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无论如何,文学期刊面临着读者的选择,也就是怎样发挥优势,以自己的个性和魅力去赢得读者,在期刊之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关系到期刊自己的生存。
16.短论杂章
题记:以下这些零星的文字,是从我所供职的报纸上选录下载的。在报社工作,常有各类文化信息充斥而来,也因为报纸对此要有快速反映的言论,就操刀上阵,及时下笔,点到为止,属职业写作。所写之事,所评之理,有的因时过境迁,现在看来犹如白头“说玄宗”之感,然也有的并不因时间的变化而过时。立此存照,有点敝帚自珍的意思。其写作时间多是1996年以后,有几篇稍早一些因以往没有收入别的书中,也收入此中。因其短而杂,东鳞西爪,故此名之。
听冰心老人的一席话
最近,在《冰心全集》出版座谈会上,冰心老人抱病写来书面发言,重复了她在1992年曾经说过的一段话:“‘研究’是一个科学的名词,科学的态度是严肃的,客观的,细致的,深入的,容不得半点私情。研究像一位握着尖利的手术刀的生物学家,对于他手底的待剖的生物,冷静沉着地将健全的部分和残废的部分,分割了出来,放在解剖桌上,对学生详细解析,让他们好好学习。我将以待剖者的身份静待解剖的结果来改正自己!”
与世纪同龄的冰心老人愿以“待剖者”的身份静待别人的“解剖结果”,是何等的无私无畏,何等的气派!我想,这既是文坛前辈的自谦自勉,又是对当前文艺界发人深思的劝诫。
眼下文坛,创作活跃,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各种风格竞相争艳,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作者名利思想严重,不是精益求精,认真创作,向人民奉献精美的精神食粮,而是把精力花在拉关系、找门子上,花在对自己作品的吹嘘上。一些作品研讨会、座谈会也在助长这种风气,不管作品有没有反响,都要想方设法找个单位,拉点赞助,请人胡吹乱捧。这虽然是个别的现象,却在影响着文艺研究的正常空气。这同冰心老人“以待剖者的身份静待解剖”的态度相比,真乃霄壤之别。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有创作优秀作品的义务,没有自吹自擂的权利。作品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取决其艺术修养和才情;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也还要投放到社会中,经受历史的检验。是金子总要放光;是赝品,自吹自擂,只能见其低下。
冰心老人强调,文艺批评是一门“科学”,不能有半点私情。
是“科学”就要铁面无私,就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恰如其分。
从客观上说,做到“科学”很不容易,这要学习理论,加强实践,锤炼自己的思想功底、生活功底、艺术功底。从主观上说.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无论是做人还是为文,都是最起码的道德。时下有相当一部分文艺批评,多是当好好先生,好话一大车,桂冠到处送;说问题不过是虚晃一下,成为点缀。也有少数批评,是纠缠恩恩怨怨,恃情斗气,并非科学的解剖,对读者和被批评的对象都没有多大的帮助。当前的文坛很需要科学的、有说服力的、有见地的批评。
冰心老人德高望重,不以自己的成就自恃,而是以大家胸怀,接受对自己的“解剖”。正如当年鲁迅一样:“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在荣誉面前,在读者和名利之间,文坛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表率。认真读一读、细心想一想冰心老人的话,我们会深受教益。
读者是上帝
据说,在进入商业化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时代,图书的商品属性大大提升了,要不,无论是写书的做书的,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出版者们,对于图书的成本、图书的销量、图书的印制、图书的版税等等,花的心血,用的气力,可谓是殚精竭虑,热切而专注了。
然而,图书最终是在读者中获得价值的,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无论是文化的还是商业的,无一例外。没有读者就没有图书。现在,书可以是精神的传导者,也可以是物质力量的载体,还可以是商业利润的手段。尽管这样,书的最终目的,是为读者而生,没有读者就没有图书。即使所谓的藏之名山,惠泽后世,也要见天日,同物质的商品所一样,消费是为了发挥其更好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也是上帝,是图书生命的呵护者。
所以,图书的制作,就是要有上帝意识,而这需要编和创的通力合作。一定意义上说,图书的双重性,是受市场和读者的支配,从读者的角度来制作图书,尤其是畅销和流行的图书,有时候,这种制作和创获是题材和内容的,有时候,可能就是形式的和包装的。因此,有眼光的出版家和有经验的编辑,就把读者和市场作为制作图书的一个参考。可以肯定,创与编的“合谋”,是眼下诸多图书成功的一个并非个别的现象,原创的作者与编辑的再加工是一种图书制作中的“双赢整合”。一本好的图书,创作者的能力固然很重要,起着一半对一半的作用,而编者的“深加工”也不可小视,这些在当今图书市场动作中更为突出。
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些注水式的臃肿的图书在层出不穷,一些以单位名义,以行政名义编纂的出版后就可能尘封的图书,一些玩弄书名把戏、贩卖点私货等等也叫做图书的东西,在市面上屡见不鲜,甚至大行其道,有的还被各种神圣的名义继续赚取读者的腰包。真不知这些有辱斯文的做法,何时断绝。
当然,说读者的上帝意识并不是迎合,也不是放弃,图书的精神性的功效,不可否认。但,在我们的创作者和出版者心中,多想想我们的读者,当他们怀揣着还有体温的纸币,掏出一把把辛苦钱,为那本书徘徊再三时,我们的作者和那些有身份的编辑们,下笔的时候,印制的时候,定价的时候,可不可以想到我们心目中的上帝呢?呜呼,何时我们才真正的是上帝呀!
