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恋乳狂的“我”的形象是作品着力刻画的主人公,也是这部小说为当代文学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形象。他贯穿于作品始终,从小到大,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也有着有别于常人的特异功能,也见识了风风雨雨、腥风血雨的家族和社会的历史。小说通过这么一个奇异的人物,展示了在民间大地上,历经磨难而不屈不弃的生存力量和忍辱负重的精神性格,和人性粗鄙低劣的一面:也昭示了人的生命力强健和旺盛,有时候是超出人们的想象的。卑微者和愚笨者也有人生的权利,是任何人都不能予以忽略的。
小说取名为“丰乳肥臀”,通过母亲的外形和精神的描写,寓示了母性对种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母乳对于“人种”的传承,对于“我”之重要。小说着重于从女性人物的刻画和相关人物关系的设置中,表达出这一十分明显的主题意向。
小说通过母性与生命的命题,表现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农村最底层的生命强忍与家族衍习,其想法是很独特的,有不少情节是神来之笔,在别的小说中所不曾见到的。作为时间跨度较大的小说,对历史的描述,它走的是一种心理写实主义的路子,也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青年作家们所热衷的解构历史的路子。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些所谓新历史小说的出现,就是从作者自己所认知的历史角度来构写“心理历史”,追求心灵的真实,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同样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有别于过去写有关历史的场景,比如,战争年代的高密乡各种势力各种人物的尔虞我诈、乌烟瘴气。这样的设置,有别于过去同类小说的人物关系和历史场面,但对于我们所认知的历史的共同记忆,又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反拨甚至是损伤。小说实际上遇到了一个十分难堪的悖论.它的虚拟性,情节的奇异和不俗,好看而新鲜,但又有着十分确定的历史事件和史实场景,在一些人物关系的设置中,混淆了写实和虚拟的界限,为了情节的奇异而丧失了合理性。在一些人与鸟的非人非鸟的描写中,在一些乱伦与强暴的情节描绘中,在一些人的欲望展现中,或随意为之,或荒诞无稽,都有悖于人们阅读的习惯,也是对常见的生活逻辑进行了挑战。作者有意于从历史的纵断面上看到母性文化对一个家族的重要,对一个个体生命的呵护的情深,可是,在这个展现中,有不少的悖于人伦事理的情节出现,让细部的真实让位于整体的严谨,对习见的伦理道德也是个反拨。因此,这部小说在出版后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议。
当代小说的探索性一直是困扰作家们的一道坎。如何从熟悉的艺术中获得陌生化的效果,像近代法国新小说派作家们对现代派艺术追求一样,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实践。这部小说应当说是具有相当探索性的因子,但也有为了新奇而丧失了艺术之嫌。对于母性文化的认知,对于种族的思考,作者力图从“我”所认知的母性、女人、人种、生命等等,进行艺术化的描绘,也反映出了一个女性对于生命的护卫,一个家族对于生命的延续坚忍顽强的抗争,一个惨受压抑的女性起码的人生追求和向往。小说钟情于对生命本体的张扬,即在不受拘束和法度中再现一个纯真意义上的人的欲望和本能,着力描绘的主人公上官金童的恋乳癖贯穿于书的始终,有些章节是激情昂扬的神来之笔。为了这个意图的实现,小说的一些情节设置追求奇巧而怪异,甚至于不惜过分随意,内容上欠连贯,也近乎荒诞不经,造成艺术上的不完整。在篇幅上,拖沓冗赘处不少,叙述的人物变化(比如有时是“我”,有时是“上官金童”在一个章节中倒错)也有些紊乱而缺乏逻辑关系,为了奇特而新鲜,而丧失了完整性。特别是大胆的乱伦情节和放纵的性描写,是容易成为有些卫道士们的口实,容易造成一部有勇气探索的作品被埋没,实在是不值当。所以,面对当前的读者阅读能力和社会接受能力都有相对的标准,任何一部作品还是要考虑到它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有特色的作品得以认可和流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作者莫言是一位当代文学卓有建树的小说名家,他的长篇创作每每有奇诡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张力,以及艺术上的创新意识。