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34336000000128

第128章 道乃平常心

赵州从谂禅师曾问乃师南泉:“什么是道?”

南泉回答:“平常心是道。”

任何学问,无论是佛道、儒道,还是政道、商道,修到最高境界,都只是一颗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看淡成败得失,看淡尊卑荣辱。如何看淡呢?其核心点是:以平等之心待人。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是以不平等之心待人来的。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你就想超越别人,你就想做人上人,你就必然将成败得失看得很重,你就必然将别人踩在下面,并自然产生尊卑荣辱的观念。一切喜乐烦恼痛苦也因此而生。

如果以平等之心待人,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心里并没有比别人高明的想法,那么成败得失都属正常,赢了不会洋洋得意,输了也没有什么不服气的;心里也没有人上人、人下人的想法,那么无论处于何种地位都无关紧要,处于上位不会沾沾自喜,处于下位也不会觉得没面子。

有人会问:这世上本来存在地位的差别,哪能以平等之心待人呢?主席就是比副主席高,冠军就是比亚军高,总经理就是比副总经理高,何来平等?其实,有无平等之心,跟地位高低并无冲突。主席和副主席都是一种职称,冠军和亚军都是一个荣誉,总经理和副总经理都是一项工作,因为你我平等,谁竞争到某个职称、某个荣誉、某项工作都属正常,难道我非得赢了你才算正常吗?

美国总统是全国职务最高的人,可是总统当了几年后,又去做了教授,做了农场主。难道说这个总统退步了,越混越没出息吗?至少他本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会想:我还是我,只是在做一份不同的工作而已!这就是平常心。已经将道修到很高的境界了。

相比之下,有的人的境界就差多了,能上不能下,这就太没平常心了,其根源还是没有平等之心,想做人上人的欲望过于强烈。为什么某些人这么“变态”呢?因为官场理论——儒经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它将“上尊下卑”规定得那么清楚,将工作贵贱分得那么清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凡是学了儒经又未能领会其精神的人,心态就失常了。

由此看来,还是释迦牟尼的境界高。释迦牟尼在佛学上有了那么高的成就,全国知名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随他一起修道,他却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还要自己去化缘,还要自己洗脚、铺座位。因为他认为“众生平等”,自己并不比任何人、任何东西高明,有了平常心,做常人看来很“低贱”的事,就显得很自然了。

有人会问: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怎么能降格到“众生平等”的地位呢?其实,高级、低级,只是人类自己的观念,事实如何,却很难说。至少在佛眼里,人并不比任何动物高贵,正如他本人并不比任何人高贵一样。比如,黄金比泥土高贵吗?佛会说:人本自泥土中来,还会回到泥土中去。米饭比粪便高贵吗?佛会说:米饭吃下去就会变成粪便。人比狗高贵吗?佛会说:你前生就是一条狗。佛是以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超时空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他看出了“众生平等”。而我们是以一种狭隘的、僵化的、短视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就看出了众生不平等。

我们想达到佛的境界,一时难以办到;但也不能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境界。如何进修呢?打消做人上人的念头就可以了。大教育家马寅初先生曾建议所有家长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下人”,也就是说,要以平等之心待人。中国的问题,90%以上是因为大家想做人上人带来的:你想坐轿子,就需要好几个人在下面抬轿子。正好那些抬轿子的人也想坐轿子,他们就可能扔掉轿子,摔你一个背脊着地。

原因何在?大家都只想做人上人。事实上,有进取心、有上进心是应该提倡的,只是不要去强调自己的地位比别人尊贵。佛法都讲众生平等,这不是只在佛界适用,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一旦你以这种心理去支配自己的言行,你才能发现和得到应有的幸福。

不以区别心待人,则已是知道众生平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