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19

第19章 功劳也有领导一份

“功劳”这东西恰如可口的佳肴,每一个人都喜欢,因为对于男人而言,它是能力与荣誉的标志与象征。领导自然也是一样,他若得不到,心中难免会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作为下属,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好吃的“菜”要让给领导“吃”,即便自己垂涎三尺,也要向领导说:“您请!”

不要以为自己立了功,就有了讨好上司、邀宠求荣的法宝和资本。事实上,立了功,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不历史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功成就身退了呢?立了功,的确说明你是有才华、有智慧的,可是你绝对不能居功自傲、独享荣誉,而要恰到好处地把功劳让给上司。否则小心上司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把你灭了,也正遂了身边那些嫉妒你、眼红你的人的心。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致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恐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这是人类共有的弱点,作为一个万人瞩目的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正是迎合了这一点。你想谁不愿意功劳卓著?尤其是作为君主,哪个能容忍臣下的功劳超过自己呢?

“伴君如伴虎”,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懂得如何与领导相处、明哲保身,充满着智慧的结晶。一些人自以为有功便忘了领导,这是很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嫉恨。把功劳让给上司,才是明智的捧场,是稳妥的自保。在官场上如此,在职场上也是如此。

小江很有才气,编辑的杂志很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因此很受欢迎,有一次还得到创新奖。一开始他还很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失去了笑容。他告诉一位朋友说,他的上司最近常给自己脸色看。

这位朋友问清楚他的情况后,指出了他犯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小江得了创新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因此除了新闻部门颁发的奖金之外,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还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并且夸他是当主编的料。但是他并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同事们的协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从此他的上司刘主编便开始处处为难他。遗憾的是,小江不相信朋友的分析,结果三个月后就因为呆不下去而辞职了。

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自然是小江贡献最大,但是他错在独享了这份荣誉,这让上司怎么想?自然觉得他目中无人、恃才自傲,其次因为小江的才华也让他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小江自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与上司相处,一定要在各方面维护他做上司的权威,不要恃才傲物、居功自傲,那样终会成为上司和同事的“眼中钉”。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会给你带来一定的荣耀,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份荣誉归功于上司,把鲜花让给上司戴,把众人的目光引到上司身上;否则,若是你抢了上司的风头,后果就严重了。

其实,如果你真有能力,又何必在乎这一次功劳的归属呢?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肯让功的情绪,将功劳让给领导,于你而言是有益无害的,领导一定会给予你更多的机会,那么你自然就会斩获更多的功劳。

试想一下,在这个大多数人都不肯将功劳让给别人的社会上,如果有人肯大方利落地把功劳让给自己,受到礼让的人会作何感想?这是真的吗?他一定会感到吃惊,待领导了解到事实的来龙去脉以后,一定会对你有所感激,对你好感大增。

此外,受到你礼让的领导心中还会因此产生一种“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的负债感,所以,他一定无法释怀,而常常这样想:“此人很体谅我,所以才会把功劳礼让给我,他真了不起!”

你建立功劳,使你对自己的才能有了自信。此时你又能将自己的功劳礼让给领导独享,使你的人格变得更伟大,这又是更大的收获。而领导终有一天会给你再次建功的机会,这对你来说绝不吃亏。

但是,有一件事你必须注意,即你将功劳让给领导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对外宣传;如果你没有自信能遵守此戒律,那你最好不要让。

一个志在成功的男人,切不可盯住功劳不放,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短视近利,将来一定会吃亏。

为领导搭“舞台。”

人一旦有了某种能力,总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的场合发挥它,以显示自己,领导也不例外。如果你与领导在某方面同样擅长,作为下属就要多给领导发挥的空间。

领导在单位里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往往喜欢在下属面前表现自己权威的一面,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尽可能向下属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能,工作能力强的领导尤其如此,因为他们有能力、有炫耀的资本。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领导也不过是希望借此获得下属的肯定和认同罢了。这种情况下,一个聪明的男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满足领导的心理需要,尽量多为领导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领导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领导得到了下属的肯定,同时,自己也会得到领导的肯定。

那么,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如果领导擅长演讲,你不妨在会议中,适时地提出一个命题让大家讨论。这是领导发挥他拿手好戏的时候,无论怎样,领导的印象中会觉得你总能提出好的建议。如果领导的长处是组织能力,那么你就适当地请示他一些具体事物的组织方法。当然有些兴趣爱好上的优点也不能错过,比如领导歌唱得好,那么你可以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这点,让领导能一展歌喉。总之,如果你能不断地给领导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那么相信一定会给领导留下很好的印象。

