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再蒙人
34402400000142

第142章 给员工一点宽容

在领导者手中,有时候“萝卜”比“大棒”有更大的管理效用。宽容就是一个硕大味美的“萝卜”。从个人角度来说,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广大,自己的性情愈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动肝火、闹情绪,愈加不会纠缠于无谓的小事。

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禅师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遵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便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一会儿,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师父的脊背跑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太凉,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的师兄弟。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在管理上,领导者应该宽容那些略有瑕疵的员工,尤其要能容忍员工的短处,甚至“偏袒”员工的短处。其用意当然不是喜欢或者纵容员工的短处,而是另有所图。

在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图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其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员工的长处;其二,赢得人心,进一步密切上下级的关系;其三,极大地提高自己在员工中的声誉,有意将自己塑造成宽厚、豁达的领导者的新形象;其四,为了实现某个既定的管理目标。因此,在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时,管理者必须本着“得”大于“失”的行为准则来行事,只有当容短护短这一行为本身不超过某条临界线时,采取容短护短的方法,才是有价值的,可行的。

在不超越临界线的前提下,管理者在具体运用容短护短原则时,仍然面临着十分广阔的选择余地。这时候,作为一个精明的管理者,就应该充分利用手中执掌的选择权,灵活掌握容短护短的“度”,放手大胆地“袒护”自己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