一段经历,领导总是很感激地对高华说:“那时多亏有你鼎力相助,不然的话,公司遭受损失不说,恐怕我自己也早已回家抱孩子了。”总经理也不止一次地说高华是一个很顾全大局的人。

通过这件事,高华得到了公司上下人的尊敬和赞誉,他和其顶头领导更是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密友”。

高华显然是个聪明又有心计的男人,像这样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责任、替领导分忧、顾全大局的下属,有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