这部作品同样承继了他的这些特色。他的作品多是对人性和生命进行深度而强悍的开掘,这就形成了特有的莫言长篇现象,而最多的也是他的写故乡历史的这类小说。他不同于有些作家,描绘历史生活,是从故纸和资料上去发现,归纳整理,而他的小说的背景也好,人物关系也罢,多是从民间的口传文学中,从他所理解的别一情景中,摹写生发,而这类作品又有着逼人的艺术锐气和少有的情节的震撼。他还原于生活的初衷多是还原于民间的口头文学,所以他的作品艺术追求,往往是恣肆、放纵和大开大阖,甚至于荒诞不经的。这也许是他为不少读者所喜欢的原因之一。
莫言的创作,有人说是新乡土文学的代表,此言有一定的道理。他生于山东高密农村,在家乡生活20年,后参军,而开始创作后,就以家乡为题材的小说引起文坛关注。他的家乡系列长篇小说每出一部都有较大的反响。他的高密之乡的情结犹如他所崇敬的福克纳之于邮票大小的家乡帕塔法县,马尔克斯之于小小的马多孔镇。那个早年的生活环境和原初的生活印象,始终是他(他们)小说的生活背景,执著于这方邮票大小的地方,他的艺术有了根。无论是最近的《四十一炮》、再早几年的《檀香刑》,还是更早的于80年代初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故乡的人物和历史,母性和生命,是他长篇小说的一个显明的主题意象。
好看的《深喉》
这是一部写新闻报业的长篇小说。作者张欣是时下走红的实力派女作家,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在都市题材方面曾有不少作品引起过较大的反响,中篇小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1995年获庄重文文学奖,近年写有以女主持人陈旭然被害为背景的《沉星档案》、以远华案为背景的《浮华背后》的长篇。在反映城市白领生活方面,她的小说,以其题材的强烈现实性和对时下生活的迅疾反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
从作家的名头和小说提供的生活背景看,这部小说是可以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的。它以南方某市报业改革为背景,描写了在《芒果日报》、《南中国大报》和《花城晚报》三个报业集团中新闻人士的不同追求和命运。人物涉及有省委宣传处干部、报社总编辑、总编办主任、广告部主任以及政法记者等,另外法院高层和三陪女性、“北京领导”和神秘秘书等等,也粉墨登场。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六年前的一桩颇为轰动的翁远行杀妻毁容案,最后真正的凶手落网,案情浮出水面。为此,主人公《芒果日报》的法制记者呼延鹏重新调查并先后写文章伸张正义,揭露司法腐败,由此,产生了与法院院长、恋人、同学、上级等之间的矛盾,最后,呼延鹏的抱负和志向受挫,不得已而辞职。小说结尾,几番沉浮的呼延鹏和被“双规”的已升任市委宣传部长的《芒果日报》社老总戴晓明在看守所“赤诚相见”,话题是关于权力、女人、真理……过去的风光已成往事,而眼前的境况令人唏嘘。
小说的基本情节,一方面是冤案、司法腐败、友情、事业和成长问题等严肃的内涵,另一方面也有关于****欲望、侦探疑案、血腥杀戮、争强斗胜的描绘,以及揭示黑幕等,这些又有着畅销小说的元素。这部小说有关人物身份,同广为人知的南方一家报业集团领导判刑的案情相似,发表后曾引起一些猜测,也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据说在广州曾一时“洛阳纸贵”。但作者多次声明情节完全虚构。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等小说主要线索看,作者是想通过新闻报业改革的描绘,写出一个动荡的时代,在都市生活中,人生命运、理想欲望、情感事业,以及友情亲情等等光怪陆离、多变复杂的生活情状。作品着笔较多的是三位青年同窗:法制记者呼延鹏、广告部主任宗柏青和宣传处于部洪泽,他们或寻找挑战,或玩世不恭,或自恃清高,因他们的情感经历和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的不同,从而表现出青年一代新闻从业者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
小说题名是作者故意打的一个“结”,作者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一部影片的片名借以表达困境无助时的“指路人”深不可测。“深喉”者,在小说中若有若无,却关键时候操控一切,指点迷津,如小说中人物所说,有如“天眼”,洞悉世事,搅动视线。这样的设置,增加了神秘感,不仅令小说好看有悬念,也引出了小说故事是关系新闻报业的生存发展的大主题。
