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让管理再蒙人
34402400000010

第10章 合理而有效地奖励员工

奖惩标准和评价系统是一个组织促使员工高效工作的“发动机”。合理而有效地奖励员工,会让企业的生产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这个由先进的计算技术支持的系统耗资不少,但也的确能准确记录每只蜜蜂每天的工作量。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在季度中期,它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另外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棕熊与黑熊想的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地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黑熊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蜂蜜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三个月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黑熊大惑不解,自己花钱费神设立的绩效评估系统怎么会不管用?这时,蜂王告诉它,蜜蜂的访问量每月都增加一成以上,而每月产蜜量差不多下降一成以上。黑熊非常生气,连声问有没有谁偷吃了蜂蜜?

蜂王说:“没有谁偷吃蜂蜜,问题出在没有足够的花蜜来酿蜜。为了尽可能提高访问量,蜜蜂们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您有没有注意到,在给工作量最大的蜜蜂发奖的时候,其他蜜蜂立即一齐发出不满的嗡嗡声?蜜蜂之间竞争的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您要是早说您是在与棕熊比赛,而不是在让我们比谁访问的花多,蜜蜂们的工作就大不一样了?

黑熊这才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太对头,于是虚心地向棕熊请教。

黑熊说:“我之所以让蜜蜂们专注于采集更多的花蜜,是因为花蜜才是与最终的绩效直接相关的。你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你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枝节越多,越容易走入歧途,越容易忘掉最终目的而把手段当成目的。

“另外,你的奖励方法也有问题,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更多的信息才让它们竞争,由于奖励范围太小,为搜集更多信息的竞争变成了相互封锁信息。我的蜜蜂不一样,因为我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齐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贮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激励是手段,激励单个的蜜蜂更是手段中的手段,相比之下,怎么激发起所有蜜蜂的团队精神更为重要得多。”

当黑熊给一个蜜蜂奖励的时候,其他的蜜蜂并没有理解这种奖励的真正目的,于是,它们选择了一种对他们最低成本的方式——少采蜜多跑路。结果总是那么忙碌,却忽视了忙碌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这就给领导者的绩效评估思路提出了疑问:评估过程是否与绩效目标相一致?黑熊失败的原因在于,评估系统没有直指目标,而是掺和了一些枝节,这就给蜜蜂们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不要管采多少蜜,跑够了路就行了。正是组织对评估系统设计的缺陷,导致绩效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