17.春天的脚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诗家清景在新春”。古往今来,人们把许多美好的期待和良好的祝愿寄托给春天。在四时更替中,春天是孕育生机、寄托理想、播种希望的季节。
阳春三月,万物昭苏,惠风和畅。中国作家协会在春天的日子里召开了全国创作中心工作会议和全国作协工作会议。文艺界抓创作,认真落实中央领导繁荣文艺、抓“三大件”的指示,做到了目标落实.措施保障:中国作协、文联推出“21********之星”,抓“世纪之星工程”;中国作协安排一些作家下基层挂职,体验生活;一些省市的作协也制定出具体计划,主攻长篇小说创作,在作家人选、题材确定、资金安排等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措施。
山西、广西、上海等地,以不同的方式推出长篇小说的创作工程。由中国作协确定的1996年长篇小说创作选题,一大批有实力的名作家已着手创作;不少文学刊物出台新的栏目,寻找文学发展的新话题。像《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推出触及了当今农村、工厂基层老百姓生活的矛盾,极富现实感的作品。《作家》、《大家》等刊物联手的“联网四重奏”,《当代》、《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昆仑》等一些期刊的新年新动作等等,无不为文学的新景观注入了生机。抓长篇小说,抓现实题材的作品,推出新人,推出精品,成为文学界的共识。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文学界摩拳擦掌,将有一番作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虽不太令人满意,但面对市场经济的活跃,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文学在寻找,作家的心态在调整。创作正从不景气的徘徊逐渐走向勃兴,特别是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高扬时代精神、描写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伟大的历史变革,世纪之交的时代生活,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学艺术的春天将是美好绚烂的。
文学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是个人的知识修养、生活体验和才情智慧的结晶,保护创作主体的个体性劳动和保证创作的自由,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文学创作又离不开社会条件的保证,为作家们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物质保证、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作协的领导同志曾把作家协会比作“美丽的林子小鸟的家”,说明创作的社会环境对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艺术繁荣局面,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全国作协正以不同的方式抓创作,各地作家们正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推出力作、培养新人,不啻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訇然前行的足音。
我们面临着新的世纪之交,面临着实施党中央制定的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头一年,社会主义的实践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文艺创作的各项规划已经提出,旗帜已经升起,号角已经奏响,但愿这春天的脚步响起之后,是秋天的丰收。
春华秋实又一年,我们真诚地祝愿,深深地期待。
18.精深精湛精致
不久前,江****同志在视察八一电影制片厂时,勉励广大电影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总书记提出文艺创作要多出精品,优秀作品要做到精深、精湛、精致,这是对当前文艺创作十分重要的指示和明确具体的要求,对繁荣文艺很有意义,应当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
一个时期以来,文艺创作新作迭出,佳作不断,文艺园地百花盛开,不同的艺术品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竞相问世,舞台与屏幕,荧屏与歌坛,红红火火,甚为繁荣;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倡导下,电影、长篇小说、儿童文学等方面都陆续奉献出一批精美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文艺在党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出现了生气勃勃的繁荣局面。
但是,同我们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相比,同社会主义文艺所担当的重要职责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比,文艺创作还不尽如人意。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一些宣扬封建迷信、违背中华民族道德情感的作品,时有出现;有的作家淡忘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过分地追求商品化,趋利忘义,致使一些猎艳斗奇的作品,一些表现杯水风波、三角关系、性爱迷乱的作品,颇有市场;有的作家远离了现实的生活,对表现基层生活缺少热情,创作视野狭小,热衷于侃文学、玩文学,作品的贵族化倾向严重;也有的出版发行部门,只顾经济利益,把关不严,致使一些庸俗低下的作品得以出版和流行……凡此种种,说明我们的文艺创作在繁荣兴旺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对此也颇有微词。
江****同志关于文艺创作要做到“三精”的指示,第一位的是思想的精深。对于社会主义的文艺来说,这是灵魂,是文艺发展的立命之本。社会主义的优秀文艺,无不以先进的思想感染人,以其表现社会历史的进步来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强弱、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流传和生存。思想的博大精深,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表现踔厉风发的时代精神,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奋发向上,这是我们时代文艺本质的特征,也是时代和人民提出的崇高要求。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文艺形式,无论表现什么样的内容,都应当表现时代和历史的进程,表现出发展的总趋势,表现正义和良知、崇高和美好、光明和善良,批判落后和阴暗的东西。“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优秀的作品以其思想的光芒引导读者、教育读者、激励读者,具有其他宣传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当然,文艺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黄钟大吕,大江东去,金戈铁马;也有小桥流水,晓风残月,杏花春雨。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不能忽略艺术思想的价值精神,即使描绘生活小景,表现一些个人情感和所谓纯情的东西,也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基调和价值判断。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文艺,无不注重思想性,抑恶扬善,激浊扬清。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不同的思想倾向,不同的价值观念,碰撞交会,文艺作品以精美的思想感染人,对于正确的进行褒扬,对于错误的进行批评,发挥文艺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现在有一些作品,仅仅满足于玩弄一点小感觉,表现一己悲欢、个人琐事,对于构建宏伟的社会主义文艺大厦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有个别作品在思想倾向上,调子低沉,违背生活和历史的真实,忽视了文艺的社会功用。所以追求精深的思想,追求博大的情怀,则是一个时代的文艺所应有的品质和抱负,这也是党和人民对文艺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