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22

第22章 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鱼大肉也早已经不再变得陌生,有的家庭甚至是顿顿肉、餐餐鱼地吃。这些人没有想过,天天这样去吃,我们的胃怎么能消化的动?随之而来的便是“富贵病”的接踵而至。“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这句健康谚语说得非常有道理。

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经常适当食用对促进儿童智力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会有一定的帮助。说到鱼生火,事实的确如此,因为鱼虽好,但吃多了容易导致人体内火蓄积——即“生火”。因带鱼、鲢鱼、胖头鱼、鳝鱼等属于温性食物,所以,过多食用会容易使人上火。因此,一些内热偏盛或阴虚火旺体质者,要注意少吃温性的鱼类,在烹调时最好选择炖汤、清蒸或红烧为宜。

肉虽然是个好东西,但吃多了对人体来说也没有好处。这里所说地“肉生痰”并不是说一个人吃肉过多就容易咳嗽生痰,而是说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后,会导致人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肉类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过量摄入容易引起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临床检查时常会表现为血液浓稠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这正是中医上讲的痰淤互结的一种客观表现,也正是“肉生痰”的外在反映。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只有大鱼大肉才有吃头,而瞧不起那些粗粮淡菜,要知道常吃五谷杂粮才是给身体最好的补药。五谷杂粮不仅可用来防治疾病,经济实用,而且还没有副作用。比如说,我们常吃的大米、小麦、玉米、小米等,都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气候干燥的时候,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让我们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

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食用。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等都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美国科学家发现,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还可以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性病变的发生。

事实上,吃粗粮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不如将它们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营养价值更高,因为这可以使蛋白质起到互补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腊八粥、八宝粥、素什锦等,也都是很好的粗粮混吃的食物。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粗粮的吸收和需求等都是不一样的。

在孩子长牙时,吃些粗纤维食物对牙齿非常有利,因为进食粗纤维食物时,必然要经过反复咀嚼才能吞咽下去,这个咀嚼的过程,有利于孩子牙齿的发育和牙病的预防。

25~35岁这段年龄的人,吃太多的粗粮则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影响到生殖能力。

35~45岁这个年龄段,新陈代谢率开始放慢,应少食高甜度的食物,宜食用各种干果、粗杂粮、大豆、新鲜水果等。

45~60这个年龄段,尤其需要关注、明白调节和补充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像高血压病人要少吃盐,食用含有丰富钾的食物,如干杏、豆类和干果,在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到了绝经时,要多食大豆产品,这样就能够把骨损耗减轻到最低的程度。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颁布纤维食品的指导大纲时,给出了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50克纤维的建议标准。研究发现,饮食中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鱼大肉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可多食。只有粗细、荤素搭配着吃,对人体健康来说才是最合理的。

贴心叮咛吃粗粮也要因人而异

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60岁以上)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要少吃粗粮,并且要做到粗粮细吃。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者,长期坐办公室者,接触电脑较多族,应酬较多的人,则要多吃粗粮。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由于要求尽快提供能量,所以应少吃粗粮。