郑老身居要职。一年前的夏天,郑老参加一个科技会议,他决定带一个懂科学的技术人员一同前往。于是土木工程系毕业生、科委干事薛亮便得到了这个美差。

这次公差,令郑老对薛亮颇为满意。与会期间,宴席推不掉的酒有人代喝了;会议中的科技名词,有人认真、通俗地为自己作出解释;晚上看文件,刚觉口渴,一杯热茶已放在手边;身上觉得热时,定了向的摇头电扇及时送来徐徐凉风。他扭头一看,对自己体贴入微的薛亮正在看书,头上、脸上满是细细的汗珠。

于是,回到H市不久,薛亮便荣升为郑老的秘书。

薛亮当了秘书后,发现郑老颇爱下象棋。于是,他报名参加了市象棋大赛,并赢得了冠军,却谦虚地说“只是随便下下”。

H市棋坛不乏高手,冠军岂是随便下下便可以得到的?从那以后,闲暇无事,郑老便叫薛亮陪他下上几盘。

其实,薛亮是位家学渊源的棋手。他还没上学就跟颇有造诣的爷爷学棋,爷爷不仅向他传授棋艺,而且教会了他棋德,告诫他不可恃强凌弱,如碰到棋艺不高又以权势压人的人不可故意失棋,否则失棋即是失德。薛亮原来一直都遵从爷爷的教诲,但在大学里为此得罪了系主任,毕业时便被分到了科委当个小干事,实际上等于是个高级勤杂工。

根据郑老的脾气,既不能胜他,以免背上骄傲自满的罪名,也不能轻易让他取胜,让他认为自己没有本事。于是,郑老和薛亮下棋,竟成了一种乐趣。每次和人说起他的秘书,老赵总说:“人聪明,但不骄傲,难得。”一年以后,薛亮被提升为市委办公室主任。

翌年春,薛亮正要报名参加H市象棋大赛。郑老叫他也给自己捎带报个名。郑老虽爱下棋,却从未参加过本市大赛,他怕输了,脸上不光彩,但经过与薛亮这个上届冠军经常对抗,颇增了几分自信,他觉得应向全市人民显示一下自己的棋艺和智慧。他要薛亮去向组委会要求:自己只参加决赛。

决赛开始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厮杀”,郑老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周围一片溢美之辞。郑老也不禁留露出一副“舍我其谁”的神情。

不久,郑老退居二线,极力推荐薛亮接替他的工作,他总是强调,薛亮不仅符合提拔干部的标准,而且具有谦虚、谨慎、好学的品质。

当然,由于性格、兴趣、所受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每位领导都具有其固有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察言观色,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这其中有一种人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这类领导可谓是超级自信,工作上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他从心底里认定只有自己才是最棒的。碰上这种领导,我们要多加小心,要多给领导发挥的舞台,在工作中更要学会主动让领导一步,碰上工作中的难题,可以适当地扔给领导,由领导来做出最完美的处理。

萧坚的领导是位很能干的人,在工作上总表现出一种不怕输的拼搏精神。萧坚对领导十分钦佩,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领导一样,拥有骄人的工作成绩、超强的工作能力。不过,萧坚发现自己的领导有一个毛病,就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下属被工作中的困难阻碍,只要看到下属出现一点问题,他就马上忍不住出手相助,表现十分积极。

萧坚一开始也觉得领导实在是太“乐于助人”了,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好领导,就应该尽量将工作做好,不给领导增添负担。于是,萧坚总在工作中异常努力,争取克服每一个困难。即使偶尔出现了问题,萧坚也不愿向领导汇报,而是等待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萧坚发现领导对他的态度反倒不如以前了。有时言语中还会有一点冷嘲热讽的意味,言外之意是说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准确的把握,太爱逞强,总是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听了这些话,萧坚才明白,原来领导总帮下属解围,并不全然出于好心,在很大程度上,领导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想更多地展现自己。萧坚的努力使领导没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领导当然会觉得很郁闷。

萧坚的领导可能会是很多下属梦寐以求的那种领导,但是,真和这种能力强又爱表现的领导相处,做下属的恐怕就很难有出头之日了。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发挥空间让给领导一些,领导肯定会觉得你有问题。领导总觉得你费尽心力所做的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你做不好还要硬撑,实在没劲。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想通过解决困难来磨练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因为领导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跳出来,剥夺你的机会。

面对这种领导,与其被动被剥夺机会,倒不如主动一点,把舞台让给领导,使自己在领导眼中有分量,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