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就是双方经过谈判,都表示同意的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约定,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比如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大家“约定”的规则就是一种口头契约;一个人要买一处房产,首先要签订合同,这就是一个书面的契约。这个契约里面要有谈好的条件,价格是多少,什么时间入住等等都必须写进去。双方必须遵守,不得违反约定。契约的本身带有一种平等的性质,是建立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上的。
有些父母常常觉得孩子有许多缺点,比如不喜欢学习、不爱听话、常常跟父母顶嘴、任性、固执、不爱劳动、不关心父母、出门不告诉父母到哪儿去等。而有的孩子又觉得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答应了条件又变卦取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子女之间就形成对立的局面。
为了协调双方的行为,可以采用订立契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也可以规范父母的教育方式,因而能够建立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正常关系。建立这种关系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平和公正意识以及遵从正确教导的行为习惯。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孩子的很多坏毛病,比如任性、固执、懒惰等,一般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实践证明,很多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常常都通过订立条约而解决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签订契约的时候,特别是为了矫正孩子比较顽固的不良习惯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契约最好是文字性的,内容要切实可行,不要迁就孩子,也不能强迫孩子签订很难实行的“不平等条约”。
签订契约是为了执行。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检查,做好记录,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如果发现契约本身有缺陷或不足之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父母要和孩子妥善商议,双方同意后及时修改。父母一定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执行契约要不折不扣,做到客观公正。孩子只要按照契约做了,父母就一定要履行契约,满足契约上所规定的条件,不能反悔。
这种方法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循规蹈矩”、“照章办事”。父母和孩子订立这样的契约,首先必须放下架子,做到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
使用这种方法,父母必须讲信用,否则孩子是很“伤心”的。北京有一位六年级的女学生在一篇题为《累人的零花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爸爸妈妈说好每个月给我五块钱零花,当时我的心里是很高兴的。可是后来才发现,要把这五块钱“挣”(我实在是只能用这个词了)到真不容易。父母给我这五块钱是有条件的——一个月不迟到早退,做作业不马虎,积极做家务,搞好个人卫生……
这些事情都是应该办到的,可是要百分之百就不是那样的容易了。特别是要听“父母的话,父母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有半句怨言”,这就太难为人了。
到了星期天,妈妈的话特别多,一会儿叫干这样,一会儿又叫干那样,刚想看一会儿电视,“命令”又下来了:“洗碗去!”只要稍微慢半拍,妈妈就会立即说:“这个月的零花钱是不是不想要了?”刚一拿起卡通书,妈妈又发话了:“做功课去!”这五块钱对我还是有“诱惑力”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照办,因为我还想着有这钱去买我早就想得到的东西,比如课外书、文具,还有一块巧克力……
可是我每个月的计划总是落空,因为我实在无法完全达到父母的要求。
特别是昨天,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看着这“诱人”的五块钱就要到手了,可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在拉窗帘的时候由于用力过大,把窗帘钩给拉断了。这一下我可犯下了“滔天大罪”,父亲亲自出面,把我整整数落了一个小时,并当场宣布取消我一年的零花钱,因为父亲说修窗帘钩起码要花一百块钱。我沮丧极了,自己居然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今天,修窗帘的工人来了,我在屋里听到爸爸与人家讨价还价,最后以二十元钱成交。原来爸爸说的一百块钱是为了吓唬我……
我好伤心:不想给我零花钱就直说吧,何必这样转弯抹角,何必找我这么多茬!
这样做到底累不累?我们不敢说这个孩子的话就是“对”的,但是作为父母,对待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未免太苛刻了吧。设置奖励,就应该让孩子有可能得到。如果那奖品高不可攀,对孩子又有什么鼓励作用呢?难怪孩子这样“义愤填膺”,发表“檄文”声讨父母。
有一位母亲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记得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答应儿子在星期天带他去他的好朋友家玩儿,当时儿子高兴得连蹦带跳着喊起来:“噢,明天要玩儿去了……”可是到了星期天,因家里有事,尽管我一再给儿子说爸爸、妈妈没空,以后再带你去,儿子仍然很委屈地说:“那次你们就说带我去的,这次又骗我……”
看着儿子那失望的眼神,一种难以言状的自责,一种对孩子的愧疚感涌上心头,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一个母亲,我应守信誉,不能不遵守诺言,于是我对儿子说:“好吧,儿子,等妈妈把事办完一定带你去,即使晚点也一定去。”我们在许多场合,经常看到一些跟父母斗气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许诺没有兑现。有的孩子会气愤地说:“妈妈骗人,爸爸骗人。”
大量的事实证明,为人父母者须切记:做不到的事绝不要乱许诺,平时不要轻易许诺。有的父母为迎合孩子的心理,不论孩子要求什么都一一答应,今天一块巧克力,明天一块棒棒糖。而当许诺不能兑现时,孩子就会认为你说话不算数,对你失去信任和尊敬,渐渐地不听你的许诺,或者模仿着来对待你,甚至养成说谎的习惯。为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请父母对孩子也要遵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