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再蒙人
34402400000057

第57章 选好“参照物”

选定什么样的目标,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断飘移亦或仅以赚钱为目标的企业,好比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漂荡奔波,随波逐流,终将一无所成。

有位哲学家有次漫步于田野中,发现水田当中新插的秧苗竟是排列得如此整齐,犹如用尺量过一般。

他不禁好奇地问田中工作的老农是如何办到的。

老农忙着插秧,头也不抬地回答,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

哲学家卷起裤管,兴冲冲地插完一排秧苗,结果竟是歪歪斜斜,杂乱无章。

他再次请教老农如何能插一排笔直的秧苗,老农告诉他,在弯腰插秧的同时,目光要盯住一样东西,并朝着那个目标前进,即能插出一列漂亮的秧苗。

哲学家依言而行。不料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他又请教老农,农夫不耐烦地问他:“你的眼光是否盯住一样东西?”

哲学家答道:“有啊,我盯住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

老农说:“水牛边走边吃草,而你插的秧苗就跟着移动。你想,这道弧形是怎么来的?”

哲学家恍然大悟。这次,他选定远处的一棵大树。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针对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人生如是,对一个企业的领导又何尝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