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64

第64章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最宝贵的,同时也是最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而我们生命的泉水为何能源源不断?因为人能运动。许多不治之症难倒了众多医学名家,却在一个人坚持不懈的运动中奇迹般地消失了,这是因为运动;有的人年逾古稀,却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这也是运动所带来的神奇功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人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途径。

与孔子同时代的哲学家子华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生命需要运动的观点,他说:“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他认为,人体营卫气血流通无阻,运行不已,就会健康长寿;营卫气血流通不畅,运行受阻,就会生病损寿。因此,他主张动以养生。这和我们当今科学认为运动能增强生命的活力,使各器官各部位都得到锻炼,从而加强各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有利健康长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一个人缺乏运动,会使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从而而诱发多种疾病。此外,如果小孩不进行足够多的体育锻炼的话,他们的大脑发育也不会很好。

经常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心肺功能。以长期的眼光来看,经常运动可以减少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陛;是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控制热量的摄取量;有助于改善体型,因为运动可以调节松弛的肌肤,并减低脂肪含量;有助于减少老化的现象。

经常运动还具有调节人体紧张隋绪的作用。经常运动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可以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我们的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少年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时他们会惊异地发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并明显地感到自己长大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更应该让自己在体育运动中茁壮成长。

然而,也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剧烈的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的生理平衡,加速机体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一个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出现早衰和早逝。据报道,国外一家保险公司曾对5000名运动员做过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不少运动员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多数人的寿命不及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剧烈且过度。所以说,我们在运动时还要掌握好分寸,也就是说运动要适量。

那么,运动怎样才算是适量的呢?适量的运动,就是运动到你的年龄加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等于170.比如说一个50岁的人,运动到每分钟心跳120次,加起来是170.这样的运动也叫“有氧代谢运动”。如果身体好,就可以多一些,身体差就可以少一些。有资料显示,对老年人分两组进行观察,一组一天平均走42公里;一组基本上是不走路,结果发现:走42公里的这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发病率比从不走路的那一组下降60%。

一般人的运动量都不会太多。经常不运动是不可取的,但运动太过也同样不可取。

小贴士特定的“运动处方”

在运动医学专家眼里,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运动处方”,一些患者可以针对自己的病情采取相应的运动项目。下面是几种常见疾病的运动处方,仅供参考:

1高血压推荐运动:骑自行车,徒手体操,降压操。

我国一般采用太极拳和气功进行治疗,而国外则较多采用步行、自行车、体操、游泳和游戏。这些运动的特点都是动作舒缓,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安全。

2糖尿病推荐运动:步行,慢跑,徒手体操。

此种疗法主要适用于轻度及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这一病情,主要以:进行耐力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游泳以及徒手体操等。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应作为首选;运动强度应该控制为中等,即让运动心率保持在120次左右。

3哮喘推荐运动:瑜伽,太极拳。

瑜伽和太极拳都强调呼吸,可以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积极。良好的情绪又能通过神经系统帮助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哮喘病患者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防止和减少哮喘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