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29

第29章 以退为进,让孩子安全度过断乳期

2~5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孩子勺子都拿不好,却偏偏要自己吃饭。不准他这样,孩子就会又哭又闹,没完没了。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这是孩子的第一个特殊的心理发育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父母采取的方法不同,就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你整天和孩子在一起,发现不了孩子的很多变化。其实孩子的变化是很神奇的,整天躺着吃奶、睡觉的婴儿不久就会成为咿呀说话、到处乱跑的幼儿。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父母常常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突然能说出很多父母从来没有说过的话。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想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事都想“插一杠子”,总会说“自己来”。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的阶段来决定的。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不再是“看到妈妈喊妈妈”的简单的认识性记忆,而已经具备了回忆性记忆。他们对周围环境开始探索,对一切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此时孩子对外界环境的理解主要是动觉与视觉的联系,因此他们很喜欢爬高走险,做一些很危险的动作。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这一切,这是很重要的。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很早教他们背诵唐诗,认识汉字,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早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简单化的“早期教育”,仅仅如此是完全不够的。实践证明,在这个年龄阶段,这种教育的作用是很小的,2~3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有些比较深奥的东西。这阶段,孩子的长久记忆还不发达,长大以后是会遗忘的。

2~5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从前听话的孩子也会变得有些调皮、不听话了。虽然这些表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差异,但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父母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耍“父母威风”,态度过于僵化刻板,方法简单粗暴,常会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从而成为孩子不良性格的基础,甚至直接导致他们退缩、孤僻等性格的形成。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孩子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在孩子不听话、固执己见时,暂时依着他,然后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其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则不失为对他们的成长既有效也有益的做法。

资料表明,有的父母对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试一试感到很不安,害怕孩子弄脏了手、脸、衣服或身体,害怕他们发生意外,害怕他们打破东西。一句话,父母就是对孩子不放心、不理解。

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对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都是很不利的。

父母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时期的孩子。三岁以前,孩子已经有很多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坚实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比如求知欲、想象力、观察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会背几首唐诗和认识一些字却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父母能利用孩子生活中的经历加以积极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孩子在三岁以前获得一种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可以鼓励孩子用各种不同容器盛水,通过把容器装水的多少来体会容器的大小;也可让孩子把小船、鸭子、装满了水的瓶子放在水中,有的可以浮在水面,有的沉入水底。从这些“试一试”的游戏中,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参与习惯。

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在这个黄金时代,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必须依靠人类的创造力。如果父母不在这个时候鼓励和开发孩子的这种能力,这将是很遗憾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