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31

第31章 原汤化原食

在日常饮食中,有的人认为,吃过饭后喝一些热水有助于消化,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要想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还是原汤化原食最为有效。所谓“原汤化原食”,是指我们在吃了面条、饺子或捞米饭后,最好也同时喝掉碗里的原汤。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

拿面条来说,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在酸性环境中维生素B,是比较稳定的,但人们在加碱做面时,这种稳定性就会受到破坏;而在煮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也会流失到面汤中,一般可损失49%的维生素B1、57%

的维生素B2和22%的维生素B3.这些维生素能抑制胆碱酯酶,从而可以起到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乙酰胆碱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此外,维生素B1在体内还能成为辅羧酶,参加糖的代谢过程使糖氧化,产生热量。所以说,原汤化原食的科学道理就在于利用原汤中的维生素B1,增强机体的消化和氧化糖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吃米、面时也要同时喝些汤,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养生之道。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说无论吃什么都应喝一些食物中的汤?其实,并不是。“原食”,指的是淀粉类的食物;而“原汤”,是指煮这些食物的水。例如煮饺子、面条、馄饨、汤圆的汤,还有米汤等。而火锅的汤则不能同日而语,这是因为我们在涮肉时会有很多油脂溶解出来,造成火锅汤中油脂的含量太高,长期饮用会对健康不利。

所以,一定要讲究是“原汤”才能化原食。例如,西安著名的羊肉泡馍,使用的就是炖羊肉的汤,然后把馍泡进去,而这个汤就不是馍的原汤,因此没有上述所说的作用。

那么,这原汤什么时候喝呢?应该说,最好是吃原食前喝好。这可以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来分析。先喝几口汤,不仅有利于食物的通过,防止硬块食物刺激黏膜,而且还可促进胃肠的蠕动和各种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此外,先喝汤还可以使人具有一定的饱腹感,放慢吃饭的速度,而不至于吃得过多。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饭前先喝汤,这样才会越喝越苗条,越喝越健康。不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酸分泌较少,饭前喝汤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因此有此类症状的患者不应在饭前喝太多的汤。其他人群均可。

相关链接如何养胃

在生活中,有很多得胃病的患者,他们吃得不多,而且也很消瘦,胃常常感到不舒服。这就是胃病带给人们的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把胃病给治好呢?

俗话说,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而七分养是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人体的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我们治疗胃病的关键。

1定时定量进餐可以采取少食多餐,每天吃4~5顿饭,每顿吃六成饱,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同时,可减少胃酸对受损黏膜的刺激。

2食物选择很重要胃病患者适合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软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嫩的猪瘦肉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蔬菜、水果,能够促进受损的胃黏膜愈合。另外,馒头可以养胃,可以作为主食。

3餐后不宜活动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这样有利于消化。总之,餐后不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