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53

第53章 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

所谓“贼风”,即指四时的不正之风,或穴隙檐下之风,此风对人畜皆有害。在生活中,对于正常刮起的风,对人体来说只要稍加防护,也不会导致太大的病症,怕就怕在人一不小心吹了这贼风。“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秋季贼风较为盛行。秋天正是冬夏季风活动的过渡时期,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早晚温差加大,冷热天气就会交互出现。我们在前半夜睡觉时,暑去爽来,还是很宜人,可是后半夜就会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一起,寒湿之邪在这个时候便同时会侵袭人体,而这寒湿之邪就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贼风”,它对人体的健康干扰甚大。贼风会导人体出现全身酸痛、肌肤麻木、脘腹痞满、便溏下痢、四肢无力、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

秋季的白天仍然还是很热的,但是一到了夜间,就会凉风习习。这时候,有的人更喜欢开窗而睡,这样很容易就会受到贼风的侵袭。这是因为,人在睡眠中,身体的各器官活动会相应减弱,免疫机能也会降低,在阵阵凉风吹起的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乘虚而入,还会使人引起咽炎、气管炎等症状;贼风吹在没盖被子的腹部上,会引起腹泻;贼风还常常招来蚊子,吮吸血液,同时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递给被叮咬者;贼风还会使人的肌肉处于紧张性的收缩状态,不能充分松弛休息,使肌肉代谢酸性物质堆积,致使第二天全身酸痛,疲乏无力。

除此之外,贼风如若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第二天早上易引起偏头痛,甚至口歪眼斜、流口水等等,这种面部神经的麻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瘫”。面瘫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国中医学认为,这是风邪人络所致,是一种较轻的中风。

面瘫的临床表现很典型,病人面部不对称,在笑时患侧唇沟变浅,口角向健康侧歪斜,不能鼓腮帮子,不会吹口哨,无法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人中歪向健康侧。吃东西时食物常塞在牙齿和腮帮子中间,要用手指拨出来。漱口时,水从患侧口角流出来。此外,患侧的眼睛变得比健康侧大,额纹变浅或消失,闭眼无力,常常流眼泪。轻型者一般在一个月内恢复功能;中型者三个月至半年能恢复;重型者则不易恢复,往往并发有面肌痉挛。因此,人们若想要预防贼风的侵袭,关键就是要增强体质,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只图凉爽,要警惕风寒邪气对面部的袭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范秋季的贼风呢?

忌当风而睡。特别是夜晚睡觉开着门窗,这样的风从窗口吹进来,或者正好对着我们的头部或面部,这都是要注意的。

忌夜不盖被。有很多人睡觉的姿势往往七花八门,第二天起床后,被子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样的睡法,很容易生病。

忌盲目脱衣。预防贼风侵袭,在平时要注意衣服的穿戴,不可盲目脱衣。当然,也不要过早添衣,冻一冻也会增加对秋季贼风的抵御力。

小贴士风湿病患者怎样安全过冬

冬季是风湿病最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季节,在我国北方尤其如此。那么,风湿病患者怎样才能安全过冬呢?

1不讳疾忌医,坚持服药风湿病多需长期坚持治疗,有些风湿药物不能轻易中断,随意停药甚至会引起病情复发。有的人如果是刚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要及时就医,不应久拖不治,以免贻误病情。

2饮食要有所制节一是忌过于辛辣。风湿病患者多有内热,且热痹居多,而辛辣之品易于伤津助火,所以不宜食用。

二是忌生冷油腻。风湿病患者内湿较盛,且多脾胃不和,生冷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易伤脾胃。

三是忌饮酒。很多人有个认识上的误区:酒能舒筋通络,冬天喝酒还能祛风祛寒。其实不然,酒性辛热,对于偏热有火的风湿病患者如同火上浇油。所以,风湿病病人喝酒要慎重。

四是忌荤腥海鲜。海鱼、虾蟹主张少吃为宜,羊肉也不主张多吃。

3保持心情舒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也会加重病情。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对风湿病患者尤其不利。患者要积极的调适自己的心情,既不能情绪低落,也不可情不自禁,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