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43

第43章 留住孩子的美梦,驱赶孩子的噩梦

研究证明,好梦可以开启孩子的智慧,做梦对发展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梦能够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培养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梦。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自己的梦境呢?对此,直到现在,科学界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做梦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对白天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并将它储存在脑海里,做梦就能帮助他领会这些情感。孩子所回忆的景象通常是他对白天生活中美好时光的反映。比如,孩子白天在游乐场和爸爸一起玩碰碰车后,兴奋的情绪会保留下来,晚上他自然便会梦见这些情景。换言之,梦除了能帮助孩子缓解情绪之外,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

观察发现,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开始用语言来表达晚上所见到的景象,正是通过孩子的讲述,父母才知道孩子在晚上会梦见如此多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正是在孩子“讲梦”的时候,父母才发现孩子语言能力的惊人进步。不少孩子甚至可以完全没有障碍地讲述对梦的回忆,而且,在白天的交往当中,他也变得更加“善解人意”了。

科学研究还表明:梦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孩子可以在梦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梦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进步。

下面是一些真实的事例:

三岁半的爱丽丝就是在一次梦里狂蹬小腿后,第二天,给了家人一个惊喜:她可以摇摇晃晃地骑小三轮车了。

有关专家是这样解释的:当她梦到自己骑着三轮车玩耍的时候,她其实正在潜意识中学习骑三轮车。正是在梦里的学习过程中,她的智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好梦之所以重要,除了具有上述的学习功能以外,还能给孩子带来“好心情”。

保罗的爸爸对梦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深有感触,他说:我3岁的儿子保罗有一次在梦里大笑起来,我推醒他,他高兴地对我说:“我在玩儿姐姐的小汽车。好玩儿极了!”通常我们禁止他玩儿他小表姐的汽车,但他在梦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梦中,没有人再能阻止他,也没有人再训斥他。当保罗向爸爸讲述这个梦的时候,爸爸开始时觉得非常可笑。其实正是这个梦帮助保罗调节了被压抑的心理,纠正了消极的情感。

这方面的另一个例子来自两岁半的安琪。安琪曾梦见她把爸爸抱在怀里安慰爸爸。原来,白天她忽然向马路中间冲过去,企图横穿马路时,她的爸爸被吓坏了。她为此感到内疚。因此,她便在梦中去安慰爸爸。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内疚感是儿童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梦起到了缓解和补偿的作用。正因为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所以应该好好利用、开发它。孩子做梦,有好梦,也有噩梦,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噩梦,让孩子走出噩梦的阴影。

噩梦似乎与小孩一直密不可分,根据研究,3~6岁儿童中,有70%遭受噩梦的困扰。噩梦是指令人感觉惊慌的梦,噩梦通常是近期内所有紧张情绪的发泄。

做父母的都有以下的经验:当你晚上在看电视时,突然一声尖叫从小孩房中传出,你赶紧飞奔进房叫醒你的宝贝,当他醒来时,哭着跟你说:“我做了一个好可怕的噩梦!”你手足无措,只有安慰安慰他。

噩梦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眼球快速运动期,这时期通常是我们做梦的时期。噩梦通常都与心理压力有关,也许在白天他们有课业压力或什么做不完的事,父母可以帮助小孩完成这些事,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心理学家指出:父母不要忽视小孩的噩梦,因为长期做噩梦一定会影响小孩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大部分小孩做噩梦都只影响当晚的睡眠,如果超过五六岁的儿童每天重复做相同的噩梦,或者任何儿童做噩梦持续一到两个月,甚至在白天也有莫名的恐惧,则需特别注意。这些莫名的恐惧可能会导致:小孩不愿离开你、排斥一个人在房间、不愿去学校或者有其他恐惧症等。

例如:4岁的露易丝十分害怕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触,晚上做梦时会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还会嘟囔着说不去幼儿园,要去外婆家等等。

这种恐惧可能是相当严重的。父母甚至无法想象梦对孩子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注意了,如果你一直无法分析,也不能解决他的压力,你可能要找医生或专家来解决了。

当孩子做噩梦时,父母要如何帮助他们呢?

下面推荐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倾听法”。

作为父母很有必要倾听孩子讲述他们的噩梦,鼓励孩子将梦境讲述出来。这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绪,以便对此做出反应。例如,如果孩子在入睡后一直烦躁不安,不要简单地认为他是缺钙或者是疲倦、口渴了,原因可能远比这复杂得多。因此可以用这样的办法:试着在他梦呓时叫醒他,听听他是怎么说的,你会发现影响他情绪的重要线索。

在孩子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将不明白的事诉说出来,让大人来帮助他们。对于父母来说,这时候应该注意倾听,鼓励他将噩梦说出来,或采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他的语言表达有欠缺,可以让他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可以让孩子用纸和铅笔将噩梦描绘出来。这是一种理想的表达方法,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可以帮助孩子将心灵里的魔鬼驱赶出来。

在分析图画时,你不妨充当一下心理学家。如果是美梦,这表明孩子幼稚的心灵之窗开启了,你只需尽量让他把这种情绪维持下去,让美梦伴随孩子成长。如果是噩梦持续不断,你不妨尝试将孩子从虚幻中拉到现实,向他证实“根本不存在会吃小孩的大灰狼”等。

对此,儿童心理学家还有更有趣的建议,那就是借助一些游戏帮助孩子摆脱噩梦困扰。下面就是很好的例子。

琼斯最近经常做噩梦,于是爸爸决定和琼斯一起赶走噩梦。爸爸走进卧室,连喊了3次:“噩梦!噩梦!离开房间!”

不要小看这种做法,孩子信任父母,他们相信父母有力量解决一切难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游戏方法,不信你可以试试。

比利时著名的儿科专家还想出另一奇招。

他们编织了一张网,取名为“捕捉噩梦神网”。当然,这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网。网的制作非常简单:取一块钉着长钉的木板,长钉之间用铁丝网相连。然后把它放在窗前,告诉孩子,噩梦从此再也进不了房间。

美国一位医生提出了以下两个步骤来“化解”小儿噩梦。

第一步:让孩子安心,当他醒来,抱抱他,安慰他,当他娓娓道来时,以一种幽默、美化、浪漫的方式化解噩梦的魔咒。

第二步:让小孩画一个具有魔法力量的东西,例如魔杖或超人,并且安慰小孩说,这个东西会保护他,可以安定他的心。但切忌用有暴力色彩的解决方式,例如不能告诉他将梦中的坏蛋杀死,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白天行为的偏差。

当然,最重要的是用父母的爱心去化解孩子对噩梦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