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28

第28章 孩子不能太听话:男孩淘气好,女孩淘气巧

中国的孩子从小听得最多的词儿便是“听话”;他们较早接受的观念之一就是“淘气是不好的”。因此,中国孩子最大的缺点是“缺乏独立性”、“胆小”。从现代教育的眼光看,应当重新审视这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庭语言。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推出这样两句话:淘气的男孩是好妁,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这家杂志还提出:“听话”的儿童是问题儿童。

为什么说“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呢?我们稍加观察即可发现,所谓“听话”儿童一般不提问题,更不与长辈争议。实际上,只强调“听话”容易培养儿童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对所有问题缺少个人见解,对邪恶势力无力抗争,以至人格扭曲,成为“问题儿童”。媒介中经常报道,某某模范人物自杀或犯罪之类,往往是由问题儿童演化为问题大人的。但是,这个问题至今也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更显示出此问题犹如潜伏的癌症一样可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六大主张”十分精辟,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我们常听见一些父母在斥责孩子时说:“难道连父母的话你都敢不听了?”这当然也是父母被不肯听话的孩子气得没有别的办法时才说出的气话,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对付不听话的孩子的最后一张王牌。

这是一句强迫的话,而且还带有威胁。如果孩子很小,是个小学生,孩子听了可能会真有些惧怕,因而也会屈从。但是,这种王牌、这种强迫加威胁用久了,对孩子的头脑、思想的发展都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连父母说的话你都敢不听!”这话背后的意思就是父母所说的具有绝对权威,而且也是绝对正确的,你必须服从,不容讨价还价,这是显示父母权威的一种恐吓行为。这是父母要求孩子们绝对服从。平日我们所常说的“听话”,实质上就是服从。

这种话会妨碍孩子完整人格的发展,影响他们思考力的发育和成长。他们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时也可能变成毫无判断能力和无法独立生活的人。

“不容讨价还价”,“不容争辩”——这常是我国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而在欧美,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他们不主张强迫,更不主张威胁。在子女不听从父母的劝告的时候,他们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倾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为止。

因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话中的道理,这时父母就要耐心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让孩子认同父母的道理,进而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好是坏。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养成自己判断的能力了。

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释,不作耐心的说服,只是说“难道你连妈妈说的话也不听吗?”以此强迫孩子服从。他们并不知道父母是对的,以及对在什么地方;自己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孩子盲目服从,也就无从养成自己的判断力。更坏的情况是,有的孩子不服从,消极地或公开地与父母对抗。

抓住天才成长关键期,让孩子身心健康心理素质包括情感、意志、个性、健全人格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否和谐发展将比智能水平的高低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功。父母的管教态度足以影响子女的心理因素。过于溺爱或放纵的父母,会导致子女缺乏自信、反抗、自卑;过于权威的父母,则会导致子女消极、恐惧、畏缩的态度。而民主、宽容的家庭气氛则使孩子乐观、自信,这是孩子走向成功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