所以,从题材来说,这是部敏感而有新意的小说。作品对报纸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新闻宣传的思路,报业经营和生存策略等等,都有涉及,但由于作品的故事情节是畅销小说的路子,过多地注意有关新闻事件中的探究和记者生活个案的描绘,少有深入地挖掘报纸生存与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特别是职业精神与世俗观念的矛盾、领导者人格力量与报纸发展关系等等,或没有涉及,或有些表面化,这样的题材没有得以展开,多少有些遗憾。.这可能与作者的不太熟悉生活有关,也与这类题材的敏感有关,另外,作者选定的这个题材与一个真实背景的事件太近似,也是一个“障碍”。
在小说中,作者也时有对报纸特色的评点,对行业本身特点的评价,用语也讽谕俏皮,从小说的整体来看,并无伤大雅,不犯规则。对当代生活特别是时尚文化的描绘,小说承续了作家此类题材写作的一贯风格,与现实零距离,与白领生活紧密相关。
就其题材的现实性和反映生活的及时性来说,这是描写报业改革的一部难得的小说,是一部新闻改革的“浮世绘”,是一部好看、有新意、投读者所好的作品。当然,作为一部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表现精英文化的生活内容和知识阶层的人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有些地方还是表面化一些,浅浮一些。对新闻业内部的改革矛盾,对权倾一时的新闻官,对无冕之王的记者编辑们的内心揭示等等,多是走的畅销书的追求情节曲折的路子,感觉到是题材的优势而压住了小说的内在力度,艺术化地表现如果缺少内在的思想冲击力,或者是人物形象的吸引力,电只能成为一个事件的空壳,也容易流于类同新闻报道。所以,我们从一些反映重大事件的小说中,要求作家和作品的是内在的思想张力和人性的深度,这一点对于长篇小说《深喉》来说,也是一个同样的期待。
其实,长篇小说对现实的认真、深入的切入,描写某一确定性的事件和人物,这类社会性的题材写作,在眼下虽不甚普遍,却也时有所闻。作家对题材的选择,基于自身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有时候,也要从读者的期待中寻找灵感,从新闻的事件中得到创作的激发。张欣的这种以反映强烈、反响深远而敏感题材作纵深的切入,更是不多见。十多年前,湖北的一桩农村信用社的会计被害,弱女子同歹徒进行了英勇的搏斗,新闻报道给予了相当充分的披露,在当时的公众舆论社会道德没有形成强势的情况下,文学的介入可能更有益于从深入的角度来剖析,透过事件本身,去探索一些人本问题,方方的小说《冬日苍茫》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记得在方方的追寻中,对于人与社会、人的素质与公众道德等等一些社会性问题,让读者有刻骨铭心之感。
有意思的是,眼下这类从新闻事件中挖掘人文主题,阐发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人本话题、人文主题,多是女性作家们首当其冲。从反映生活的及时性来看,比如反腐题材、改革题材等等,一些男性作家们也不乏勇者,但将新闻事件本身纳入小说之中,迎难而上者,还只有这寥寥几位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多少让男性作家们尴尬。
《阳光下的权谋》与******小说
这是一部描写官场生活,权力争战,所谓“******”的小说。
西部某地塘城市,公安局长临近退休之年,身为副局长的李光明、周泽雄、万方对局长之位觊觎已久,于是,塘城上下,各色人等,为权势、金钱、女人,展开了一场有声有色、明争暗斗的官场“肉搏战”。以新任市委常务副书记陶永年为首,银谷娱乐中心的董事长苗永强,和陶永年的妻子、开发区的阎主任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另一方,以塘城常务副市长于国明为首,包括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光明,塘城黄金集团董事长、黑社会头子陈涌等,更是有恃无恐,胡作非为。作品描绘了这两拨人为争夺权势,攫取金钱和美色,展开的尔虞我诈,利诱勾结,行贿和收买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的卑劣手法,使整个塘城充斥着污浊秽气。一时间,塘城的公安、行政、企业,上到市委下至村头,以至寺院小庙,贪官弄权,鸡鸣狗盗,官官相护,无法无天,酒色财气,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